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日常,打造理想教育方式

2022-03-17 15:33天津市河西区梅苑小学
天津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居家传染性防控

■天津市河西区梅苑小学 王 理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个体成长而言,教育是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造,亦是生命的打开、丰盈与超越。从社会进展来看,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生活,循序渐进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素养与品格,让我们以不同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近三年来,在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大形势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亲历了传染性疾病防控下教育的历程,感受到教育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悄然发生的变化。

一、“生命教育”成为贯穿教育始终的主题

理解教育的本质,须从理解生命的本质开始。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也提示我们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与病毒一次次较量、抗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生命的脆弱,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思考:教育必须从单纯的分数、排名、评比中解脱出来,要把生命教育列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虽然不能决定学生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帮其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一)认识生命的生物属性,理解生命的价值

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人类生命。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生命就是新陈代谢、繁衍后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生命,也可以了解人类生命的基本体征,了解病毒与人类生命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这些都属于生命的生物属性。而人类社会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属性上,还有着更深的理解,那就是责任与担当。我们要唤醒学生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崇和敬畏;唤醒他们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意识;唤醒他们心中有爱、懂得感恩的善良人性。因此,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教育始终。我们要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二)认识生命的社会属性,感悟生命的意义

面对疾病防控,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战胜病毒。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政府的果断担当,人民的全情投入,是战胜疾病的有力保障。在疾病防控过程中,张伯礼院士、李兰娟院士等医学专家奋不顾身前往一线,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舍小家保大家,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社区工作者昼夜守护……这些已经超越了生命的生物属性,而成为肩负着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的生命价值。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真实的人、感人的事,要教育孩子有社会责任感,心中有大爱。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这些我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冲锋在第一线,争分夺秒、毫不畏惧地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以克难奋进的坚强诠释了勇敢与担当,以生命守护传递生命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从教材走向生活

疾病防控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学习内容,或者说广义的教材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材中不乏经典篇目,历经岁月依然熠熠生辉。我们让学生学习经典的同时也要立足社会、立足生活、立足当下,结合现实生活拓展学习内容,增加生活常识,让教材走向生活,因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最真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人心。

(一)强化学生防范传染病能力和生活常识

学生居家自主学习期间,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告知学生病毒的来源、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科学,崇尚科学、敬畏生命;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在居家期间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合理膳食,养成锻炼的习惯,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指导学生懂得生命健康来自良好的生活习惯,抵抗病毒最好的药物就是自身免疫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

在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中,许多平凡的工作者都坚守在不同岗位。他们在医疗前线,与病毒搏斗;在社区街道,守护一方平安;在卖场超市,保障人们的生活物资;在高速口,在地铁站,在飞机场,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们坚毅而美丽的身影。学校组织学生了解他们的故事,通过诗歌、绘画、手抄报等形式歌颂各行各业人员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质。学生们录制短视频表达自己的赞美与崇敬之情。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奉献,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微光温暖他人。

三、“课堂教学”呈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新模式

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工作与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按照市、区要求,统筹处理好传染性疾病防控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学校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任课教师结合学校“五色梅香”特色课程体系,将防疫常识、思政课堂、体育锻炼、艺术鉴赏、劳动实践、学科知识等融入特殊时期教与学全过程。

(一)多种形式,保证学习高效

1.精选资源。教师根据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天津市云课堂、河西区特色课程资源平台提供的相关学科资源并结合本校学情特点,精选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安排学生每日学习内容。

2.线上答疑。学生居家自主学习,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教师利用“腾讯视频会议”软件在线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3.微课补充。教师根据区教研室下发的教学指导建议制作微课,将其作为课程资源的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的需求。

4.作业展评。学生通过在线答疑、微信等方式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对于学习任务完成质量高的学生,教师通过作业展评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家校携手,保证育人合力

居家期间,各班组织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居家学习状态,特别是居家学习期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学校通过召开《新学期“心”准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做好心理、身体自我调整,顺利完成从假期到新学期的过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注重亲子沟通、营造氛围倾心陪伴、转变方式尊重孩子,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家校携手,合力育人,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四、“学习型家庭”成为教育的基础组织

居家自主学习成为当下的教育常态。在家学习,孩子有了很多“自由”,作为家长如何应对这些自由,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良好作用,让家庭成为教育的“最基础组织”。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成长的最好状态,也应该是一家人终身学习、长久陪伴、相互提升的最好状态。

(一)共创自主学习计划单

美国著名演说家、教育家博思·崔西曾说:计划每天的工作只花费你大约10到12分钟时间,但是接下来一天当中这段时间能够为你节约2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学习上也是一样,特别是居家自主学习,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想想那道题,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很多家长在微信群里也反映这是孩子的通病,计划性不强,时间安排不合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帮其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单。计划单应该包括完成计划的时间、任务、标准等内容。计划单做得越清晰,完成效果就越好。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单并按照计划单自主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二)伴读引导健康成长

居家学习的这段特殊日子,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家长也成为“伴读者”。伴读的目的不是让孩子简单阅读,而是通过陪伴,引导孩子阅读方向、开阔阅读视野,使之形成正确认知。家长带领孩子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在亲子交流中情感获得共鸣。一家人还可以开启“饭桌上的讨论”,家长通过此方式了解居家期间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人与事,引导孩子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审视信息、对话世界,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理想的教育方式,终究回归生活的日常,好教育与好生活,就这样彼此成全。教育对人的改变,是心灵的转向,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建。教育对当下生活的引领在于:让每个生命都面朝真善美,听得见人性绽开的声音。

猜你喜欢
居家传染性防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staycation居家假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