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2022-03-17 14:50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邑第一中学张树燕
天津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导向高中物理物理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邑第一中学 张树燕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这一教育理念是值得提倡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习惯”,这是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提升物理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高中教学仍然以高考作为主要目标,教育任务的导向十分明确,在高考依然是高中教学主流导向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仍然需要综合考虑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化发展,时刻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尚不能够过度放任学生进行过于自由的探索,而要为学生设定必要的学习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实际,对目标导向下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目标导向教学概述

所谓目标导向教学,指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效。一方面,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愈发强调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中小学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因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必须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强化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意识,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高考仍然是我国高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目标,对大多数高中生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高学习成绩来追寻自己心仪的大学。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建立起高考目标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机制,努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成绩,从而为其取得更加优异的高考成绩夯实基础。

二、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计缺乏宏观目标指引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唯分数论”的目标导向,虽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长远的发展,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由于影响考试分数的知识点,往往是高中物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部分、具有必考的价值,以此为参考教师可以轻松地设定宏观目标,而不必纠结于知识点的主次地位。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的宏观目标多元化,一些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任务缺乏明确的认知,教学活动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指向,导致教学活动空有形式而没有取得实效。

(二)教学组织缺乏中观目标导向

从教学实践情况看,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必须顾及自身的引领作用,在缺乏成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往往难以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导致师生互动常常浮于表面。从现实维度出发,高中物理课题目标导向教学机制构建的最大障碍,正是由于教学组织缺乏定向的目标导向,不少教师只能全盘照搬教材上要求的教学形式,或者完全借用在网络教学平台或者公开课上学习的他人教学做法,没有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三)教学活动缺乏微观目标设置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要求特别是教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教版等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指导,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点上充实了大量的案例知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规律等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领悟力。然而,教材的细化也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导致一些教师习惯于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和体例,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和说明,而没有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详略设计、形式改良,微观的教学目标被严格按照教材讲解所替代。

三、目标导向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标准》强调,教师应该“致力于创建一个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兼顾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教学途径,结合现状来看,有必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健全完善,构建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向明确、目的清晰,能在有限的高中教学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一)建立宏观目标导向下的备课机制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应体现在课前准备阶段,也就是教师的备课。将宏观的教学目标引入物理备课,构建多元目标导向下的备课机制,可以有效融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兼顾应对高考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务实可行的教学指导。

1.以素养培养为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备课。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整体上具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梯次分明的规律,每个学期、每个单元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高一阶段的“摩擦力”与高三阶段的“功和内能”,就是由运动到做功的递进关系,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能统筹兼顾不同阶段的知识点融合,而不是单纯地按照教材就力学原理来讨论摩擦力,那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物理力学与热力学的知识与关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与融合的兴趣,降低高三相关知识点的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必须跳出某节课程来进行课前准备,探索将与其相关的前、后知识点进行串联,对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进行整体备课,才能为学生准备好一整套体系完备、内容全面的教学指导。

2.以应对高考为目标。对教材进行重点备课。高中与初中、小学阶段不同,除了少数以出国或者保送为目标的学生外,绝大多数的学生仍然需要通过参加高考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命运,因而不能盲目地只追求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应对高考的能力。特别是对理科生来说,高中物理的教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学生能否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必须要将应对高考、提升成绩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指导,不断强化学生对核心内容的了解、记忆、领会和运用,使学生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并能举一反三以应对不同的考试题型。以上述的摩擦力为例,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相关公式后,要重点就摩擦力的方向、大小、效果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并结合针对性的例题进行练习,特别是对学生理解存在难度的静摩擦力问题,要在备课环节多准备实验型和生活型试题,帮助学生感受到静摩擦力的存在,避免在做题过程中忽略这一重要的力学点而导致错误。

3.以综合提升为目标。对教材进行趣味备课。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觉性都相对比较成熟,并不需要过分地强调游戏教学或者趣味教学。但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适当地进行趣味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专业知识,缓解学生面对高深、复杂概念或公式时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背景知识或者趣味故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帮助物理天赋不高或者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突破学习困境,促进教学质效的显著提升。仍以摩擦力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田径运动鞋的演变故事,为什么田径运动员的鞋子不是普通的平底鞋,运动鞋底都有着各种纹路,更专业的则选用跑钉鞋?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增大摩擦来增强抓地力,从而提高速度并且防止滑倒。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摩擦力的存在和意义。

(二)建立中观目标导向下的教学组织

无论是核心素养培养还是高考应试准备,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只有明确教学活动的中观目标,对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进行明确和细化,从学习思维、知识掌握、科学实验等层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在严谨而灵活的教学组织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领会专业规律、增强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1.以思维塑造为目标、组织情景教学。高中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其目标首先应体现出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塑造,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物理学科的内涵与实质,帮助学生认识活动和解决问题,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切实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思维塑造的中观目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理性思维能力,更加扎实地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尤其是针对相对复杂的电磁学、热力学等专题,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本质、探究规律的精神,使学生能系统化地认知物理学知识,逐渐形成符合自己认识习惯的物理思维体系。

2.以知识掌握为目标、实施多元指导。应对高考的目标导向,具体到物理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要求学生不断地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并熟练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知识延伸或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借助PPT演示、短视频等多媒体课件,进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直播、视频等资料,对学生展开多元化教学和指导,不断地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例如,在对“磁场与电荷的作用力”章节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上静态的作用力演示图,转化成为微动画的方式进行课堂播放,让学生在动态中感受到电荷在磁场作用下的变化,从而更加深切地了解电磁学的相关知识与原理。

3.以实践能力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实验课程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提升实操能力、领会科学规律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目标导向下,教师对实验课堂的组织和设计不能满足于完成教材指定的任务,而要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索甚至试错。例如,在“简单电路”的教学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后,让学生自行运用现有的电阻、电线、灯泡等材料进行电路设计,当灯泡出现闪烁、不亮甚至烧坏等现象时,引导学生分析接触不良、短路等电路故障情形,引发对电流、电阻等知识的延伸思考。

(三)建立微观目标导向下的问题导学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既要从宏观的教学设计和中观的教学组织方面着手,也同样需要结合每一节课程、每一课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与规划,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一堂物理课的微观目标,就是要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四个问题,以教学评价作为目标导向的落脚点,为学生从学习目标到作业目标进行全方位的问题设计,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具体引导。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记住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公式,而要构建该知识点的微观目标,在目标导向下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你觉得自然界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还是动态变化的?”“人们运动完之后会身体发热,这种散发热量会导致能量增加吗?”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吸引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上,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试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知识巩固与试题练习适当地改良,如提供若干个涉及能量守恒问题的自然现象或者生活事例,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共同合作中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最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对开放的课后作业,如“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全球正在气候变暖,这是否意味着能量失衡?如果能量依然守恒,那么是哪些能量的减少才能与气候变暖达成平衡?”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特别是答案中所展现出的知识搜集与深层思考,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动向,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教学指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标导向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教学指引,使教学活动能在具体的目标下有序开展,进而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传授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总结出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指导,使学生不仅能更加扎实地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物理领域更加长远地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物理人才。

猜你喜欢
导向高中物理物理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只因是物理
“偏向”不是好导向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