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

2022-03-17 14:50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董甲权
天津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课堂教学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董甲权

课堂45 分钟的时间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关键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教学优势,是教师一直不断探讨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有效引导”作用,需要把控整个课堂教学局面,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不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对学生来讲,难度也在不断增大,教师则需要通过慢慢渗透和引导的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认同,从而积极地参与学习。本文将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有效引导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有效引导方式的体现

(一)“有效引导”的时机选择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有效引导,要有一定的基础作为铺垫,是建立在了解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进行了解,同时结合数学教学的目标,发挥教师作为引路人的作用,与学生共同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另外,当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情况作出有效判断,及时为学生解惑,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路。

(二)“有效”引导方式的选择

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教学方式的应用,注重根据教学情境,选取对应的引导方式。当学生思考到一半没有下文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引导,可以通过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进行引导,或者通过多媒体、提出疑问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中的知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提问,让学生慢慢顺着自己的思路找寻问题的答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应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一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增多,每一分钟对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教师要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确保仅有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这样才可以确保一定的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数学课堂教学无效,学生就要在课后补习,对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进行掌握,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二是保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的职责。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传道、解惑,如果实际的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概念和公式不能有效理解,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确保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紧跟教师的思路,快速掌握解题思路,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确保课堂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措施

(一)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可以通过反问、设问的提问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路。当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时,就会勇于探索,参与寻找答案的活动,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也会提高;第二,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读,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点评,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其他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进行知识的补充;第四,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针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评价,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充分应用自己的权利,教师则要进行指点和启发,让学生知道是为自己而学习的。初中数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相互结合的。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思考,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在进行数学课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活跃课堂气氛,应用小案例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知识的思考中。例如,学习“整除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整除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列举出整数,对这些整数一一进行试验,看其是否可以被2、3整除,这样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自然也不能快速地进行回答。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给学生讲授一个快速得出答案的方法,即让学生说出2、3的特征,根据特征进行判断,可以掌握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解有关数学家的小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地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索学习。

(二)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相比小学数学的学习,初中数学难度增加了很多。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始终保持热爱,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传授相关的教学知识以及学科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欲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中学生强烈的学习动能,引导学生正确意识到中学数学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实际教育价值。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灵活巧妙地理解比较复杂的学科知识,也可以带领学生全身心地感受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促使学生深层次地挖掘学科知识的本质与内涵,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认真学习相关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不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素养。一是教师在讲授几何知识时,可以有效应用教学工具,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和简单,促使学生快速理解数学概念。二是数学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如果遇到文本较多的数学题,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可以提炼出文字性数学题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快速掌握解题的方法。三是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也会联想到实际的生活情况,对初中数学知识快速吸收。因为许多学生在面临比较复杂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极强的抵触心理以及排斥心理,不过,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点的理解有所不同,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自我发展目标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较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及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也要求教师将故事的具体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中,开展各式各样的故事情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理解趣味故事,教师则要将具体的故事内容与教材中的基础类理论知识进行紧密融合与对接。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的优势,多媒体中包含色彩、图案和文字等元素,使数学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方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形式为学生展示图形的平移,同时让学生掌握平移的方式和平移的特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时,要针对教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补充,从网络上查找补充的图片和文字,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另外,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从相关的资料中获取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对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熟练。

(四)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思维以及学科思维,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以及自主学习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可以通过同类型题目训练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这样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的能力也会提升。还有逆向思维的训练,如果是遇到不太容易解答的数学问题,通过逆向思维模式进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以及解题习惯,并且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教师要耐心、认真地为学生解答各类疑惑,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各式问题。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比较复杂,不同学生面对的学习问题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处于的能力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具体学习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教学对策,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

(五)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数学知识内容是前后贯通,逐步深入的,各知识点间可以融会贯通,前面学习到的知识为后期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后期知识的学习则是对之前知识的扩展。学生只有将旧知识充分掌握,才可以快速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建立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将知识串联起来,在脑海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的迁移规律,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共通点,探索规律。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章节内容时,先从不同数量单位的计算方法的学习,过渡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学习上。前面的学习与后面的知识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要在统一了计算单位之后,才可以进行加减法计算。学生对旧知识的计算方法掌握之后,有关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也可以融会贯通。对数学学习之间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就可以快速掌握计算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对引导方法的应用,要注重从训练题方面做好准备,注重从已经学过的内容上找到知识之间的共通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积极进行思考,要一直为学生提供需要思考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逐步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些内容被划分为重难点知识,是相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而言的。学生各自有自己擅长学习的部分,一般在遇到难点知识不能理解时,都会选择放弃,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不能知难而退,要慢慢探索,找出其中的方法。知识的难点主要难在抽象性较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难点知识的关键点,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让学生逐步探索和思考。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对“1”不能有效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让学生总结图形中的“1”分别代表着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1”可以是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当“1”放在不同的条件下或环境下,其所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数学题目进行判断。教师通过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突破了数学学习中的难点。

(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个人思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引导,注重让学生学到自己容易掌握的方法,将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例如,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数学课本,要学会用程序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教师选择的阅读重点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阅读,不断地找出思路,抓住阅读重点和难点。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当看到题目之后,读一遍题目,找出题目中的重点思路,然后结合课本上列出的等量关系方程,思考解应用题时列方程的关键。学生在掌握了思路之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可以套用对应的关系方程式。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各种数学思维模式,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长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以后养成主动分析和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当然,教师有效课堂的引导作用,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的过程是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内容,完成数学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慢慢进步和发展。教师的引导作用要能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达到预期教学的目的,才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课堂教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