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爱国卫生工作育人路径创新研究

2022-03-17 15:1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爱国卫生师生育人

肖 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1952-2022 年,爱国卫生运动历经70年。从毛泽东同志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1],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2]”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重要使命,但是卫生和健康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作为成功的健康促进运动,是党的“传家宝”,新时代需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秀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论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4],这些论述是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遵循。以高职院校为例,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探讨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育人路径创新,将爱国卫生运动引向纵深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爱国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在《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中提到“爱国卫生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基层机构和能力弱化。”“爱国卫生工作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群众组织动员和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仍存在短板。[5]”高职院校的爱国卫生运动同样面临薄弱环节和短板。

(一)理念上没有凸显新时代特点

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已发生变化,已经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对健康文明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传统爱国卫生运动没有凸显新时代特点。一是没有凸显鲜明的全民性。面对传染病防控,全民参与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更加注重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更多从自身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每个人的健康与责任。构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其前提在于预防。做好个人防护,有助于群体预防疾病。二是没有凸显鲜明的实践性。重点关注和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是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6]”建设健康校园,高职院校需要补齐绿色发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短板。

(二)内容上没有融入传染病防控经验等新内容

教育部在《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总结运用教育系统传染病防控斗争经验。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保持一米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从而有效预防传染病,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各方面共同推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7]。传统爱国卫生运动预防传染病以搞卫生、灭四害为主要内容。新时代高职院校爱国卫生运动在卫生管理、灭四害等专项行动基础上,需要密切融合校园食品安全、禁烟控烟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发展指标,提升健康素养,从而将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三)体系上没有有效纳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忽视爱国卫生运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没有把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三全育人体系。虽然制定了爱国卫生运动方案,开展了一些爱国卫生活动,但是没有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育人机制,没有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爱国卫生组织机构职能弱化,爱卫办难以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工作,相关岗位对育人职责挖掘不深,对爱国卫生工作内容和指标体系不熟,对爱国卫生工作经验总结和思考不足,缺乏专业卫生知识积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低下[8]。

(四)方式上没有充分发挥群众优势和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时指出要“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9]。目前高职院校群众动员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没有形成常态化群众动员机制。一是学校忙于迎接各种突击性检查,而忽视具体扎实的爱国卫生工作。二是师生关于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意愿不强,参与率不高。校内仍然存在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和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三是信息宣传不足。师生不能及时掌握校内外的最新信息,爱国卫生运动意识淡薄,情况不明。四是法治手段欠缺。爱国卫生纲领性文件限于规章范畴,内容庞大,缺少具体细致的约束和处罚,缺少法律的强制性和执行性。部分师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爱卫办没有行政执法权,工作难度大。

(五)评价上没有形成多元的有效考核

传统高职院校爱国卫生运动缺少统一、规范化的考核评价,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指标没有硬性要求,考核方式简单,考核结果弱化。传统爱国卫生运动考核对象主要是学生,而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对校园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爱国卫生运动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主要是环境卫生整洁度,考核方式主要是量化积分。在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普遍没有开展阶段性督查反馈和验收考核,导致爱国卫生创新工作进度和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爱国卫生工作育人路径创新

(一)理念创新:从讲卫生理念转向健康第一及绿色发展理念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10]。这表明党中央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释放出了重要信号。打造健康校园,关系到每个师生的切身利益,传统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讲卫生”理念需要升级,需要推广凸显新时代特点的新理念。一是牢牢树立“健康第一”新理念。坚持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生命至上、把师生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注重环境卫生整治转变为注重健康观念和健康素养的提升,重视疾病预防,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二是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实践证明,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推广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及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方式,能够推动校园爱国卫生运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日起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内容创新:从清扫卫生转向师生健康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11]。这一论述为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改革提供了指导意见。高职院校爱国卫生工作需要突破原有的内涵,向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一是增加近年传染病防控新内容,鼓励对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经验推广和学术研究。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打造育人环境。三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史教学,以史为鉴,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四是开展以“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禁烟控烟”、“健康乐跑”等为主题的专项行动,培育文明生活习惯、绿色消费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水、电、纸和粮食等资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青睐绿色产品、无公害商品。

(三)体系创新:纳入三全育人教育体系

爱国卫生运动是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坚持全员育人。全员参与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9]。校园爱国卫生工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纳入学校的工作议事日程。要建成党政领导干部、专任教师、爱卫办人员、校外专家等组成的多元化爱国卫生人才库。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言传与身教、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全过程育人。将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等结合起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课程教材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在确保供给侧的投入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提升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水平。

(四)方式创新:优化四大工作手段

把公共卫生和群众路线有效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高职院校需要推动自上而下行政动员与自下而上主动参与相结合、平战结合的群众动员机制[12],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广大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

1.从突击式检查转变为常态化管理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实现集中式、突击式检查向常态化管理转变。一是创新常态化卫生管理。引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并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5S 管理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特点,增添“安全、节约、监督”三个要求,形成8S精细化卫生服务标准。二是创新常态化传染病防控。可以引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网格化定位,落实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创新常态化文明创建。不断总结文明创建经验并进行推广,如提炼文明校园“十不准十严禁”等标准,对校内师生和外来务工人员言行准则进行规范。

2.从群众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参与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把爱国卫生工作与党员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用日常工作的优良作风赢得民心民意,践行爱国卫生工作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以爱国卫生月为契机开展爱国卫生主题党日,在校园环境美化中进一步提升党性。在迎接学生入学的新学期,党员老师讲授劳动教育示范第一课,增强学生的文明和劳动意识。积极发动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以帮扶结对子等形式提升全员健康素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把运动模式转化为活动模式。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爱国卫生活动吸引广大师生主动参与,筑牢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基石。持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打造健康校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推进体教融合。加强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体验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卫生监督、食堂检查等顶岗劳动和志愿服务,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紧密结合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

3.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矩阵

新媒体矩阵是近年来媒体融合的新形式,为爱国卫生运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能更有效地提升传播的效果。搭建媒体矩阵,发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快手等校园新媒体账号的传播力,通过图解、调查、直播等多元化形式,创新报道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凝聚共识,为师生提供全面的爱国卫生最新资讯、相关数据和优质服务,引导师生关心关注、积极参与。进一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和教育资源,把爱国卫生运动良好风尚向社区延伸,向基层扩展,传播爱国卫生工作的正能量,扩大影响力,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4.从行政命令转向法治化管理

爱国卫生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大卫生工作模式,包括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的健康共治模式[13]。依靠单一的行政命令和群众参与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在法治思维下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被写入《宪法》,确定了其法律地位,意味着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广大师生要遵守国家和省市关于爱国卫生、疾病防控、垃圾分类、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遵守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还要加强监督学校相关部门的文明执法,有效保障校园健康与安全。以法治的强制力来促使文明素养养成,巩固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成果。

(五)评价体系:转向多元、开放式的综合评价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教学线、学工线、行政线三线联通,校级领导、院部老师、学生组织三级检查,实现广大教职工、学生、外来务工者等全员覆盖,实现教室、实训室、寝室、办公室、食堂、公共区域等全空间覆盖。充分调动起师生和外来务工者的积极主动性,共建、共享、共创美好家园。二是评价指标标准化。完善教职工、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设计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定期组织人员对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指导。三是采用开放式评价。将爱国卫生相关工作纳入各院部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提高执行力,强化过程考核;纳入干部述职内容,实施绩效考评;纳入劳动教育、绿色发展主题的授课、科研结题等指标体系,实施评比奖励等。

猜你喜欢
爱国卫生师生育人
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国经验:生成与新进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麻辣师生
爱国卫生健康陕西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他们用“五招”育人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