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高中音乐课堂,提升内地西藏生幸福感的路径

2022-03-17 14:50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洪旖旎
天津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幸福感西藏音乐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洪旖旎

为加速培养西藏的各类建设人才,国家大力支持西藏自治区教育的发展,自1984 年以来,依托办学条件更好、师资队伍较强的内地学校举办西藏班,目前,在内地学习的西藏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西藏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西藏生在语言、思维方式、性格、交往行为以及沟通行为等方面,与内地学生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他们从西藏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转到内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容易出现地域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适应不良的状况,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基于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学的方式提升西藏生学习的幸福感,使西藏生在参与音乐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收获幸福,提高西藏生学习成就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以高中音乐课堂提升西藏生幸福感的有效教学路径为主要分析对象,尝试从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构建音乐审美教学情境、注重个性化教学培养以及全面综合教学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分享课程教学经验,以期对提升内地西藏生幸福感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内地西藏班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学重视度低

音乐是艺术学科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音乐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育人作用和价值也在日益凸显。加强对高中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视,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长久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高中的学校管理者及教师都认为,对高中学生而言,文化课学习才是第一要务,因此将教学重点都集中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上,对音乐等艺术学科的课程安排少,且课堂时间经常会被其他文化课占据,这自然不利于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陈旧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中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关注度并不高,这也自然会影响到学校对音乐教师师资力量的投入,容易造成学校音乐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专业性等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当前仍有部分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曲子,引导学生欣赏,然后再简单地为学生讲解曲子的内涵、表达的方式等,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师为主,由教师机械性地为学生灌输音乐知识,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之西藏班的学生其生活环境、文化基础、音乐基础等和内地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会让西藏生感到枯燥,无法激发起音乐学习热情,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西藏生音乐学习的难度,降低其课堂参与度,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西藏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提升西藏生的幸福感。

二、高中音乐课堂中提升内地西藏生幸福感路径分析

(一)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准确掌握西藏生学习心理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学科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深入的融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相对而言,学生也能促进教师学会怎样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内地西藏班的教学而言,学生与教师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西藏生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文化基础、不同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将面对除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之外的影响因素。对西藏生而言,教师的态度、教学的内容、学习的环境无一不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在实际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西藏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主体性作用。西藏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积极的心理和情感,提升西藏生幸福感。

为了有效拓展和提升西藏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教师要立足以往课程的教学经验,积极地研究国内外音乐教育的发展动向,重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出发,灵活设计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激发西藏生主动参与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寓教于乐地学习体验中逐步提升西藏生学习的幸福感,为西藏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音乐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者和参与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适当地掌握高中阶段西藏生的心理动态,立足西藏生实际学习兴趣需求和特点设计日常学习活动,及时发现西藏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与西藏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倾听西藏生最真实的内心想法,通过音乐教学的形式帮助和引导西藏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学习心理,在音乐赏析和学习中培养西藏生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感悟音乐魅力的学习体验中提升西藏生幸福感。

(二)构建音乐审美教学情境,引导西藏生感受音乐魅力

在日常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存在这样的疑问:音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学习音乐的魅力在哪里?在教学时应怎样引导西藏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等等。由于地域、文化环境、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学生接受的音乐类科目的教育还停留在“口耳相传”的阶段,也就是说“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模仿就唱一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其中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从未上过音乐课,更别说系统的音乐学习了。学生大部分是从小就喜爱唱歌跳舞,但是学生根本不会识谱去唱歌。连接教师和西藏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纽带,其实就是音乐作品本身所蕴涵的情感,在不同音乐作品的学习和赏析过程中带给我们或是开心,或是悲伤、抑或是各种复杂的情绪。这些基于学习过程中最真实的音乐感受和学习体验,正是架起教师和西藏生之间有效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去感受不同形态的音乐之美,让西藏生在参与学习的体验中,逐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学习课程所带来的幸福感,而上述问题也会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迎刃而解。藏族是热情、欢乐的民族,藏族人民大多是能歌善舞、开朗热情的,人们长期载歌载舞地欢庆节日,用歌声、舞蹈来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节日、祭祀、生活无处不充满着音乐。但是,绝大多数的藏族人民都还停留在只会说和听的阶段,当然这源于他们民族文化的传统和音乐的传承,是“原生态”的表现形式。他们大多数没有任何的音乐理论知识,但是他们有着强大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基于此,在日常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立足于课程教学的内容,为西藏生构建真实的审美教学情境,使西藏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感受美、发现美,从而产生创造美的积极欲望,在全身心的投入和学习中既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发展了自身地学习能力,提升了音乐学科的审美素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西藏生学习“多彩的民歌”这一部分的音乐内容时,可以让西藏生先介绍藏族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并展示给班级的汉族同学,将他们变为本堂课的主体。从西藏生学习兴趣出发的课堂学习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和培养西藏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同时也在参与音乐赏析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西藏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借助构建的课堂学习氛围,使西藏生在感受音乐的主动学习体验中内化情感,从而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幸福感。因此,对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师要积极地创设符合西藏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西藏生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只有用心去体验和认真地感悟,才能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和它带给人的幸福感。

(三)创新音乐教学形式,提升西藏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堂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主观地进行音乐知识讲解和传授,课音乐课堂多限制在听、唱、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且单一、枯燥的音乐课堂模式也很容易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会逐渐消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西藏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在音乐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掘音乐教学的教育元素,多样化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西藏生在积极参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幸福感,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微课形式,以新型的微课教学来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产生冲击,以趣味性、知识性的融合优势来提升高中音乐课堂的生动化与高效化,使音乐学习循序渐进,更易于西藏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将多媒体素材和课件形成多元化的音乐资源,从而让音乐知识变得更加简明扼要,更易于西藏生跟随知识点来消化理解。如在学习“多彩的民歌”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课前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不同民族的音乐形式,并以微视频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拉近西藏生与课堂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增加内地生对各地民歌的了解,这对活跃高中音乐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音乐思维提升及音乐学习幸福感提升均有帮助。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培养,关注西藏生学习差异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音乐课程教学的育人教育价值,促使每一个西藏生都能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让西藏生主动参与到各项音乐实践学习活动中去,体验音乐课程学习的乐趣,进而完善自身音乐综合素质。西藏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特别“害羞”,对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和课堂的展示,都不敢起立回答,不仅仅在音乐课堂,在其他类型的课堂上都时有发生。基于西藏生实际学习基础不同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在面向全体西藏生教学的同时关注西藏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引导,最大化地发挥出音乐教学的育人价值。例如,在教学合唱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先通过排练单声部旋律的方式,尽量让西藏生的音色做到和谐统一,然后再针对西藏生实际学习情况,对音乐音准、音高以及发声力度和情感等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和引导,让西藏生在参与合唱练习的锻炼过程中,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西藏生学习体验和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西藏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很强,由于从小的成长环境和习性,藏族人在婚庆节日宗教祭祀中都会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情绪,抒发情感,因此藏族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远远超过对音高的概念。教师可以将西藏当地的儿歌、童谣作为素材,加入一些语气词,再加入节奏进行创编,让学生根据节奏念唱出来,并且可以加入音乐教学中的动作,如可以运用藏族堆谐音乐中的部分舞步及手势,变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活动。就是运用简单的律动加动作,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声音,采用身体作为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色,如弹舌、打响指、跺脚等,这也是采用的奥尔夫教学法进行的改编。再如,表现西藏贡布地区箭歌的舞蹈场景,可以依据音乐氛围加上音乐内容进行简单的音乐剧目创编。通过创编,西藏生可以切身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作为音乐课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借助多样化的音乐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展示西藏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为西藏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参与课堂学习的实践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找到属于自己音乐学习的自信感与幸福体验,提升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五)全面综合教学评价,促进西藏生综合素养发展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西藏生学习幸福感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西藏生音乐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而有效的教学评价则是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基于此,在日常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综合而全面的教学评价,促进西藏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同时,使西藏生能在不断的学习与调整的过程中逐步健全自己的人格,深度发掘在音乐学习中的潜力,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班级音乐会”的学习活动,在互动参与中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的教学方式,提高西藏生课堂学习主动性。在这种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音乐学习活动中西藏生能真实地感受到音乐课堂带给自己的自信心与满足感,这也正是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面对西藏生的特殊性,教师必须通过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状态、专业需求去设计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让学生想学、爱学、学懂、学透。教师要善于总结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立足西藏生实际学习需求多样化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吸引西藏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在实践参与和体验中逐步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在赏析音乐作品和实践发展中逐步提升西藏生幸福感,突出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幸福感西藏音乐
都是西藏的“错”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音乐
西藏:存在与虚无
幸福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