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2-03-17 14:28福建省长汀县南山中学黎祥利
天津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生新课改法治

■福建省长汀县南山中学 黎祥利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受到了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在初中阶段各门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而且该课程对培养初中生的优秀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起到积极的教育意义。然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面临着各种问题与困境,整体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教师往往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策略与方式,致使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与兴趣,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无法得到创新性发展,初中生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展开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创新化、合理化的教学建议及对策,以供借鉴与参考。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如今,中国已经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影响力与地位日益提升。在这种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与认知能力正在逐渐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推动了依法治国政策的实施进度。青少年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中国想要可持续健康发展,获得不断的进步,就必须塑造出更多全方位的优秀青少年人才。由此可见,在初中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高瞻远瞩的教育指导意义与必要性。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中学生自我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开展优质的教育。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创设便恰到好处发挥出应有教育引导作用以及培养学生优秀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的教学作用。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社会,必然会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充满着无限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并且也极为容易被各种不良风气与不良信息所感染与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通过优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培养,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拥有分辨善恶、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在优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优秀青少年。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改进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各项工作获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具体来讲,当前道德与法治教材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上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材知识极为“生活化”,学生无法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许多教学情境和片段已经更加接近初中生日常生活,可谓“取之生活,用之生活”,为让初中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同身受”,而营造出各种各样虚拟化解决事情的各种情景。这加大了对教师以及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要求。比如,许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将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他们会思考假如在考试中,我应该去怎样写,怎样答。但是,在日常现实生活中经历这些事情时并没有思考“我会选择怎样做”。毫无疑问,这两种观念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客观差异。如何让初中生自身能将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进行完美结合,成为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前的一大教学难题。其次,教材知识内容变得“厚重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接不暇。当前虽然素质教育开始逐渐取代应试教育理念,但初中生必然会面临中考的综合考验,因此,仍然不可避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旧倾向于让学生“背与记”。然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主体特点与教学特色无疑更加关注生命教育主题,并且加入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力争让初中生能充分体验和感受到中华文化所展现的悠久历史与深刻内涵,并且对民族文化进行完美传承。与此同时,针对法治教育内容方面教材也与时俱进地增加了许多全新内容,旨在提升新时代初中生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这无疑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变得更加“厚重化”,课程内容着力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绝非是培养只会做题,死记硬背各种理论知识的初中生。增加的内容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考查变得更加多样化与细致化,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因此,初中生往往会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顾此失彼、应接不暇,面临诸多困境和考验。

(二)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

新课改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虽然能结合新课改要求注重以生为本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但客观而言,相当一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仍旧秉承传统教育思想,甚至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未能形成应有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过程中,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与错误态度开展各项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且效果不佳。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讲述知识过程中习惯于“照本宣科”,将应试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强行“灌输”给初中生,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应用水平。大多数初中生自身在固化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下难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未能梳理好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科学“链条”。导致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各项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三)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兴趣度偏低

实事求是地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某种程度上必然是以理论知识讲述和传递为主,偏向于“说教性”和“说理性”。因此初中生很难积极地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与此同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旦初中生与道德与法治教师之间产生观念分歧,还会致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极不顺畅,缺乏交互性。教师无法获得初中生内心深处对该学科知识学习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导致初中生逐渐对这门课程产生一定的消极倦怠心理,让课程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最佳效果。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与有效路径

(一)教师应转变理念加强初中生对课程的理解与认知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想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与效率,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与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应结合教材内容,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与认知,从多方面来实行“双减”政策,更好地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压力。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与时俱进地精心打造出一个高效化道德与法治授课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初中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结合现阶段初中生自身学习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不同需求创设出一个生动化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让学生能融入生活化的场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与实用意义。针对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9 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维护国家安全”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而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初中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本章节教学主体思想与教学目的之后,制定与课程相关的一个讨论话题。例如,中国始终秉承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应怎样做、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等等。进而让初中生能在积极的讨论与意见表达过程中增强爱国意识,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全面提高自身爱国主义思想意识与家国情怀。众所周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每一课都基本由各种丰富多彩且生活化的知识点所构成。倘若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以点带面”,进行全面化、综合化、系统化的学习,必然无法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优质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链条”,也无法对自身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让初中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且通过话题性较强的讨论引导初中生增强自身学科综合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整体成效。

(二)教师应依托新课改培养初中生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改不断深入教育大背景下,教师想要全面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与方式,就应依托新课改理念积极培养初中生合作学习意识,让初中生能针对各类知识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思维模式与学习态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9课《珍视生命》的课程讲解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结合班级学生不同性格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合理化、科学化地划分出几个学习小组。针对“青少年应如何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由评选出的组长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搜寻、意见汇总以及整理上报。最终将本组共同研究出的意见与观点形成文字报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综合的评定与分析,选出观点最为明确,论述最为到位的分析报告与全班学生进行分享。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初中生进行相应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让初中生能在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模式影响下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学习意识。

(三)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创新发展,各类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和推广于中小学教学领域,并且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想要有效解决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一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信息化教学技术打造一个生动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举例而言,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中“生活需要法律”一章节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地采用多媒体设备,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一段普法微课小视频。微课小视频中,当前一些青少年的犯罪现象立体化、直观化地展示在初中生面前,并且在公安机关与法律部门专家的解读下让初中生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也为每个初中生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法结合微课小视频内容为学生提出几个具有一定深度的课堂教学问题。例如,“视频中,这些青少年都违反了我国的哪些法律法规?青少年犯罪将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与法律约束?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少年,谈一谈你对‘生活需要法律’的看法?”显而易见,在多媒体教学法与提问教学法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影响下,初中生必然会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微课小视频的观看在头脑中形成与“法律”相关的思想意识,并且急切想要寻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在接下来的正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会更顺利,教学效果更佳。

(四)教师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当前新课改理念已经全面深入初中教育各门课程。因此,初中教师必然肩负着立德树人,采用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优质教学环境与氛围的重要责任。当前阶段,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网络上的丰富教学资源来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与道德素养。举例说明,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中“公平正义的守护”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初中生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以及时代精神的感召与引领,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为初中生播放一些具有正义精神以及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平正义的英雄榜样模范事迹的视频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播放电视连续剧《任长霞》的精彩视频剪辑,进而让新时代的初中生能通过自己的感受与领悟,对任长霞这一榜样模范人物身上的各种闪光之处进行深刻理解,并且引发情感上共鸣。让初中生能从视频教学内容以及课堂学习中深受触动,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严以律己、宽厚待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成为一名守护正义与公平的优秀公民。

(五)应创设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

除了上述几大创新策略与有效路径之外,新课改视域下想要有效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在日常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每一名初中生都希望能够获得教师客观、积极、公平的评价与鼓励。而教师也需要通过优质的教学评价充分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与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采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化方式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进而满足新课改相关要求,利用优质的教学评价让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自身优点与不足,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化教学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在该学科的具体学习现状,进而转变思想、创新教法,努力为初中生创设优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和氛围,激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热情与兴趣,全面提升学生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初中生新课改法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