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2-03-17 14:28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湾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蚕宝宝园本探究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湾幼儿园 林 姗

园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相关政策指导下,幼儿园结合地方课程,立足于本园的实际环境、条件和师幼的情况,以幼儿发展为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本园特点的课程体系。我园立足于地处闽南,山海相依的地理位置,与教师幼儿在三年的实践中逐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亲自然”园本课程。现把探索过程中的思考梳理如下:

一、整合资源是构建园本课程的关键条件

(一)地域资源

1.园内自然资源:我园绿化面积达1100平方米,借鉴虞永平教授“全收获”理念,园内种植植物的种类丰富,有果树20余种,共30余棵,花卉10余种,共60 多株,蔬菜30 余种,饲养了品种多样的鱼、乌龟、兔子、竹鼠等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幼儿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盈盈的生机。

2.园外自然资源:我园依山傍海,毗邻大屏山,与大屏山郊野公园一墙之隔,出门即公园;与海相依,距海沧湾内海及沙滩1000 米,周边还有海沧湾公园,距离1100米,自然环境和人工自然景观丰富,为“亲自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人力资源

园所师资队伍相对稳定,骨干教师在办园两年来形成团队合力,通过多种研训形式,如案例分享、磨课研课等,带动着一批新教师向专业的方向齐头并进,对亲自然课程理念认同度较高。幼儿园教师队伍年轻,学习能力较强,大部分的年轻教师没有家庭的牵绊,更能投入到幼儿园工作中,执行力强。

(三)家长资源

1.通过调查,片区内的家长学历较高,其中,本科学历以上达45%,教师子女达15%,家长对幼儿教育重视,关注幼儿在园习惯培养、身体发展状况、生活情况、情绪、学习内容等。基于家长对幼儿教育重视,愿意为了幼儿的发展而付出努力这一共同目标,在家园沟通比较顺畅,家长愿意花时间陪伴幼儿共同成长。

2.随着家长资源的深入挖掘,家长助教逐渐增多,包含科技馆工作人员、小学教师及网球协会、航模协会工作人员等,成为幼儿园社团活动、科技节活动和幼小衔接等提供了优质资源。

(四)社区资源

1.我园作为民乐教育基地校,园所旧址位于海沧区青少年宫楼下,为开展民乐社团活动提供了便利。目前,在青少年宫支持下,开办的扬琴社团已具有一定影响力。接下来,我园将尝试多种民乐器的开展。

2.园所周边生活便利,有高端酒店、社区医院、商场、便利店、小吃店、地铁站等,利于通过亲子或家园带动等方式开展参观体验活动,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从而支持幼儿开展深度游戏。

3.九年一贯制的双十中学海沧附校近在咫尺,该校与幼儿园的往来和沟通频繁,校长多次向家长开展幼小衔接专题讲座,低年级教师多次与大班家长面对面沟通,在幼小衔接工作上达成比较一致的想法。

4.我园与厦门海警局合作共建,该局军事文化氛围浓厚,有利于海洋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二、凝练理念为园本课程注入灵魂

课程理念是园本课程的灵魂,清晰的课程理念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引。我们结合当下国家对育人育才的需求,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为指引,组织家长和教师进行座谈,听取家长们对培养下一代的期望及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看法,经过多次讨论商议,确定大家认可的园本课程理念。在“亲自然”园本课程中,我们认为:“人是自然之子”,幼儿自身的成长也遵循着一定的自然发展规律。厦门是一座滨海城市,我园地理位置依山临海,幼儿居住的小区就在大屏山下海沧湖边,我们立足现实,支持个性,将亲自然课程理念归为以下三方面。

(一)仁山载物,归于自然

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倡导回归自然。仁山载物,土地、水、阳光、空气、动物、植物等包纳其间。对幼儿来说,一切自然元素天然地吸引着他们,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与求知欲。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认识花草虫鱼、山石溪流、虹彩云雾等自然生命、自然物质、自然现象的教育价值。从日常生活出发,通过生活化的游戏与学习活动,实现幼儿的发展与自然的有效融合。

(二)得海而悦,拼搏进取

山得水而悦。我园位于海沧湾畔,“我家在海边”正是幼儿与海为邻、与海亲近的写照,海的拼搏与进取、开放与谦逊孕育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在亲自然课程中,教师挖掘海洋文化与传统文化,支持幼儿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悦纳自我,形成热爱生命与生活、积极而自信的人生态度。

(三)仁爱自信,全面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个体的原子化,儿童逐渐远离自然,产生近视、肥胖、缺乏交际能力等问题,美国学者理查德称之为自然缺失症。亲自然课程指向的是与幼儿一同感受自然的美好,乐山悦海,激发幼儿对自然探究兴趣和保护欲望,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并遵循幼儿内在的自然生长规律。让幼儿心情愉快、自信勇敢地生活,在与人交往时友好文明,仁爱诚信,成为身心和谐、社会适应良好的幼儿。

课程理念的确定,不仅指引着教师取舍筛选课程内容,也是教师制定课程目标的导向,还是教师衡量自身教育行为的标准。

三、目标分解是实施园本课程的重要指引

在尝试探究“亲自然”园本课程构建时,强调成人应顺应幼儿的天性,关注和尊重幼儿自然的生长规律和情感需要;在物质资源上,做到充分挖掘园内、园外自然环境中山与海教育价值,尊重幼儿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自然生长。

因此,我们将目标制定如下:1.幼儿培养目标:促进幼儿身体自然健康成长、心理自然发展成熟;成为具有康健体魄、仁爱之心、拼搏之志的幼儿。2.教师发展目标:在与幼儿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以仁爱之心走近幼儿、读懂幼儿,在教师发展中畅游学海,自觉追求专业成长。3.幼儿园发展目标:建设成一所生机勃勃的自然乐园,奠基幼儿幸福童年的乐土,支持幼儿与教师一起自由、愉悦地成长,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社区文化体验的中心,家庭教育的合作平台。

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分年龄、分班级制定相应的子目标。如在中班主题活动《嘿,蚕宝宝!》中,我们将该目标拟定为:1.了解蚕宝宝的生命周期,知道蚕宝宝一生中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蚕宝宝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尝试用记录、讨论、作品等形式,呈现幼儿探究蚕宝宝的学习过程。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4.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增强幼儿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

在园本课程目标引领下,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段及主题内容选择,在实施班本化课程中关注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与经验水平确定本班的目标,是园本课程目标在班级层面的个性化落实,也是提升园本课程适宜性的有效途径。

四、行动跟进是建设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环境,感受自然美好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美好社会的创造者。结合课程理念,设计园所环境时,我园强调将自然、生命与美融为一体,让幼儿充分地与阳光、水分、土地接触,以草、树、花、藤、石、沙、水、木这些元素打造幼儿园户外环境,我园绿化面积达1100 平方米,园内种植植物的种类丰富,创设了百果园、百花园、百蔬园,大厅创设了多肉园。园内有果树20余种40余棵,花卉30 余种百余棵,四季交替种植的粮食、蔬菜近百种,上千平方的盈盈绿地供幼儿玩耍活动。

由于户外占地的限制,我们一直探索立体化、垂直化的种植模式,外立面被厦门市花三角梅、常年开花的日日春及耐高温的吊篮大面积覆盖,使生硬冰冷的白墙变得生机勃勃。除此之外,我们还与幼儿共同饲养了品种多样的动物,如厦门本土的鱼虾蟹及常见的乌龟、兔子、竹鼠等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让他们获得真实的生活经历,使用真实的工具进行照料、园艺、木工、探究等活动,使幼儿从新鲜的空气、鲜活的植物和照料小动物中受益。充满生机的生态园,使幼儿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感受自然的美好。

(二)追随幼儿,探索自然奥秘

一日活动皆课程。我们秉持整体教育观的思想,将幼儿的一日活动都作为亲自然课程内容实施的媒介。通过多样的实施形式和方法,以儿童的经验、能力、兴趣和需要为主旋律,在不断呼应互动、创造发展中,合奏出动态的、立体的、丰富的课程活动。

亲自然课程以主题为中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实施途径为教师进行亲自然课程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通道。

1.倾听幼儿,捕捉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幼儿的世界充满奇思妙想,倾听幼儿的想法、发问是每位教师的基本素养。看似简单的倾听,对教师的挑战在于如何从这么多幼儿中找到有价值又能支持幼儿探究的点。这也是班本课程开展的第一步。在中班主题活动《嘿,蚕宝宝》中,有幼儿问道:“我们自然角的蚕宝宝都是白色的,世界上有没有彩色蚕宝宝?”他们找到了很多彩色蚕宝宝的图片,小朋友欢呼了起来:“太神奇了,原来真的有彩色的蚕宝宝!”“彩色的蚕宝宝是怎么来的呢?”在成人的生活和视觉里,我们习惯地认为蚕生来就是白色的,对幼儿提出的“彩色蚕宝宝”,教师察觉到这是个奇妙又充满想象力的发问。于是,决定鼓励幼儿围绕这个点开展探究。

2.允许试错,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当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时,选择继续鼓励和观察,给予幼儿探究和交流的平台,支持他们自主探究。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多变的,失败或惹下小麻烦更是层出不穷。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允许幼儿试错,相信幼儿在试错中不断积累,迂回前进。一个午后,幼儿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嘴巴、手指上都被染上了紫红色的果渍。幼儿又有了新的想法——吃有色水果可以使蚕变色吗?于是给蚕宝宝喂食有色水果的实验开始了。通过几次的观察后发现,实验又失败了。查阅资料后他们得知:彩色蚕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喂养了人工饲料。

3.材料投放,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材料是幼儿探究的桥梁和媒介,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不断地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喂养彩色蚕多次失败后,教师决定从淘宝买来红蓝紫黄四种不同颜色的人工饲料,再次燃起幼儿探究的欲望,他们把饲料分开摆放在盒子观察蚕宝宝的反应。他们发现刚吃一两天并不能马上变颜色,吃了好几天积累到一定量才变色,吃紫色饲料的蚕变色最快;有一组幼儿发现有的蚕并不喜欢吃饲料,更喜欢吃桑叶,所以一直没变色;有些幼儿还发现,吃紫色饲料的蚕变色最明显,蓝色和黄色饲料的蚕颜色虽然有变化,但比较淡。接着他们又围绕着“变色的蚕宝宝结出的茧还是白色的吗?还是会变成跟它身体一样的颜色?”等问题边观察边寻找答案。

上述活动中,我们惊叹于幼儿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幼儿的提问总是喜欢浮想联翩,我们着重引导幼儿自发地形成探究共同体,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探究,通过最初、最基础的感受去寻找答案,认识世界。这正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站在儿童的视角”。

(三)创设特色活动,深化幼儿对自然的探究

在“亲自然”园本课程中,除日常的主题探究、区域活动、运动和生活活动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具有园本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一日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主要有环保节日及自然科技节。

1.环保节日。环保节日指的是国内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粮食日、世界动物日等)。植树节我们提倡亲子种植,家园一起参与植绿爱绿护绿;爱鸟周我们带幼儿参观百鸟园,认识各种各样的小鸟,与小鸟建立深厚的情谊,通过自己的方式发放张贴爱鸟宣传画,共创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世界粮食日我们通过“粮食的由来”“节约粮食小提示”“光盘,行动起来”等小主题让幼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从行动上做到“吃光每一餐”。环保节日旨在让幼儿愿意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萌发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自然科技节。众所周知,很多科学发明创造来源于自然的启示,如滑翔机是人类憧憬于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潜艇是模仿海豚的外形设计,照相机的设计灵感是蝇眼等。我园每年开展形式丰富的科技节活动,与厦门市科技馆联袂,为幼儿带来专业的科学实验现场演绎。科技馆将展馆的“跳舞回形针”“音乐特斯拉”“镜面立方体”等仪器搬运到园内,专业的工作人员前来指导,让幼儿在园内直接操作、亲身体验,感受磁铁相吸、平面镜成像等科学的奥秘。除此之外,教师结合不同的主题为幼儿设计有趣的科学小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自然现象,例如,光与影、水与电、声音的传播等。

在“亲自然”园本课程中,通过教师、幼儿、家长共同设计、共同参与、共同实施与评价,在幼儿心理播撒下亲近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种子,为每一名幼儿的自然成长创造学习的经验。幼儿在与自然游戏的过程中状态投入,做探究的主人,在完成各种尝试和体验自然成长。

猜你喜欢
蚕宝宝园本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