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教育有效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2-03-17 14:28李云根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历史教育

李云根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劳动是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的价值目标。富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位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没有富强作基础,其他什么都谈不上。问题是,怎样追求富强?毋庸置疑,应该是通过勤劳自强、诚实合法、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等方式去追求,去实践劳动精神,这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高中时期,虽然学生身心发展更加成熟,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对事物的看法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但是,由于家庭、学校的现实状况以及高考的压力,大多数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并不清晰。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仅仅依靠劳动实践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而应该多管齐下,使劳动实践与日常的课程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课程劳育,采取灵活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深入进行劳动教育。

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及其内涵

2018年9月,为了规划新时代教育发展蓝图,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劳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圭臬。“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可以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劳动教育为6个学分的必修课程;[3]同时,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之“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补充了“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等表述。[4]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不仅突出了劳动教育,提高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而且把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劳动教育的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

要搞清楚劳动教育的内涵,就有必要搞清楚劳育与德、智、体、美育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劳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能够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功能。然而,德智体美劳五育各自有自己的独立性,针对性很明显。德智体美劳五育都有各自追求的目标:德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追求“善”;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以及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就是追求“真”;体育就是在教师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体育实践,提高学生的体质以及意志力的教育,就是追求“健”;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美的品格的教育,就是追求“美”;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培养学生通过劳动而追求富强生活的理想,就是追求“富”。

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样,是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需人才的要求。劳动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不仅对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光荣、劳动人民伟大等等观念的教育,更要在课外、校外安排劳动实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得到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劳动的艰辛,学会尊重劳动,体恤普通劳动群众。中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尚不成熟,应该在劳动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多方面、多渠道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其中,课程劳育就是整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劳动教育有效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策略

(一) 在唯物史观视域下进行劳动教育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唯物史观,开展劳动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内容”的“必修课程”中“教学提示”第一条规定:“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5]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课程内容,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课程内容,必须为学生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这条基本线索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主要阶段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几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其中,劳动者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把这条基本线索以及不断发展的历史阶段讲清楚、讲透,那么学生对唯物史观的把握就变得简单了,对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等等观点的理解就变得容易了。

其次,围绕具体知识点,不失时机地开展劳动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贯穿中学历史课程的方方面面,但是,并不是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劳动教育,都适合进行劳动教育。课堂劳动教育不能追求数量的多少,而应该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且能够与前后知识点相关联的,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又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的具体知识点。例如,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就得讲讲人类的起源,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讲在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这样就可以联系初中教材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有关知识,给学生介绍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著名论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些都离不开劳动。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进行了劳动教育;再如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6]。其中,认识区域开发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现象。这是一个可以充分拓展的知识点,也是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劳动教育的好时机。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南移至少有三个重要阶段:西晋末年至南北朝、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南宋时期,最终南方经济彻底超过北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主阶级虽然占有大量土地,但是他们是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真正进行生产劳动的是广大的自耕农、佃农、奴隶、地主贵族庄园里的依附人口等等劳动人民。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技术等等,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进步,归根到底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7]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得以生长的历史根脉。勤劳、勇敢、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历朝历代广大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留给我们许许多多关于歌颂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思想。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劳动的崇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启发人们懂得劳动的艰辛,告诫人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谚语、典故鼓励劳动者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等等。这样的传说、诗句、典故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劳动,大力讴歌劳动精神。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有大量的篇幅叙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学、科技、艺术等,罗列了其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以及流芳万世的文化成果。选择性必修3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二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详细地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以及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第十四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第十五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介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产与文化遗产等等,里面有大量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教师可以广泛搜集相关史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通过生动详细的讲述,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理解、崇拜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懂得劳动创造文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取得的,劳动造就辉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艺术宝库,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齐民要术》《千金方》《梦溪笔谈》《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世界闻名的科技著作是著者艰辛研究、辛勤劳动的结果;美轮美奂、价值极高的无数艺术作品,是创作者深入生活、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劳动果实。

历史教科书中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代表成果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取之不竭的素材。教师应该主动搜集有关针对性史料,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历史细节的讲述,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劳动人民艰苦劳动、持续劳动、智慧劳动创造的文化精华,使劳动创造文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自觉弘扬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

(三)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进行劳动教育

结合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内容,教师可以重点向学生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取得的以下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完成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全球普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增长。2021年,中国GDP增速达到8.1%,经济总量接近18万亿美元,已经接近美国经济总量的80%,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8],离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这些成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勤奋劳动取得的。实践证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劳动人民一定会继续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又增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实事求是、创业创新、造福人民的华西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等等。它们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特征是改革创新。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着伟大事业的发展。这些精神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劳动精神的生动写照。当年立下生死状的小岗村18位农民;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航天英雄杨利伟;杂交水稻之父、国家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领军人物、国家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刚刚结束的女足亚洲杯,女足姑娘们勇夺金牌。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了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等等。他们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与实践者,是新时期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劳动者,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只有勤奋劳动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大力弘扬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焕发起全体人民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再次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在中学学科专业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合格人才的需要。为了统一思想与行动,规范劳动教育的形式,在以往对学生劳动教育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劳动教育的途径,规定:在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劳模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创新精神等等的教育。这就明确了课程劳育的方式与地位,历史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推动劳动教育。利用唯物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爱劳动、肯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价值观,从而与其他学科一起,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第二,完善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入新时代,为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合格人才的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目前,高中生劳动教育以劳技课(主要是理论教学)和课外、校内外劳动实践为主,不仅课时少,而且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没有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效果,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课程劳育就必不可少,必须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数学、历史等其他科目,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相对于语文、数学、地理等其他学科而言,不管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历史学科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点都算是多的,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融入劳动教育,与课程德育、美育等结合起来,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劳动历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