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幼儿园 章明星
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究未知的一把钥匙,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当前我园开展的“了解植物”的活动主题,教师将传统的植物角与阅读区整合为焕然一新的“生态书屋”,运用读一读,激发幼儿种植的兴趣;通过种一种,于实践中获得真实体验;在看一看中,启发问题意识,推动幼儿探索能力的养成;通过记一记,引导幼儿自创绘本;通过享一享,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畅谈过程体验。活动提升了幼儿的兴趣,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幼儿群体活泼好动,很难安静下来进行阅读。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幼儿教育需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单纯的阅读活动,形式单一枯燥,幼儿体验感不强,所能获得的成效也非常有限;同理,单纯的植物角活动,过于强调实践和观察,容易导致幼儿在活动中集中于“玩”,少于梳理、总结和反思,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将植物角和阅读区融合,实现了幼儿阅读和体验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植物角为幼儿阅读活动的进行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读书内容下的植物角活动,让幼儿从死读书中走出来,帮助幼儿活学活用知识,对幼儿能力的提升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生活即教育。”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实质是生活教育的一个侧面,而并非全部。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将教育与学校、课堂,甚至与阅读、书写、算术等学习活动对应了起来。对于不少家长来说,生活中没有教育,而教育就必须正襟危坐,认真听讲。将植物角和阅读区进行融合,把幼儿理论的知识学习和实践的手动操作结合起来,在深化幼儿思想的同时,提升了幼儿基于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能力,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幼儿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将学习与生活结合,在生活的技能需求中,激发了幼儿求知的渴望,对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起到了有益的推进作用。
幼儿的天性是玩,在玩中学、在玩中实现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使命。具体来说,在活动组织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乐趣,在活动的完成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阅读区和植物角的融合,让幼儿在愉快的阅读中寻找到了实践的平台。在实践的激发下,引发幼儿基于创造的思考,反向推动了幼儿积极探索性阅读的兴趣,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幼儿快乐与成长的互促互进,对幼儿的全面性成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习是“逆向”的过程,但现代教育可通过科学的组织安排、合理的教育设计方案,在形式、方法和渠道上降低学习带来的枯燥性、单一性,而增强幼儿在学习时的快乐体验,一举两得。
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空间环境,是实现“生态书屋”环境创设的重要手段。教师充分利用教室的小阳台,通过合理的空间布设,促使幼儿阅读区和植物角的有机融合。教师是这么具体安排的:植物集中于阳台的外围,靠近护栏处,爬藤网附近也安排了一些植物,在阅读区和植物角之间,用简易花架做了功能性的模糊性划分,护栏的顶上也被安排上了小盆景。阅读区分为两个部分,书架区和阅读区,书架区靠近教室墙壁,阅读区居于阳台中央。从植物角和阅读区的有效融合考虑,教师在书架的空隙位置摆放了一些小盆景,在阅读区的书桌上也摆放了少量的绿色植物。总而言之,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室内空间,让室内因绿色植物的加入而换发出勃勃生机,正好映射出幼儿的活泼好动。合理布局、摆放植物,室内空气清新,绿意盎然,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生态书屋”的环境创设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幼儿一起结合阳台的整体空间布局和具体形态特征进行商讨,共同确定阳台上植物的选取。经过商量,我们确立了植物选取的原则,首先是所选植物要做到无色无味或是有芬芳气味,不能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其次,要应季,能够开花结果,在满足幼儿观赏情绪的同时,让幼儿在读书中观察到完整的植物生长过程,建立幼儿的知识认知体系;第三,让幼儿确立一种成长意识,透过植物的成长,反馈自身,学有所思,进一步洞察自身的成长。在这三个原则下,幼儿选取了三种植物,两个爬藤网下,分别种上了丝瓜和黄瓜,竹竿篱笆下,种上了喇叭花。种植过程中,幼儿亲自施肥、浇水、锄草,小心呵护,认真观察。为了保证种植的科学性,幼儿还找到了一些专门的种植绘本,一边学习一边开展种植活动。鼓励幼儿一起来选取植物,营造出民主的教育氛围,可从侧面增强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品质。而尊重幼儿的主管意愿,增强了师幼互动,为下一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阅读材料分类清晰。在阅读区墙面上,我们粘贴当前自然角主题区的延伸内容,帮助幼儿拓展知识经验;在操作区内投放与主题自然角相关的操作材料,有利于幼儿探索实践;在小书架上,我们将书籍分类为“种植小书架”和“阅读小达人”,分别放置与自然角有关的种植类书籍、与植物试验有关的操作性书籍以及其他幼儿喜欢阅读的绘本、童话等。其次,阅读形式丰富多样。我们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的阅读桌上放置IPAD,通过真实的动态画面展示,尽量丰富幼儿的阅读形式,在提升幼儿们兴趣的同时,有效调动幼儿多视角观感,提升其阅读的成效性和对自然环境的情感感悟能力。最后,阅读活动的多姿多彩。幼儿群体好动,且绝大部分幼儿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幼儿通过展示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来证明自我。在心理层面,他们渴望通过自我证明,吸引成人的关注,获得褒奖和肯定。而对于幼儿来说,自我表现是超越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激发探究欲的关键一环。因此,当幼儿阅读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讲出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幼儿活动开展的基础。对于“生态书屋”,教师力求形成“阅读—种植—感知—再阅读—释疑”,最终使幼儿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因此,在幼儿开展自然角种植活动前,教师有目的地提供一些植物百科全书和植物绘本,这样幼儿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当前季节的相关植物以及它的种植方法、适合种植的时间、生长期等。例如,苏苏喜欢吃土豆,因此他一直在植物百科图书中翻阅有关马铃薯的内容。在和乐乐一起查阅了资料后,他们知道土豆可以用块茎发芽的方式进行培育,他们决定要种出一颗属于他们的“土豆先生”。于是两人回家开始寻觅土豆。过了几天,苏苏开心地带了一颗冒着几颗小芽尖的土豆,在教师的帮助下他将土豆根据芽点切成几块,埋入泥沙里,放置在非主题区中,并高兴地向大家宣布:“我要开始种土豆啦!”
种一种,是幼儿“生态书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契合了幼儿天性好动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搭建了幼儿实践的平台,对幼儿耐心、勤劳等情感品质的养成和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有一天霖霖带来了几个蜜桔供小朋友们观看。为了介绍自己的橘子,她特地在阅读区翻看“橘子”的相关文章,知道橘子的核就是它的“种子”,可以用来“发芽”。第二天,她带了更多的橘子过来,在和小朋友们一起品尝后,将核收集起来,利用IPAD中介绍的有关橘核发芽的方法,先将核浸在水中一个星期,期间她天天为“种子”换水,并不断地和“种子”说话:“你要好好的,快快发芽哦!”一周后,霖霖将种子一颗颗地埋入“营养土”中,浇透水,放在阳光充足的花架上。每天,霖霖来园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自己的小橘苗发芽了没有,天天洒水,早上将花盆搬到窗台上吸收阳光,中午收到阴凉处“避暑”。在播种第6天的时候,霖霖发现泥土裂开了几条“细缝”;第8天的时候一抹小小的绿色在泥土里探出了头——种子终于发芽了!那一整天,霖霖咧开了嘴,不停地捧着花盆向同伴介绍,快乐和满足溢于言表。
在幼儿的“生态书屋”活动生成中,教师有必要在幼儿阅读的闲暇,引导幼儿去观察种植的植物。这种观察应建立在一定周期的基础上,在对不同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中,让幼儿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触,从而启迪幼儿去发问、去思考,进而产生探究意识。例如,当植物破土而出,进入成长的快车道时,就可以引导幼儿就植物生长的情况展开观察。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放大镜,引导幼儿细致性地观察植物的纹路,观察植物一天天的变化,使幼儿在对比的不同中产生问题意识,从而在对问题的思考解决中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多方面的,比如,幼儿在观察植物幼苗中发现不少幼苗上有了虫子,针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就幼儿自身来说,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己动手去灭虫;二是查阅相关书籍,找到灭虫的好办法。此外,幼苗的浇水与施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浇水太多、太少,浇水的时间节点不对,都会阻碍幼苗的生长,甚至导致幼苗枯萎。如何正确地浇水与施肥,解决思路有回归阅读的倾向,这种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思路有利于幼儿高效阅读思维的产生。
在观察植物成长变化情况时,幼儿还可以将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一起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归类,装订成册,形成自己的自然角记录绘本。这些绘本,将会展示在阅读区“种植小书架”中,供其他幼儿翻阅,解读其他幼儿产生的种植疑惑。例如,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欢欢的花生长得格外“健康”,他每天进行记录,很快有了自己的一本“花生记录册”。涵涵种了4粒花生种子,可是一段时间后,她观察到自己的花生只有三颗是发芽的,而一颗却已经发霉了。另外和同伴相比,她种植的花生也长得有些“营养不良”……这时她开始努力寻找问题,有一次她无意中看到了欢欢的绘本册,里面记录了欢欢照顾花生的心路历程,原来每天早晨欢欢都会给花生晒一晒,每两天会浇一次水,他在很多水滴上打了叉叉,预示不能浇水太多,否则花生会烂掉……这一下打开了涵涵的思路,怪不得自己的花生会发霉,一定是浇水太勤、泥土太湿的原因。于是,她学习欢欢的经验,几个星期后,她的花生也开始“健康成长”起来。
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强烈,表现为强烈的荣誉意识。教师有必要在“生态书屋”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组织幼儿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幼儿可以分享自己活动中的一些心得;可以享受来自伙伴的赞誉,满足自我的荣誉感需求,提升对自我自信心的培养。针对幼儿的“享一享”过程,教师强调了氛围的轻松、开放性,在畅谈中幼儿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对于幼儿的经验分享,幼儿教师不要过分干预,而应该及时后退和适时地沉默,将活动的主导权还给幼儿,要充分给予幼儿交流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沟通的畅通性。需要指出的是,在幼儿“享一享”活动的预先设计中,教师要确定几个主题内容,内容围绕幼儿阅读、种植实践展开。幼儿可以谈自己阅读的新发现,也可以谈自己种植中的一些新技巧,还可以谈自己结合实践种植,对绘本阅读中某个章节内容的全新认识等,在围绕主题的无边界交流中,扩大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愉快的情感交流中,进一步夯实其认识和发现能力。
下一步,教师将尝试以“植物角环节”为突破方向,平衡各方关系,以此推进幼儿“生态书屋”建设,例如,在夏天来临前夕,我们种植的果实成熟了,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来观赏、采摘、品尝幼儿的劳动果实;也可以结合相关绘本共同研究果实,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在亲子交流中联络亲子感情,进一步提升幼儿活动兴趣,激发幼儿积极的创造性实践行为,促进幼儿更高层面的能力发展!
就活动开展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将传统的植物角活动和阅读区活动有机融合,在传统的学习活动项目上有了推陈出新的表现,激发了幼儿活动开展的兴趣,帮助幼儿在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自由、顺利地开展活动,最终实现个人能力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实现了对幼儿园场地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发了园本课程,从教和学两各方面入手,推动了幼儿园教学的创新性开展,对幼儿的学习成长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