“河东”称谓变迁与疆域沿革

2022-03-17 15:54张启耀任雪梅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行省河东行政区划

张启耀,任雪梅

(1.运城学院 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2.太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 030032)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被誉为“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自从盘古开天地,河东地区就注定与人类千万年演进及华夏五千年文明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注定与“中国”“华夏”“中华”产生了密不可分的渊源。本文正是以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为探究范围,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按照历史发展演进的脉络,分阶段对“河东”这一称谓的变迁史及“河东”疆域的沿革做详细阐述,并对有关情况做简要分析与评价。

一、“河东”地名的最初来源和范围所指

“河东”作为地理名词和区域名称,很早已被先民使用。“河东”地名以其雄踞于黄河之东而得名,但传统意义上,“河东”地理范围正是位于山西与陕西两省间的黄河大拐弯处,其核心区域绝大多数时间即在山西西南部一带,即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由于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西南境的运城市,而运城市又正好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如果仅仅从行政区划角度看,“河东”称谓最早出自秦始皇设置的“河东郡”。秦王朝建立后,全国被划分为三十六郡,其中河东郡辖域主要为黄河以北以东、霍山以南、太岳以西地区,约相当于今天整个运城市和临汾市的一部分。此后,河东的行政区划从“郡”到“路”,又从“路”到“道”,历经汉、唐、宋、元,直到明、清、民国,两千年来河东所辖范围虽时有变迁,而河东之名则沿用至今。

综观以上可知,“河东”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说,它还是一个文化概念。由于“河东”一地的核心地区绝大多数时期均在晋西南的运城一带,因此,运城人常自称河东人,对河东之称谓爱不释口。可以说,“河东”地名的产生、变迁和沿用,既包含着对当今运城地理方位的认知,也饱含着运城人浓郁的怀乡之情。

关于历史上“河东”疆域的变迁情况,学者李文曾在《河东疆域变迁考》一文中有一个大体阐述。他认为,如果从地理概念来看,河东的疆域在战国之前较为模糊,泛指黄河以东地区。自秦朝始置河东郡开始,河东疆域约相当于今霍山以南,沁水以西的地区。[1]15这段话简要概括地说明了河东疆域的总体变迁情况。可见,在各个历史时期,河东疆域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变迁,都是以山西西南部的运城地区为核心展开。以下分阶段对历代河东称谓和疆域的变化情况做较详细的介绍。

二、上古至隋唐五代的河东称谓及疆域变迁

上古时期,中国的疆域曾分为九州,即冀、豫、扬、雍、徐、兖、梁、蓟、青,而九州的中心区域在冀州。《尚书·禹贡》记载,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而九州从此就成了古代汉人居住地的代名词,正所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2]2344到后来,随着历史的演进,“九州”才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

按照地域划分,河东地区属于上古时的冀州,而当时所指的冀州并非当今的河北省。从目前存放在台湾图书馆的中国最早地图上可看到,远古冀州的中心区域正是今天的河东地区。《明史》一书中就明确记载:“山西《禹贡》冀州之域。”[3]957学者姬英明也明确指出:“根据多方可靠史料了解,古冀州地域范围是今天的山西、河北及辽宁一部分,夏代时期的冀州中心是山西。”[4]

另外,一些远古重要典籍《尚书·禹贡》《尔雅》《周礼》《吕氏春秋》等都把以河东地区为中心的“冀州”放在首位,可见其地理位置和军事、经济价值。“河东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原逐鹿的核心”,自古被视为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整个地区“西、南两边以黄河为襟带,隔河与关中平原、豫西山地相望;东南方向又有中条、王屋等山脉为屏障,可以居高临下,雄视来犯之敌;北边则有峨嵋台地和汾水、浍水阻扼对手的进兵。”[5]146《运城地区志》称河东“被山带河,形势居要,所谓‘得之者雄’。黄河北来,太华南依,总水陆之形势,壮关河之气色。”[6]7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就说:“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此为中国之号,”[7]卷二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河东地区的重要性。

其实,春秋战国之前,“河东”一词还仍然泛指黄河以东地区。春秋时河东地区属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河东属魏,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乡)。公元前364年和260年,秦国先后占领了魏国西河地区与韩国上党地区,此后,为了加强国土防守,秦国便设置了河东郡,管辖范围包括今霍山以南、沁水以西的地区,主体就是今天的运城市。[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华夏,随即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河东郡为其中之一郡,而当时的河东郡治即在安邑(今运城市夏县城西),辖域包括安邑、蒲坂(今永济市)、左邑(今闻喜县)、皮氏(今河津市)、北屈(今临汾吉县)、平阳(今临汾市)等六县。[8]2从这一时期开始,“河东”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划,而且这个称呼第一次有了具体范围所指。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时期,汉高祖于公元前205年再次划定河东郡,治所在蒲坂,后移至安邑。王莽建立新朝后,河东郡改名为兆阳郡,管辖二十四县,即安邑、解、猗氏、大阳、蒲反(也称作蒲坂)、左邑、汾阴、河北、北屈、蒲子、绛、皮氏、濩泽、闻喜、端氏、临汾、平阳、垣、长修、杨、襄陵、彘、狐讘、骐。[9]1550东汉建武年间再次称河东郡,管辖二十县,疆域略有缩小,治所仍在安邑。[10]3397-3398

三国时期,现在的运城市归属于曹魏统治。虽然当时河东郡名称不变,但却从河东郡中又另外划出平阳郡。平阳郡管辖范围大体上与今天临汾市相当,但范围还要大,包括了今天运城市最北端的几个县市,而河东郡的辖区只剩余九个县,即安邑、浦坂、解、河北、猗氏、汾阴、闻喜、大阳、垣,也就是位于今天中条山区、涑水河流域、峨嵋岭台地等处。[11]185

西晋王朝继续三国时期魏国在本地区的行政区划,也将河东郡划分为河东郡和平阳郡,治所分别在安邑与平阳,各自管辖十一县和九县,其中的河东郡的管辖范围正是今运城地区,包括盐湖区、永济、河津三市,以及夏县、平陆、芮城、绛县、稷山、临猗、万荣、闻喜、新绛、垣曲十县。[5]146十六国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河东地区成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激烈争夺的区域,因而频易其主,先后由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后秦、东晋、北魏等政权占有,河东居民常年处在战乱之中。北魏时河东郡曾一度改属新成立的雍州、泰州(行政中心在今新绛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河东郡由西魏政权占领,后又由北周政权控制,划归蒲州,行政中心在绛郡(今绛县)。隋代国家大一统后,隋初曾短暂废撤河东郡,其地属蒲州,后复置河东郡,领河东、安邑、夏、芮城、桑泉、虞乡、汾阴、猗氏、龙门、河北等十县。[12]850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改郡为州,实行中央管辖下的州县两级行政管理制。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因感觉行政区划中州县过多,再加上全国山川的自然走形,于是将天下划分为十道,即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山南道、淮南道、陇右道、江南道、岭南道以及剑南道,河东地区归于河东道河中府(今永济市)。此时的河东道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今天整个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甚至包括今天河南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的一小部分,[13]166当然河东道的主体还是今天的山西省,因此,唐代以后河东曾一度泛指整个山西。唐玄宗时期,又曾将天下十道重新划分为十五道,河东道所辖区域基本不变,即包含除今天大同之外的整个山西省境及河北省西北部。[14]999-1001这一时期,河东往往还是泛指整个山西省,例如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一中阐释:“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7]1081顾炎武这段话形象揭示了唐代大多数时期河东这一地名的大体位置范围,也体现了“河东”作为地名的历史变迁的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从顾炎武的相关论述来看,“河东”及“山西”这两个地名的来源变迁均是唐代和元代统治阶级以今天山西在当时王朝都城长安和北京所处方位来确定的。

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唐代大部分时期,传统意义上属于河东地区的部分县份行政区划有所改变,例如今天的平陆、芮城、安邑、夏县四个县份当时被划归河南道的陕州。《旧唐书》记载如下:“武德二年,置芮州,领芮城、河北二县。贞观元年,罢芮州,以芮城、河北属陕州。平陆,隋河北县。义宁元年,置安邑郡”;天宝三年,“改为平陆县。安邑,隋为虞州,郭下置安邑县,领安邑、夏、解、桐乡四县。贞观十七年,废虞州及桐乡县,以安邑、解县属蒲州,夏县属绛州。乾元元年,割属陕州,改安邑为虞州。大历四年,复为安邑县。夏县,旧属虞州,贞观十七年,改属绛州。乾元元年,改属陕州。”[15]1428-1429

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现代意义上的河东地区先后由军力依次强盛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控制,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时期,而河东地区一直是这五个朝代的核心区域。五代时期,政治制度和行政区划虽然变化较多,比较混乱,但仍大体沿用唐朝体制,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宋代初期。由于政权频繁更替,河东战火持续不断,社会经济陷于落后,人口持续大量减少,直至后周后期才逐渐恢复。这一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战乱和王朝变迁对河东地区经济和文化及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河东地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所削弱,整个社会的发展重心逐渐开始南移。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河东称谓及疆域变迁

北宋初年四十年间,行政区划基本沿用唐制。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于至道三年(997)改革行政区划,将一级行政区划“道”改为“路”,全国共划分为十五路。(1)宋初十五路分别是京东路、京西路、河东路、陕西路、河北路、西州路、峡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于天圣年间又将十五路划分为十八路;宋神宗赵顼在位时,又于元丰年间将十八路再次划分为二十三路。[1]16在这些“路”中,河东路一直存在,其地理范围与唐代出入不大,而行政中心则在今太原,共管辖三府十四州八十一县,其中的三府是太原府、隆德府和平阳府,十四州是绛州、泽州、代州、汾州、忻州、石州、隰州、辽州、宪州、府州、岚州、慈州、麟州、丰州。在八十一个县份中,今天所属运城市的一部分县份如稷山、绛县、垣曲归属宋代的绛州,而现在运城的其他县份则归属于永兴军路,其中河东县、虞乡县、临晋县、猗氏县、万泉县、荣河县、龙门县归于永兴军路的河中府,解县、闻喜县、安邑县归于永兴军路的解州,夏县、平陆县、芮城县归于永兴军路的陕州。[16]2131-2132这一划分状况在某些方面与唐代有较大的相似性。

北宋灭亡后,包括山西在内的北方地区处在金代统治之下。总体来看,整个金代的行政区划在演进过程中较为混杂,变化也较多。金代初期,各地还没有统一的行政设置,但从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区划就统一了起来。中央的行政制度继续沿用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地方上则设置了路、府、州、县的行政区划体系,这一制度与北宋时期基本相似。金代在其管辖范围内共设置十九路,(2)金代的十九路分别是上京路、北京路、西京路、东京路、南京路、中都路、京兆府路、凤翔路、大名府路、河东北路、河东南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鹿延路、临洮路、庆原路、咸平路。路下面置府、州、县,其中狭义上所指的包括今天临汾在内的晋西南“河东地区”大体归属河东南路的河中府、平阳府。从更小的范围来看,今天运城市各市县几乎全部归属于河中府和解州、绛州两个州,其中河中府下辖河津县、猗氏县、荣河县、万泉县、临晋县、虞乡县,解州下辖闻喜县、夏县、安邑县、解县、平陆县、芮城县,绛州下辖新绛县、稷山县、绛县、垣曲县等。[17]629,634-635

金代末年,为了实施镇压山东各地农民起义的军事目的以及解决黄河等河流的河患问题,统治者命尚书户部侍郎梁镗行六部尚书事于山东,从此有了“山东行省”的名称,后又设立“东平行省”,这成为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后来金代为了抵抗北方蒙古人的进攻,在所辖区域持续设立行尚书省(即后代的行省),到金宣宗时期,金代已先后设立行省17个。1216年,金宣宗“以河东南路宣抚使胥鼎为枢密副使,权尚书左丞,行省于平阳。”蒙古人占领平阳之后,平阳行省又被迫取消。1223年,金宣宗“以完颜伯嘉权参政知事,行尚书省于河中府”,设立了河中行省,但由于局势变化,河中行省存在了三个月也被取消了。[18]365-366虽然金代末期包括今天河东地区在内的平阳行省、河中行省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却开辟了中国后来长期在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行省制度,可以说,金代末期是中国行省制度的真正开端。

元代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沿袭了行省制度,但又对行省制度做了部分改变。元世祖为便于总理朝政,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同时又在地方上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最初,行中书省只是一种临时设置,只管军事,后又兼管民政,其长官也由中央官吏逐渐成为地方官吏,至此,地方上形成了四级行政制度,即行中书省(即行省)、路、州(府)、县。由于中书省管辖区域太大,因管理之需要,在路之上又设立了肃政廉访司和宣慰司作为监察区域。元代的行省共有十个,即岭北行省、辽阳行省、陕西行省、河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元代的府和州有的归省管,有的归路管,还有的府和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情况繁杂,不一而论。现在狭义上的河东地区属于当时的平阳路,直接由中书省管辖。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由于河东地震,平阳路改为晋宁路,由宣慰司管辖,下辖录事司、河中府、解州、吉州、绛州、霍州、潞州、泽州、沁州、隰州、辽州等一司一府九州四十九县,行政中心在今临汾市。现在的运城市整个地区归于当时的河中府和绛州管辖。

明代初期的行政区划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鉴于元末行省制度陷于混乱,统治者又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其性质仍等同于行省,因此也通称为省。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以及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格局。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以后,明代把全国统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等。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广、江西、浙江、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后来,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实行都、布、按三司制度,分别掌管行政、司法与军事等三种治权。在此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明代的十三省与今天的行省名称大体相同,但所管辖区域却相差较大,因此不宜用现代的行省行政区划套用。

就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而言,它就下设太原府、大同府、汾州府、平阳府、潞安府、泽州府、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今天运城地区整体归属平阳府,包括绛州、蒲州、解州,下面设有临晋县、荣河县、猗氏县、万泉县、河津县、安邑县、夏县、闻喜县、平陆县、芮城县、稷山县、绛县、垣曲县。[3]957-970明代前期在一省中曾设置的都、布、按三司制度本来是为了防止地方权力的集中,但却由此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因此,到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又在省上设置了临时的官职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由于督抚是临时性质,所以事务处理完之后仍要还朝。明宣宗在位时期,开始派六部和都察院官员以总督和巡抚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这一督抚制度基本上成为各省的常态,并约定俗成地逐步发展起来,甚至成为后来清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标准建制。不过虽然明代省一级行政区划时有变化,但省所管辖的州县区划却相对稳定,明代河东地区所属各县也基本不变。今运城地区所属的县为:蒲州包括临晋、荣河、猗氏、万泉和河津;解州包括安邑、夏县、闻喜、平陆和芮城;绛州包括稷山、绛县、垣曲。[3]962-964

清代的行政区划在很多方面沿用明代,但由于清代幅员辽阔,行政区划又有许多创新和不同。1662年,清统一了中原地区,便把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通称省)重新划分为十八个行省,省下设道、府(州)、县;1760年,清代统治达到极盛,领土最为广阔,清统治者又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以及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等藏区统治机构。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并在雍正年间完成改土归流。晚清则又在台湾和新疆正式建省。到1908年,清朝境内共分为二十二省及特殊政区。

今天的运城地区所在地设置河东道,行政中心早期在蒲州(今永济市西南),1807年迁移到今运城市盐湖区。盐湖区古为盐贩之泽,有过盐邑、苦城、潞村、圣惠镇、凤凰城等称谓。“运城”因盐湖而得名,自宋置盐运使,并筑城驻运司,始名运城,从此以后,运城因盐而盛,现代又改名盐湖区。清代中期河东地区行政中心移至运城,并“兼管山西、陕西、河南等处盐法”,也正是基于盐业和盐运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分守河东盐法兵备道,驻安邑县运城。管辖平、蒲二府,霍、解、绛、隰四州。”[20]2029其中蒲州府领永济、临晋、荣河、猗氏、万泉、虞乡;解州领安邑、夏县、平陆、芮城四县;绛州领垣曲、闻喜、绛县、稷山、河津五县。在此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里的“道”介于省与府之间,有分巡道、分守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等名目。但在清初,“道”并不是行政区,到了乾隆以后,定道员秩品为正四品,分巡道、分守道的职权也渐趋一致,有的道下直接领县。可以说,到了清代后期,“道”实际上才成为省、府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19]序言

四、民国至现代时期的河东称谓及疆域变迁

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继续沿用清代的行省制度。

民国初期,各省的长官称为“都督”,设都督府,采取民政、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南京政府时期,各省设立省政府委员会,长官称为省主席。另外,相比清代,民国时期在行省名称和管辖范围的划分上多有变化,如北洋政府初期全国分为22个省、4个特别行政区、4个地方、3个地区;国民政府初期分为28个省、2个地方和6个院辖市;南京政府时期,将原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并把京兆地方划入河北省,将热河、绥远、察哈尔、川边4个特别区改为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西康省,抗战胜利后,将伪满洲国占据的原东北三省改为安东、辽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松江、合江、嫩江、兴安9省,等等。到1949年,民国的省份数目曾一度达到35个。

运城地区在1912年首先废除了蒲州府,并改解州和绛州为县。1913年设河东道观察使署,行政中心驻扎在安邑县运城镇,管辖今天临汾市和运城市的35个县。1927年,南京政府裁撤“道”,原河东道各县则直属山西省管辖。1937年,阎锡山将全省划分为七个行政区,运城属第七行政区,行政公署驻安邑,辖17县,即新绛、绛县、闻喜、垣曲、河津、稷山、荣河、万泉、临晋、猗氏、安邑、解县、夏县、虞乡、芮城、永济、平陆。[8]81938年,从第七行政区内划分出第九行政区,行政公署驻扎在今临汾市乡宁县。[6]81

1947年,晋南地区处于全国解放的前沿地区,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本地区的阎锡山统治,新绛、稷山、河津、万泉、荣河、猗氏、临晋、解县、闻喜、芮城、平陆、绛县等县份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本区的统治基本宣告结束。同年4月,人民政府将芮城县分为芮城、永乐两个县份,其中芮城县由原芮城县东部的一、二区及平陆县西部的五区组成,永乐县由原芮城县西部的三区及永济县中条山以南的三、四区组成。同年9月,永济、虞乡两县合并为永虞县,并将原永济县的关仁等13个村划归猗氏县,卿头等32个村划归解县,又将临晋县的东开张、伍姓屯等23个村划归永虞县。同时,将王屋县的英言、蒲掌等13个乡划归垣曲县。此外,当时新建的县份有管辖原稷山县汾河以南的清河、翟店及河津县汾河以南的里望、通化4区的稷河县;管辖原新绛县汾河以南及原闻喜县北塬地区的绛南县,但是不久这些新建县份又都被废除,基本建置仍复归旧制。[6]85

1948年,今运城市除了垣曲、绛县归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管辖之外,其余各县则划归陕甘宁边区晋绥区管辖,其中晋绥区十分区管辖河津、稷山、新绛三县,晋绥区十一分区管辖闻喜、万泉、荣河、猗氏、临晋、夏县、解县、安邑、永乐、永虞、芮城、平陆十二个县。[6]85

1949年,山西省设晋西北和晋西南两个行政公署,运城地区属晋西南行政公署。8月山西省成立了运城专区,辖15县,专员公署驻运城,下辖新绛、闻喜、绛县、河津、稷山、垣曲、万泉(驻解店)、荣河、临晋、猗氏、安邑、解县、虞乡、永济(驻赵伊镇)、芮城、平陆(驻圣人涧)、夏县等17县及运城镇。1954年,万泉、荣河二县合并成为万荣县,县政府驻扎在原万泉县解店镇;解县、虞乡二县合并成为解虞县,县政府驻原解县城;猗氏与临晋二县合并成为临猗县,县政府驻原猗氏县城。同时将原来运城、临汾两个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治所在临汾。1970年,又再设运城地区,治所在运城县。1983年改运城县为县级运城市。原属晋南专区的运城、临猗、绛县、河津、万荣、闻喜、新绛、稷山、夏县、芮城、永济(驻赵伊镇)、垣曲(驻刘张镇)、平陆(驻圣人涧)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1]16

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1)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盐湖区。自此运城县作为行政区划的称谓退出了历史舞台。(2)运城设立盐湖区,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府东街。(3)运城市管辖原运城地区的万荣县、临猗县、闻喜县、稷山县、绛县、新绛县、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夏县和新设立的盐湖区,而原运城地区的永济市和河津市由山西省直辖,由运城市代管。10月,正式撤地设市。

在此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现在我们提到的河东地区,一般仅指运城市所辖之13个县(市、区),包括盐湖区、河津市、永济市、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临猗县、绛县、闻喜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等,故而本论文所言河东地区,均以运城市为主。从地理位置来看,整个区域轮廓外形似人的心脏,东西长201.87公里,南北宽127.47公里,总面积13968平方公里,占全山西省总面积的8.9%。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北向南然后掉头东去,便天造地设出一个神奇的“金三角”。这就是大自然给河东人的恩赐。中国有三个“金三角”,一个是长江“金三角”,还有一个是“珠三角”,河东就占了一个。河东就坐拥这个金三角,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恃中条山和晋城毗邻,西南两面环绕着滔滔的黄河,隔河西面即为陕西之渭南和韩城,南面为河南之三门峡和灵宝。于是就有了“鸡鸣一声闻三省”的美誉,也有了“大河顾我掉头东”的壮丽诗篇。这蜿蜒如带的黄河,忽东忽西,曲曲折折;忽而澎湃汹涌,忽而怡静安详;顺沿山勢,盘桓绕行。尔后,入河口,穿峡谷,从北向南在河东大地作九十度大转弯,最终越豫穿鲁入大海。这种疆界特征,自古就被称作“表里山河”“山川要会”,虽然是一个相对封闭和安全的地方,但现在国家视这里为中西部结合带和欧亚大陆桥重要地段,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国务院于2013年专门批复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可见国家对这个金三角区域是何等的厚爱。在这里,我们仰望着河东大地上亘古悠远的灿烂文化,遵循着国家对河东地区金三角发展的规划部署,并怀着忐忑敬慕的心情去继续探寻河东地域之历史文化的内涵特征,在此也希冀我们的河东文化探寻之旅一路顺畅!

猜你喜欢
行省河东行政区划
庆丰收 感党恩 农之源 韵河东
罗马帝国行省政府的免役士兵探析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西夏遗民也儿吉尼与元末广西行省的设置与维持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巡察机制
河东美呔呔
论近现代大庆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
河东民歌现状初探
乌尔第三王朝行省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