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专题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022-03-17 14:23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王耀东
天津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知识点思维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 王耀东

随着新课程的改编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应用“微专题”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微专题这种有目的、有方向的研究学习知识方法,能改变高三地理学习现状,因此我们把“微专题”教学方法运用到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研究中,以期改善我国地理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地理微专题教学作为一个教育研究项目,主要从知识整合、压缩、分类几个方面进行,不管是基础知识、问题设计还是实践拓展等研究,都要有学生作为参考,毕竟学生的学习结果才是检验“微专题”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虽然微专题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刚刚起步,但是它的研究方向对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更快地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微专题教学模式在地理知识综合思维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地理综合思维与微专题教学概述

地理综合思维即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具备地理综合思维,就是指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阐明地理特征、探究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等思维活动中,能够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各部分联结成整体,从而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总结、凝练,并且运用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达出来。这一基本内涵决定了地理综合思维并非片面、单一、静态的碎片化知识容器,应是多维度的多样化的高阶思维过程。综合是地理学的立足点,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学将地表各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从要素综合、区域综合、时空综合等方面提升综合思维品质。微专题,即根据教学实际,结合生情,选取个别高频考点组织实施的小型的、完整的微型复习专题。它主要以主干知识的一个中心词作为节点,摒弃“宽而浅”的知识堆砌,追求“深且窄”解构体系透彻剖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微专题自带小而精、快而整的特质,小即内容专,容量小;精即设计巧,分析透;快即环节少,效率高;整即拓体系,重联系。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通常教师为了方便课程进度,只会根据课本流程展开教学,反而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关联,因此课程内容非常宽泛、肤浅,并没有让学生更好地将地理知识进行连接。而在微专题教学使用后,教师能利用微专题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连接,以确保学生能更好地学会地理知识。

二、微专题教学应用研究

(一)微专题教学应用作用

微专题教学研究在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崛起,比起西方国家晚了很多年,但是并不影响我国教育改革的速度。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教学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何况微专题教学主要在于“微”的研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微专题是在某个知识点或者思维方式上进一步细究,以该知识点的基础为目标,建立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充分挖掘与探索,深度解析知识内涵,让知识的衍生过程循序渐进,与相关的问题相互渗透,以便学生顺利厘清解题思路,在微专题学习中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技能,强化综合思维能力的构建。

(二)微专题的教学方法

对高三学生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题海战术虽然能积累经验,但是会让他们感到乏味,无聊,而且大量的知识在大脑里堆积,会让他们思维混乱,关键时刻容易举棋不定,对知识概念模糊。而微专题教学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得更为灵活、适用,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实微专题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课本内容走向影响,它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微专题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规划,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细分,一直到学生的接受范围内,且微专题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比较自由、多样化。如在高三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面对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知识情景再现,让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构成一个知识框架,串联起来,创新类似问题,反复练习,让学生吃透该知识点,并且能举一反三,熟练地运用微专题提高地理知识综合思维能力。

三、通过微专题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战略措施

(一)微专题教学措施

微专题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战略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微专题教学在课堂上的效果展现,因为普通的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地理教师通常依据课本章节内容来教学,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就少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现在把微专题教学方法融入现代教学技巧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旧知识对新知识融会贯通,建立专业的思维体系,把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转换为主动学习习惯,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再者是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微专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发散性、严密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地理知识往往需要空间思维解题,高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构建知识体系思维框架的工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引导,扩大命题范围,把重点、要点提炼出来作为思维框架主杆,而其他知识点为枝干,让知识从繁到简,从新到旧地有序应用。

(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高中地理教学中强调,学生应具备依据地理概念探究地理区域特征、现象规律、现象成因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浅层的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成因和形成规律,对地理科学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总结。这样的教学要求就决定了高中地理教学必须是多维的、多角度的,决定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浅”层的知识点堆砌,转而追求有“深”度的解剖和拓展。到了高三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知识点的初次学习,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串联应用的方面,教师可应用微专题的形式为学生做知识点的深入辨析,将分布在不同教材单元中的知识组合起来,深挖地理现象背后的根由。在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微专题教学在知识总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把凌乱的知识点依据微专题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串联,使之形成完整的有结构的知识体系。所以说,微专题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帮助学生创建科学、速效的知识框架,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比如,在高三地理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每一次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把出错率最高的题型单独拿出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出错的原因。如经纬度的辨别,粗心大意很容易出错,所以教师可以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特点为主题,帮助学生展开对经纬度的基础学习,在对经纬度的系统学习基础上,设计新题型,参考易错点有针对性地反复测试,让学生明白自身学习方法的不足,从而进行有效的整改,提高学习效率,把微专题教学模式最大价值化,优化高三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以高考真题为落点的地理微专题

高三地理学科复习不可能摆脱高考大纲和真题进行,以高考真题为落点设置地理教学微专题是一种质量和效率双高的方式,而且随着高考试题改革的推进,真题中出现越来越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内容,非常适合开展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风沙”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高考地理试卷中的高频考点,经常从各种角度、各种地区地理现象中出题。以某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要求学生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说明冬春季起沙的原因。这是一道“不按常理出牌”的高考真题,与高中地理教辅材料、教师总结的“风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用更显著”一般性规律不同,也与学生惯性思维中“风沙”通常与沙漠景观伴生的认识不同,考察的是风沙地貌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地理现象。这种试题的出现说明高考地理已经出现用特殊地区、特殊现象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剖析能力的现象,教师需要做好相关微专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微专题设计中,教师可先集中一些常规考察风沙地貌和沙漠景观的真题,然后以“不按常理出牌”的真题做引子,引导学生深挖风沙现象出现的原因。第一,沙源是风沙出现的物质条件,以错那湖真题为例,错那湖的入湖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在入口、湖畔,形成了沙源,冬季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沙裸露、植被休眠,沙的暴露为风沙现象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风是风沙出现的动力条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季风区域,冬春季节容易起大风,再加上湖畔下垫面少有植被,摩擦力小更容易形成风沙现象。教师在微专题的复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解析真题考查的重点地理现象,不将风沙简单与风、沙漠景观相联系,而是从物质条件、动力条件的角度进行剖析,从错那湖向外拓展到所有可能提供沙源的荒漠、河口、河滩、湖畔。这样一来,风沙这个地理现象就不再是单纯与沙漠景观相联系,学生对它的研究深入也能到接近本源的位置,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从容应对各种奇奇怪怪的高考试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与“沙”有关的地理现象除了风沙外还有河流泥沙,也是高考地理试卷中的高频考点,毕竟这种地理现象在我国境内大量分布。以某年高考全国1卷真题为例,试题中提到了某河流入海口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在增大,要求学生说明这种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与风沙现象相似,真题中所提出的这种地理现象同样存在物质条件基础和动力条件,只不过主要动力条件变成水力。河水将大量的泥沙从上游、中游带到河流下游和入海口,海水搬运入海口的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加大了海岸线的后退距离。贝壳堤的出现说明了此处原为河流入海口,多条贝壳堤的出现说明入海口曾经历过多次变动,贝壳堤与海岸线之间距离增大说明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大。教师在微专题中应重点将地理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剖析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认识到一个地理现象的形成背后通常是多个外力相关联、不断演变的最终结果,培养学生理顺地理现象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时空观念。小切口、深剖析、广联系是微专题的特征,也是高中地理复习的需求,这是高中地理应用微专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高中地理教师应正视微专题的价值,充分利用微专题的优势,提高学生地理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四、运用微专题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实践效果

(一)微专题教学实践要求与内容

近几年,微专题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越来越普遍,通过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把知识划分不同区域,像基础知识区域,易考点区域,专业性区域,开放性区域等多种模块,可以方便学生选择符合自己的区域。地理学科虽然在高考成绩中分值不大,但是对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态度。首先要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兴趣,才能让教学活动有效展开,比如,在周末,可以组织高三学生外出活动,也就是变相的实地考察,其一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其二是由地理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游玩的时候教师可以巧妙地指出地理知识话题,引导学生去讨论,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比起传统教学的严谨,微专题教学更自由,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能力。

(二)微专题教学应用效果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情景再现与问题设置是微专题教学应用最为广泛的策略。正常情况下,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熟练地应用情景再现进行微专题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习知识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把新知识和问题串联起来,把被动学习过程转化为互动学习过程。课堂上,可以由教师依据新知识设计问题,学生来解答,或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这样让课堂“动”起来,帮助学生吸收新知识,毕竟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表达中思维活跃度也是不同的,而轻松自在的交流更有助于学生思考。把微专题教学应用到现代教学过程中,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从教学环境,教师质量,学生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改善我国教育教学质量。

五、结语

从调查研究结果来看,微专题教学对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不管是对教学方法的改善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修正效果都是可见的,教师通过微专题教学模式结合学情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把地理知识系统地、科学地汇总,创新新课题,以学生学习情况为主要研究方向,从每一次测试中分析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适当地做出教学调整,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专题设计题型的看法以及对微专题教学模式的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我国地理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知识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