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媛 ■天津师范大学 刘昭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看似“单兵作战”,实则“同频共振”,两者有机结合,协同育人。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衔接角色——思政教师。思政教师是思政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样可以在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挥好“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学“把关人”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领域下,消息通过某些特定渠道进行传播,而消息在进入大众渠道前会经过“把关人”的筛选和过滤。因此,消息的筛选和过滤标准是符合“把关人”的价值或群体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传播载体。课堂教学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递,任课教师作为首要的“传播者”,承担着重要的思政育人使命。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蕴含在教师的“传播”过程中。从这种意义上,课程思政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传播活动。根据“把关人”理论,传播的过程会经过“把关人”群体的过滤和筛选。适宜“把关人”身份的群体是思政教师。
在专业性上,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领域优势。思政教师群体大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的研究背景,自身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度和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教师相比,思政教师在社会热点解读、政策方向把控、政治理论应用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专业支撑。
在现实性上,思政教师能够协助解决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部分专业课教师语言功底有限,对课程思政的解读方式不恰当,甚至存在方向性错误和不符合历史规律的情况;部分教师存在思政素材选取不正确、不恰当的情况;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生拉硬拽,嵌入生硬刻板,在课程结尾强行升华或者升华过高,影响学生的理解。思政教师能够从方向、案例、价值三个维度进行观测、评价和改进,提高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质量,在提供专业能力培训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
在可行性上,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易于展开合作。思政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擅长把控学生动向,感知学生情绪和掌握学生兴趣。从角色、地位上与专业教师更为接近,合作门槛低,交流渠道多,易于开展联合教研。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两者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是具备可行性的。
因此,思政教师能够发挥好“把关人”角色,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政教师可以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方向“把关人”,起到思政引领作用。教师并非是“传声筒”,而是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会无意识地掺杂自身的观点理解,揉进自身的价值观,课程思政方向在选取时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然而,思政引领方向是关乎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因此,课程的思政引领方向可通过思政教师这一“把关人”进行把关,把关内容延伸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判断内容输出是否违背党和国家政策,分析所展露的价值观是否与主流价值观相符,点评育人导向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和舆论导向。
思政教师可以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素材“把关人”,起到把关素材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好的案例往往能在课堂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然而,由于术业有专攻,部分教师会出现思政素材选取不正确、不恰当的情况。思政教师则更擅长掌握思政领域内最新趋势,选取行业内最新动态,遴选适合当下的最佳案例。
以有机化学课中《二氧化碳的制成及效果》为例,思政元素引领可延伸到环保及全球气候变化话题。全球气候大会这个例子看似可用且视野宏大,但实际上距离新生代学生较远。与其大而无当,不如以小见大。再看这个案例,中国探索“蚂蚁森林”植树,使毛乌素沙漠成为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蚂蚁森林”小游戏普及性较高,参与门槛不高,学生会有较强的参与感。在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展现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这会使学生更有国家荣誉感。以此为例,选取案例需慎之又慎,并非内容沾边即可。
思政教师可以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把关人”,起到主题升华作用。若将课堂比作一锅汤,课程思政是一锅汤的盐,决定着一门课程的“鲜度”和“咸度”。因此,“盐”的用量、投放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把握因素。思政融合点位把握不好,或者升华过高,会使育人效果受限甚至起反作用。
思政融合点位的把握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积累,更需要来自思政领域的强力把控,把关融合方式是否自然,价值上升是否适当,解读方式是否合适,学生是否愿意接受。在反复斟酌研讨中把握思政融合点位,使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最大化。
根据“把关人”理论,“把关人”通过建立审查机制、渠道机制、编辑机制等路径实现把关。同样的,思政教师可以探索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开发课程思政素材平台,丰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这三种路径,实现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把关”。
根据“把关人”理论,“把关人”通过建立审查机制,在新闻信息发布前进行过滤和筛选。思政教师同样可以在课程前期进行把关和评价,从而严格把控课程思政教育的供给质量,使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最大化。
通过参与制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从政治方向、教学素材、教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观测和评价。在方向把关上,注重政治引领正确,内容符合历史规律、价值观正面积极。在案例把关上,观测案例选取是否恰当、解读是否正确。在价值把关上,价值上升应适当,思政融合点自然巧妙,学生能够接受。同时,通过搭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合作渠道,从联合教研、课题、公开课等多渠道促进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在学校的支持下,思政教师可以不断开拓渠道,有条件地推动搭建思政教育平台。思政教师充分挖掘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符号,形成对思政素材的归纳、总结和解读。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提供具备时效性的优质素材支持。
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在构建专业知识图谱的前提下,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进行“二次开发”。专业教师针对学情和知识点特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或聚焦。配合思政教师的专业解读,“二次开发”的过程同样也是“精雕细琢”有机开发的过程,更有利于专业教师找到课程思政融合点。这不仅是扩大了课程思政的素材供给量,而且提高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在内容层面,思政教师可以协助专业教师设计教学目标,保持教学目标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价值层面进行把关,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的协同。同时,实践是专业课程的重要学习形式。通过按照思政元素主体细分实践课程,可以使得课程思政的展现形式更为丰富,精准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因此,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过程中,思政教师作为重要的衔接角色,可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把关人”角色。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通过挖掘思政教师“方向把关人、素材把关人、价值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和路径,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