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夫
(和龙市第六中学校,吉林 和龙 133500)
儒家思想自确立以来就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思想。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儒家经典的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014 年2 月24 日,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现拟从儒家教育理念的精髓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人的道德修养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育除了传递科学技术知识,更要传承悠久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
1.倡导仁、义、礼、智、信
“仁”。孔子把“仁”规定为“爱人”,细化为“恭”“信”“敏”“宽”“惠”,并认为“忠恕”是施行“仁”的根本途径,行“仁”必须“克己复礼”。“仁”所包含的彼此理解、彼此同情的原则,是社会人际关系合理化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1]
“义”。其基本涵义是公正。孟子认为做人当唯义是从,在“鱼我所鱼也”中,倡导“舍生取义”,在义和生二者之间做选择时,君子必然会选择“义”,引导正向的爱国情怀。
“礼”。子曰:“不知礼,无以立。”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我们继承儒家主张的礼节、礼貌,应该是坦诚和真实,亲友之间的亲密,扬弃儒家礼义中掺杂的客套、应付和虚伪。
“智”。“智”的首要意思是能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引导人们遇事要有远见,防患于未然;“智”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善于知人、自知,正所谓“知者知人,……知者自知”。“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性原则,追求的是一种道德理性。
“信”。“信”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信必须符合于道义。信又有大信、小信之分,当小信违背大信的根本利益时,就要失去小信而维护大信,也就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为维护国家的利益而恪守“信”。
2.滋养精神力量
儒家认为,衡量一个真正的人的标准,是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知伦理的人。因此儒家更重视修己和道德追求,努力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
(1)居安思危精神
孔子后学著有《周易·系辞下传》,其中就有“君子安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意思是真正的君子在安定的时候不会忘记思考,在今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会忘记可能会有灭亡之灾;国家在大治的时候,不要忘记可能会出现祸乱。因此,要先使本人身体安宁,才能使国家得以保全。这与后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相通之处。这种思想对后人的影响巨大,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中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注意对人们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博爱豁达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推崇博爱思想,教育人要博爱、乐群、贵和;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教育人要依据自己的内心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儒家教育思想在教育人时,在“导”字上下功夫,寻求循序渐进的功效,表现出儒家教育思想的乐观态度和坚韧本性。
1.以身示导
孔子做事向来率先垂范,重视正己对正人的导引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内圣外王”、“修己安人”,竭力提倡教师、当权者加强自我修养,通过以身作则,对民众、下属进行行为导引,施行无言之教。
2.审美化导
儒家很早就巧妙地通过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比如,通过艺术熏陶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通过山水的游玩,使人们在沉醉山水的乐趣中,得以净化心灵,改变民风、转变民欲。
儒家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传承至今。《论语》中许多论述这方面的名言警句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亦都可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谦虚好学,学无常师,不耻下问,所以,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他在教育学生时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这一育人理念,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教育学生不分类别,无论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认为,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分贵贱、种族、氏族、职业、贫富、智愚、善恶之类,所有的人只要有学习的愿望,都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这一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树立的第一块公平教育里程碑,开创了文化走进平民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
3.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别,承认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又遵循人的可塑性,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引导。孔子对他众多弟子的天资与性格了然于心,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倡导个性化成长,他教育的学生,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都能独当一面。[2]
4.启发引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心里想弄明白,而没有懂,想要弄懂而懂不了;“悱”,想要说,却说不出来,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孔子在教育启发学生时,要求学生是在达到他自己想努力弄明白,却无法弄明白的程度,再去开导他,引导学生时,要求学生在达到心里明白却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的程度,再去启发他。同样,在学生达到能举一反三的程度时,才有必要反复地给他举例子。但是,老师不可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1.温故知新
《论语》的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学、思、温故的有机结合:孔子强调了时时复习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要时常实践练习,只有“学”,没有“习”,那是死读书,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对自己没有太大的益处,所以,只有“学”与“习”结合,才能获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
2.学思结合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箴言,他认为死学而没有变通的思考,就会使人感到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很危险。“罔”意为迷惑、糊涂;“殆”意为疑惑、危险。学与思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学是思的基础,只思不学,就会陷入主观判断之中;思又是学的提升,只学不思,就达不到对形而上之道的认识。
3.实事求是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学习求知的正确态度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决不可不懂装懂;对于自己熟 知的事情,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事情,就得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知道,决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4.死书活读
孔子在引导他的学生学《诗》时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草木鸟兽之名”,他启发学生,在读诗经时,可以引发很多想法,看到很多事理,可以抒发志向,考见得失,团结大家,发抒抑郁;其中有些原理可以用来孝敬父母,侍奉君王,还可以认识很多鸟兽、植物。孔子开创了死书活读的学《诗》途径。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道德修养教育,重视人的理想、志向、意志、毅力的培养。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现在的德育教育中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班级,宽容豁达,乐于助人,同情弱者,礼貌待人”等内容与儒家“修身养性”是一致的。可见古今,如出一辙。
人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由和谐地成长,只有尊重每一个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优秀的教育制度是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给每个受教育者等同的成功机遇。这与孔子一视同仁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样的,不分贵贱、种族、氏族、职业、贫富、智愚、善恶之类,所有的人只要有学习的愿望,都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2016 年刚刚召开了“两会”,一些代表就农村教育提出了很多议案,如:如何让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建议职称向农村教师倾斜等提议,表面看是在维护农村教师的利益,其实质是在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村学生,倡导教育公平,首先教育资源要均衡,而教师则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些举措无不体现着教育的公平性。
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中呼吁最多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课堂已成为过去式,现在倡导的“生本思想”,“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无不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地位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已由原来的权威变成了引领者,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现在正在改革中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都是把课堂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发现,有利于学生的生成,坚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3]
随着对儒家教育的不断探索,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提出的观点,历两千余年而不失其现实意义,在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的教学原则有: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启发式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等。
这些教学原则把关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尊重个体生命的个性化成长,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不断地进步,而不是拔苗助长,无以违背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绝非越俎代庖,回归教育的本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今课堂上提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其实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相通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借助现代便利的网络和各种资料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小组合作,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展示,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学生在表达不准确,却又不知如何表述,对问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缺少高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得以发挥,当学生走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死路里时,通过教师及时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引导他们步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对问题见解有高度,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必然会生存能力强,能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将来也能独立幸福地生存,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综上所述,儒家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已成为中国当代教育的宝贵遗产。在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还应从以儒家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教育理念中汲取精华,以推动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