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威 周思乐
(1.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朱拉隆功大学研究生院,泰国 曼谷10330)
历史名人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一环,乡村也是重要的历史名人文化发掘地,但由于过去交通不便、政策力度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导致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不足,或处于未开发状态。“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1]63-64借助乡村振兴这阵“东风”推动乡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联动效应,同时也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过去,政府和学界多重视城市或城郊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对一些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力度不够。乡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大力挖掘、开发的同时也要发挥域内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一直为学界热议,学者多关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着眼点是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发展,却缺少通过第三者的视角对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思考。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乡村振兴为“第三”视角,探究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多维路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实现文旅融合发展,观照社会需求。文化所涉及的面较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也是一个宏大课题,以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为例,着力对历史名人文化的发掘与思考,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进行探究。
乡村振兴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没有富足的生活,人们疲于温饱问题,何谈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经济富裕了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唯有利用乡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才能让乡村历史名人文化活起来。毫无疑问,对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有条件的乡村,探究乡村旅游发展是可行的。
乡村文化旅游将推动乡村振兴,不论是村落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经济收入、乡风文明、治理体系等都将大有裨益。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建设作用的现实依据思考如下:
1.历史名人文化旅游是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还有文化、治理、环境等多方面的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也是人,以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为圆点进行历史名人文化品牌打造,发掘历史名人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开发要得到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往往处于沉寂中,要想让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一极,只有当地民众认同了地域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才能形成区域文化氛围和开发环境,才能够形成完善的对外宣传体系。如四川省广元市关于武则天文化的旅游开发,当地人对武则天文化旅游开发的支持,直接影响了武则天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当地民众从过去的只言片语,到现在对武则天文化的家喻户晓,正是当地对于武则天历史文化的发掘、宣传和旅游开发的地域成效。对地域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域内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才能真正实现历史名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
2.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是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在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部分地区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存在不够合理,竞争力不强,整体效能低等问题。一些地方对历史名人不加辨别地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对一些历史上不被认可的历史“名人”进行品牌包装,打造地域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甚至将一些有污点的历史“名人”文化进行文化旅游开发。虽然这样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也会受到一些人的追捧,被炒作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终将淡出人们的视野。通过这些反面案例,可以看出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文旅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优秀历史名人文化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树立正确标杆,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促进社会整体文化建设,辐射带动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要同社会关联起来,通过开发地方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发展,进而带动乡村振兴。
3.文化旅游发展是拓宽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历史名人文化又是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亮点。在有条件的乡村发掘文化资源,整合村落整体资源开发村落旅游,拓宽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乡村旅游发展应从乡村地缘、血缘和文化脉络出发,根据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与区位环境、产业体系等方面走出不一样的乡村经济发展道路。[2]乡村文化旅游不是“抄作业”式的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是系统的旅游开发体系,需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很多村落进行文化旅游发展时,大多采用村民资金、土地、房屋等作为资产进行入股,并由村委会或外包公司管理,聘用村民作为村落旅游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的开发模式,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保证了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利润分红则根据村民股份占比。如贵州省贵阳市青岩镇龙井布依寨,围绕“一个龙井村,百个布依坊”挖掘村落历史、民族文化,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龙井寨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打造周末亲子游、体验游等方式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和阻碍,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经营初见成效,农民也有了分红收入。又如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经过了从开发到停滞又重启开发到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较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案例。虽然肇兴旅游开发的过程有些曲折,但村落面貌早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收入也有很大的改观。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改变了,村落治理有序了,人们才能更好地留在村里建设村庄。纵观全国,就目前而言许多村落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在有条件的村落开发乡村旅游利于拓宽村民收入渠道。如果不能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造社会生产体系,一切都将是空谈,而文化旅游则可成为一个可探寻的发展道路。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没有文化支撑的乡村旅游发展往往容易夭折,如何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多维度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需要不断探究。
文旅发展已不是新话题,但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掘历史名人文化在文旅发展中的价值却值得思考。当下,在文化旅游开发体系中,历史名人文化的发掘力度不够,整合域内旅游资源效果欠佳,这也就使得文化旅游发展效果大打折扣,而这一问题不限于乡村。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被忽视。乡村旅游发展,多关注乡村建筑、传统民族文化、农业生产生活等,对于地域性历史名人文化的保护开发不够。针对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或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环境好的乡村可尝试进行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纵使一些乡村不具备历史名人文化等相关资源条件,也应寻求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文旅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发掘、开发、保护的关键。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名人及其文化价值,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的正确方向。一些地区在历史名人文化开发中,对历史名人文化的认知不够深入,对于游客需求导向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对整体的文化旅游发展预测不够明晰,最终使得历史名人文化的亮点发掘不够,文旅发展中打造的文化亮点不能够吸引游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3]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再满足于自然环境和建筑景观,对于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更趋向于文化旅游。旅游开发也不能从商业的角度进行单向性思考,游客社会文化科学的需求,也要求旅游发展做出调整。
2.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关系断层。从文化旅游的整体格局来看,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对域内的旅游开发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但满足游客需求的新型复合人才一直是一个缺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中介是文化旅游人才,这类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资源和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文化和旅游更好的发展。[4]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需求缺口问题亟待解决。虽然相关部门也不断向外派出学习团队,到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标杆景区、或相关地域进行学习借鉴,也带回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路进行自身的旅游发展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升了域内旅游的竞争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滞后性等问题。在对外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地区的历史名人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旅游关系、游客与景区关系、周边城镇与景区关系、景区与自然环境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够科学、合理。存在景区内发展建设如火如荼,景区外建设则滞后的现象。最终形成一个地域两种发展境遇的情况,这对于景区的建设和地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过去对景区周边村镇关注不够的问题愈加凸显,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应该吸取过去的教训,关注旅游发展对周边区域发展建设的作用和价值,深入发掘乡村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实现区域性、联动性发展,而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而发展。
3.历史名人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设偏离轨道。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是文旅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发掘历史名人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中,对于特定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路径探索是一项耗时、耗力且周期长的工程。不可否认,很多地方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精力,寻找专家团队承担旅游开发的研发任务,通过层层评估和把关,最终启动项目,才能对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系统的掌握和认知。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由于后续的管理没有做好或者是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导致原有景区管理、经营体系、开发理念等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有的旅游开发项目就此走向没落,最终沦为废弃景区,造成社会资源损耗。对于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认知不足和整体发展的掌握不够,是造成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项目与实际效果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试错成本高,政府在发展当地文化旅游时更要预见可能发生的风险,结合自身实际,量身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而不是随大流的跟风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主线,做好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开发与文旅发展有效衔接,让历史名人文化可知可感,塑造历史名人当代品牌,发掘历史名人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同时,也要将文旅发展与时政相联系,探寻历史名人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相联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寻求突破。
1.根据历史名人的历史性、地域性、时代性打造和推广文化品牌,发展周边产品、产业,实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发展要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同时也要注重文化衍生品和文创产品的设计。[5]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名人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掘,还需要发掘周边产业,通过名人文化衍生产品推动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将周边产品推展到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发挥乡村文化的优势,利用游客对原生态、乡土性物品的需求,制作地方美食、工艺品等进行售卖,利用乡村旅游平台,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如三国文化周边产品的设计、开发、推广,在成都随处可见一些与三国人物相关的食品、手办或其他工艺产品,人们到景点旅游就能购买具有纪念价值的小工艺产品。要将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历史名人纪念馆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文化品牌效应。[6]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也要具有宏观视角,不仅要从经济角度探寻文旅发展的路径,也要注重历史名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作用,不能仅局限于特定的历史名人,而应有宏观视角。如武则天文化,应将武则天传承与展示放到中华甚至全球女性文化视角的背景下去看待,这样也能提升文化品牌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传承价值。[7]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一隅,而是全局性的规划和开发,不能局限于历史文化更要观照当下的社会。如成都的诸葛亮、杜甫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旅游开发,与周边的大禹、李冰等历史名人文化形成区域效应。域内旅游效应,在各类旅游开发中皆有体现,又如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影响到周边村寨的文化旅游发展,人们到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总会到周边的控拜、麻料等村寨观光旅游,因为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影响了域内的民族文化旅游和村落发展建设。同样,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也要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形成区域效应。
2.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也要有时代关怀,名人文化开发应与政策衔接,实现社会联动发展,推动社会整体建设。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与乡村振兴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旅游发展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文旅与乡村建设的长效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挖掘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如何推动乡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发展,值得思考。很多乡村有很好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但受制于交通不便、经济滞后、地域偏僻等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和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文化以时代内涵,丰富优秀文化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1]62在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的同时,加大对地域优秀文化的发掘,从而将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发掘、传承、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1.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育新型职业人才,组建专业人才队伍。要想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人才队伍。首先,发挥政策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村民为主体对象为乡村旅游发展培养新型人才队伍,提升旅游开发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人才技能的提升,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文化旅游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次,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到文化旅游开发中去。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应进行紧密合作,开展人才队伍培养,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培训班、外出学习等途径培养文旅发展所需人才。借用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研究平台,对历史名人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历史名人文化可开发资源,打造地域性历史名人文化品牌。再次,吸引企业入驻或领衔开发,文旅发展需要不断创收才能有基础推动景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历史名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总而言之,人才是把握正确开发路径,最终推动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2.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许多游客并不会多次到同一景点旅游,因为人都有猎奇心理,也会审美疲劳,时间也不允许。所以,如何让游客在一次旅游中获得完美的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细化到具体层面则表现在乡村的配套设施,景区的基础,和与之配套的食宿、医疗、公共交通等设施建设。这需要在景点开发前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基础设施完善的过程中,还要将特定历史名人文化融入地方的发展建设中去,将历史名人在文学、哲学或者政治学等某一领域的成就融入景点的规划建设中去。注重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具有的价值,通过对其历史事迹、故居等的开发,深入挖掘历史名人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内核,并将其进行亮点打造。同时,也要关注历史名人文化对时代的作用,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价值,将历史名人文化现代化、实用化。当然,在保护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时,要抓住历史名人文化内涵和时代气节,要对历史名人文化去粗取精,科学、合理的与时代主流相结合,将其文化传承发展,发扬光大。
3.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进一步支持,加强对外宣传,借助临近成熟的旅游运营平台和游客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引入旅游开发商,投入资金将餐饮、民宿等设置配套齐全,利用先进的旅游运营管理经验,通过网络营销,旅行社捆绑营销等方式,将乡村的旅游发展壮大起来。乡村振兴是新一轮的乡村革命,要实现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振兴,而不是拘泥于某一方面的振兴。[8]在发展的同时,避免乡土文化过度商业化,保持自身独特性。整合村落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着力打造自身的文化旅游发展品牌。完善村落发展路径,调动村民积极性和参与度,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上下一体推动村落旅游发展建设。借助村落旅游发展路径,尽量解决村民就业、发展、致富等问题。
历史名人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历史名人文化进行有效开发,推动文旅发展,对乡村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是旅游之魂,乡村旅游难以大范围实施,但在一些具有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村寨开展,可推动乡村建设,树立乡村文化旅游标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促进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如何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就必须打破旅游路径单一化的思路,将区域内文化进行整合实现文化旅游发展,进而“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1]4,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很多地方的文化旅游发展,往往事与愿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得到的回报却相当少,或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最终成为“政绩”工程。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将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文旅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再则,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与乡土生活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域旅游发展,形成联动式文化旅游发展网络,将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社会产业体系建设。
通过乡村文旅发展建设,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以及传统文化认同,打造环境宜居和文化宜居村落。首先,通过挖掘乡村自然资源,推动乡村自然景观和历史名人文化景观的保护。其次,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做到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两手齐抓。乡土旅游环境和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9]生态宜居乡村不仅是生活环境的建设,还有乡村文化环境的“生态宜居”,通过推动乡村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提高人们对乡村历史名人文化的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点,乡土文化的保护也需要重视,很多乡村有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古迹或是存放在村民家中的历史物件等,因为没有树立良好的文化意识而造成破坏,这些都是需要重视的,多方面整合才能实现乡土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历史景观的文化核心是历史名人,离开历史名人文化支撑的历史景观,并不能在人们心中形成文化符号,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也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旅游发展,需整合乡村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乡风文明将得到很大的改变。通过挖掘农耕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将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结合时代主流传承发展,将不一样的乡村文化呈现出来,并融入乡土文化旅游中去。通过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在乡村社会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形成文化赓续的思想观念。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产业也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社会责任。[10]一方面是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让作为中华文明基本载体的乡村,彰显自身文化魅力。另一方面,通过乡土旅游发展,让村落大环境的变化对乡风文明产生影响,最终实现乡村优秀文化与时代主流文化相融合,推动村落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文旅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还有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更多关注的是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乡村文化、乡风文明等建设的后劲尚不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通过整合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深入发掘当地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农耕文化资源等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乡村资源形成体系化管理。在乡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发展中,营造文化乡村的概念,在潜意识中规范村民的思想意识,进而推动乡村治理。同时,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将人们的视野打开,将村寨内部矛盾化解在外部的发展中,形成来自他者的规范,最终形成治理有效的体系,也是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乡村文化旅游,除了民族文化、农业文化,还有历史名人文化可开发可利用,乡村历史名人文化旅游必须结合自身特色,结合历史名人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的根本任务,要让农民经济创收,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要想留住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就必须要让人们在家就能有收入,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拓展农民的收入渠道。若经济问题不能解决,一切设想和发展计划都将成空谈。“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推动当代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动力。”[11]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发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将地方历史名人文化等进行发掘、包装、推广,形成地域性的文化品牌,或将乡村旅游与区域内的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带动村民的发展积极性,实现多渠道创收。引导村民合理参与和投资,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民以土地、房屋、资金等入股分红。乡村文化旅游也有利于村寨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周边产业体系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不仅要整合村落的自然资源,还要整合人文资源,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乡村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文化资源。将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而促进文化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发掘中,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发掘就大有可为,一方面在过去乡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较少关注或较少开发,因为地域、交通、经济等问题都没有很好的发掘,另一方面借乡村振兴的东风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整体建设,实现双赢。乡村文化旅游虽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乡村文化旅游也面临很多问题,不乏失败的例子,对于历史名人文化的旅游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