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行知思想,培养复述能力

2022-03-17 14:50江苏省张家港市农联实验小学丁利娜
天津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蝌蚪陶行知习题

■江苏省张家港市农联实验小学 丁利娜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迄今为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师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小学生复述能力的策略。

一、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经常借鉴陶行知先生的“五大主张”和“六大解放”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行是知之始,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主张教学相长,还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应。解放学生的头脑、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因此,在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主张手、脑并用,解放学生的各个器官,共同助力复述活动的完成。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中开展和复述有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复述活动的认识。随学随教,趁热打铁,及时地开展复述活动,把握复述的时机。语文教师可以以陶行知先生的“五大主张”和“六大解放”思想为原则,开展复述活动。语文教师不妨在复述活动中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复述支架。

二、复述支架的编排特点

(一)复述形式由易到难

一般来说,复述形式有4 种,分别是“读”“说”“讲”“演”。当学生首次接触到复述的概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文章读完整,读得有感情。这一步就是要求学生读出文章的大概。当学生熟悉复述活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当学生的复述能力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教师则要求学生完整的讲述文章的内容,要讲清楚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保留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倘若学生的表达力、组织力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和动作演出文本的主要内容。从“读”到“说”再到“讲”最后到“演”,复述形式由易到难。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有一定的耐心,帮助学生从“读”过渡到“说”,再从“说”过渡到“讲”,再从“讲”过渡到“演”,为高年级更复杂的复述形式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述线索由少到多

研究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不难发现,部编版教材课后的复述支架的线索都是由少到多的。在低年段的时候,课后习题会给出和主人公心情、神态或者和主要事件相关的关键词,让学生复述这篇文章。随着年段的不断升高,课后习题中给出的和复述相关的线索越来越多,而且给出的关键词更加细化。同样是给出和人物相关的关键词,高年段的课后习题会给出和动作相关的关键词,和神态相关的关键词,以及心理相关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多种线索讲述故事,让学生的复述变得更加完整。由于复述线索由少到多,学生串接复述线索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教师在旁可以带领学生多梳理。要求能用到每一个复述线索,发挥每一个复述线索的作用。

(三)复述指导由扶到放

最开始,学生不能较好地完成复述活动,教师需要借助复述支架,“扶”着他们完成这项任务。在低年段的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展示具体的图画,让学生看着图画的内容完成复述活动。后来,学生习惯了这种复述机制,在阅读课文时会有意识在脑海中存储和主要情节有关的图画,慢慢地,不再需要图画支架。但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也会遗漏部分情节,所以教师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提醒学生复述关键情节。到了高年级的学习中,教师提出的和问题有关的复述支架也略微了有了一些不同。问题支架提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复述。这也就意味着,复述指导开始了“放”。教师把选择的权利交在学生的手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复述的内容,也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复述支架。

(四)复述内容由泛到详

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求学生简要地复述文章内容即可。对中年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要求学生详细的复述文章的内容,要把文章内容复述清楚。而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即在复述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从这个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复述内容实现了由泛到详,复述内容越来越详细,越来越生动,这也体现了学生复述能力的提高。复述内容由泛到详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难度也可以被学生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身对自我的要求也在不断变高,从小到大都在进行复述活动,学生本就可以将其复述得越来越详细。学生看到学习效果后也能进一步加强对自己的肯定,帮助学生收获自信心。

三、复述支架的使用策略

(一)转化复述支架

编者以小学低年段的课后习题为载体,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复述支架。教师理应专注课后习题中的关键要素,将其转化为课堂问题,使复述支架贯穿课堂始终,从而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节的教学。本篇文章有一个课后习题,让学生复述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课后习题给出了图画式的复述支架,让学生先按顺序连接图片,再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语文教师围绕课后提供的支架进行了大胆的转化,转换成了不同的问题。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身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2.为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蝌蚪和妈妈长相全然不同。3.那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再次点出了图片的关键信息。这5张图片给出的关键信息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师要求学生关注这个过程,并把这个过程表述完整。如果能把过程讲述清楚,自然就可以完整复述情节。另一方面,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开始整理文章内容,复述文章情节。倘若教师不给出具体的问题,学生看着图片支架,只能说出图片的信息,不能把不同图片串接起来,复述情时不够连贯,不够完整。但教师提出语文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复述支架,利用复述支架。

随后,学生的情节复述得较为完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从蝌蚪变成了青蛙。小蝌蚪本来有一条小尾巴,慢慢地长出了后脚,后来又长出了前脚。皮肤也开始变成青色,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编者以直白的方式直接给出了复述框架,可学生不会利用,不能理解,也是一大问题。所以,教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转换复述支架,让复述支架贯穿课堂始终。如此多次强调,定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优化复述支架

虽然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复述支架,但有些复述支架结构不完善,不能带领学生完成复述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优化复述支架,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我是什么》这一节的教学。文章课后习题给出的复述支架是“朗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文章给出的复述支架只是一个题目。大部分同学初次朗读课文之后,能回答这个题目,但是回答得不够全面。教师首先整理了文章的内容。“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会变成气。我在天空飘浮的时候,人们叫我云。我变成小水滴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叫我冰雹。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叫我雪。我是水。”根据这个文章的主题内容,教师向学生出示了有关气、云、水、冰雹、雪的示意图,让学生按照顺序,将它们联系起来。学生就回顾起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也能完整地回答课后习题。“我”可以是气,也可以是云,可以是雨,可以是冰雹,可以是雪,其实“我”是水。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水的变化过程及水的不同状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化复述支架。在上一节课《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图片式的复述支架,对它产生了一定的依赖。而在下一篇的文章的描述中,编者直接出示问题式的复述支架,学生短时间不能接受。所以,教师又优化了复述支架。将问题式的复述支架又转换成了图片式的复述支架,学生再一次地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复述活动。优化步骤的前提在于,教师准确了解并且把握文章的内容。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出发,设计优化复述支架,以一种更好理解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助力学生完成复述任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补充复述支架

如果学生接触到的文本比较简单,文本的线索单一,依据简单的辅助支架就可以完成复述活动。但倘若文章中出现了两条,甚至多条线索,文章的结构复杂,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补充一定的复述支架。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节的教学。文章课后习题给出的复述支架是,“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再说一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学生在文章中顺利找出了传播种子的植物,分别是蒲公英,苍耳,豌豆。但要说他们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学生则不能简要地概括出来。

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全文都念了下来。比如,对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随着风纷纷出发。于是教师补充了复述支架,提出了一个更为详细的问题。植物妈妈都是借助什么样的载体传播种子的植物呢?对蒲公英来说,它借助的载体是风。只要有风轻轻吹过种子,就会传播。对苍耳妈妈来说,它借助的载体是动物的皮毛,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去山洼。对豌豆妈妈来说,它借助的载体是太阳光,啪的一声,豌豆炸开,就可以传播种子。

在整个复述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补充的复述支架是“种子传播的载体”这一个关键的要素。如果凭借教师给出的复述支架,学生还不能完整地复述文章,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和文本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看着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完整地复述整个故事。教师既可以补充同种类型的复述支架,也可以补充不同类型的复述支架,均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果文本中给出的复述支架不足,或者给出的复述支架有所损失,教师就要及时作出补充。顺利地推进复述活动,不要让复述活动戛然而止,占用课堂的时间,拖慢课堂教学的进度。教师要补充新的复述支架,助推课堂高效进行。

(四)巧现复述支架

复述支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文章脉络,是学生学习文章的良好途径,但教师需要把握复述支架呈现的时机。倘若每一次都以一种直接的方式,都在教学的开始,给出复述支架,会造成审美疲劳,降低学生的复述情趣。所以复述支架的呈现应该体现一个巧字。教师要巧妙地给出复述支架,把握付出支架呈现的时机。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曹冲称象》这一节文章的教学。有这样一个课后习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给下面内容排排序,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赶象上船”“装石头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重量”。这4 个关键的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复述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显然,这个课后习题是为复述活动做准备的。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这一道习题,让学生直接看到文本的复述支架,而是先和学生来了一段对话交流。“同学们,1.如果让你们来称大象的重量,你们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呢?2.可是当时是在古代,并没有现代的电子秤,就算有电子秤也不能够支撑大象的重量。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呢?”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换位思考,思考曹冲称大象重量的方法。学生思考如果之后,便会想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操作。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自然能对第4 自然段的内容印象深刻,今后在完成复述活动时会更为顺利。随后,教师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老师看了半天课文,硬是没有看懂曹冲称象的原理,实在是不明白,曹冲是怎么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哪位同学能帮我解释一下吗?”教师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借助课后习题中的复述支架,向教师复述这个原理。教师首先通过问题让学生巧妙的注视到了课后的复述支架,然后又通过问题巧妙地让学生利用复述支架复述出了故事原理。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对复述支架的运用和把握均做到了一个“巧”字。诚然,复述支架的呈现应该体现一个“巧”字。有时,过多地开展复述活动,不如巧妙地开展复述活动的效果好。凡事都应有一个度,教学也是如此。过分地强调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适合运用小学语文教学。而复述活动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常见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研究了教材中的复述支架相关的编排规律,并探讨了复述活动的开展策略。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复述是一种建立在听和看之上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提高重视。

猜你喜欢
小蝌蚪陶行知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