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

2022-03-17 12:32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镇三堡寄宿制小学王晓萍
天津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国学文本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镇三堡寄宿制小学 王晓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学热”持续升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学教育被有计划、有目的地纳入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协同整合,提高了农村小学生与国学经典内容互动的有效性,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达成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指引下,国学经典诵读充分促进了学生的情智发展,对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一、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现实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识字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仍以学前阶段的内容为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经典诵读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识字量。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基础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行文简短,韵文顺口,便于诵读,对增强学生见闻有积极的作用。“三百千”作为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简单,且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文化内涵,诵读难易程度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契合,是提升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扫清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字障碍。学生通过对国学经典读物的反复诵读,在潜意识下就完成了对汉字的内隐学习,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身的识字量。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种,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得到稳定的提升。0~13岁是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是培养、锻炼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记忆力的开发,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有助于学生巩固、夯实自身所掌握的语言和文字,发展自身的语言意识。在教师引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字词,同时也掌握了文言文、古诗词诵读节奏划分方法,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的过程,看似是对左脑的开发,实则通过多重感官体验,学生的右脑也逐渐被唤醒,整个诵读过程则是左右脑协同互动的过程,二者间的有效互动,对开发学生记忆潜能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水平。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学生在对国学经典进行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文辞优美的语句,丰富了自身的语言积累。且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学生可以掌握具有权威性的文学知识,构建语文知识信息资源库,这样不论是在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中,都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道。如《千字文》被称为“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诵读,可以明了天地人文之义,知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也可以了解“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所表达的人类创造的伟大壮举。《笠翁对韵》则是学习声律的入门文本,声韵协调,体现了中国语言的韵律之美,有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此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核心要素。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在其著作《吕叔湘语文论集》中就曾指出:敏锐的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而国学经典诵读则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升语言感悟力的有效路径之一。学生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反复诵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因此,教师应找准学生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突破口”,使学生有所感悟,促进学生自身对语言内涵以及情感的体会和吸收,从而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四)促进学生情智发展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呈现的载体,意蕴深厚,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高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有助于农村小学生从中接收文学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审美意趣,优化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情智发展。国学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外延,国学经典蕴含深厚的人文情感内涵,对小学生知人论世有极大的引导作用。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不仅是对学生的“智”育,其主要目的是“蒙以养正”,既是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又要养正身心,为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提供坚实的支持。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不同的时期选择适宜的国学经典诵读文本,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国学经典的厚度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度。以《少年中国说》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诵读,使学生体会到文本所体现出的饱满的民族情感,以文字为媒介,感受少年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从而依托国学经典的情感价值,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升华学生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知。

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经历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随着前理解能力的增强,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逐渐认清事物本质。因此,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调整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难易顺序。在低年级阶段通过“三百千”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国学启蒙教育,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学经典诵读初级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文本的选择上,根据学情逐渐增加诵读内容的难度,由基础的启蒙读物向《论语》《朱子家训》《诫子书》以及富含意蕴的古诗词转移,在巩固前期学习成果和强化学生记忆的基础上,适当地讲解文本内容,使学生晓其义、通其理。高年级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则可以选择经典史籍中的名篇名段,如《孟子》《史记》《礼记》等经典著作,使学生从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领悟文本内容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学生尚未完全接收当前学习内容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以免揠苗助长。国学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教学工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将其视作日常的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性、连贯性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从整体性教学的角度出发,诵读文本时需具备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时间的积淀中扩大学生国学经典接触面积,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滋养,完成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品行,优化学生人格。

(二)知行合一原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思”和“行”的统一。在学生掌握诵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更应当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使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得以外化于学生的行为实践中,在认知中强化行为,在行为实践中深化认知,将理论付诸实践中。如《弟子规》中强调的“孝悌仁爱”思想,正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层面进行教育的最佳教材。通过对《弟子规》的反复诵读,学生内心深处能形成正确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意识,并将其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尊敬师长,使自身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同时,教师应以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桥梁,使学生通过诵读学习理论知识,将其外化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并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诵读内容转化为影响学生行为和意识的内在动因,从而达成知行合一的教育成效。

(三)承认差异,积极评价原则

国学经典诵读是一项立足于学生长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结对子”的形式进行教育帮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对知识接收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放宽诵读要求,细化诵读内容,将长篇文本细化为段、句,帮助学生记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吸收知识,避免给学生增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在诵读评价环节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在长期的诵读学习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上进心。小学生玩心较重,控制能力还不足,因此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细微变化,积极地暗示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从诵读中获取的成就感,使其感受到诵读所带来的乐趣,以“趣”促读,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三、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路径

(一)培养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兴趣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国学经典诵读是农村小学生接触国学教育的钥匙,提升学生经典诵读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原动力的路径之一。首先,需要合理规划诵读时间。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的探索阶段,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但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难以保持持续性的学习状态,长时间的诵读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进行诵读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时间的把控,细化诵读时间。根据遗忘曲线规律,采用家校合作的形式,保证学生在校园诵读时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回家进行5~10分钟的巩固诵读,提高学生诵读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印象。然后,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单一的诵读形式会影响学生诵读兴趣,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形成固化的思维认知,认为语文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师应注意对诵读形式的创新设计,如在校园或教室开辟“经典角”、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内容进行创编表演、将诗词与歌画相结合进行组合创作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并在对国学经典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对诵读内容的深层次认知,感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整合

经典国学诵读内容,是对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受限于语文教材内容,学生对国学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经典国学诵读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白,以传统文化为底色,通过诵读的形式,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综合性、系统性的认知,拓宽学生语文知识的厚度和深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与国学教育相关的内容,如中国古典神话《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在学习此类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的神话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再如,学习《古朗月行》时,可以结合其他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文,构建“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月亮这一意蕴在古诗文中的丰富性,通过诵读为学生、文本与作者间搭建互动的桥梁,使三者在情感上产生同频共振,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认知,并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内化效应,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三)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小学生在进行文本朗诵时,往往响声大却缺乏情感。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不足,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国学经典的人文内涵,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进行诵读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师应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诵读,掌握正确的字音,使学生发音准确且饱满。文言古籍的表达形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有大量的通假字,农村小学生古文基础差,难以掌握汉字正确的读音,这也是农村小学生进行正确诵读的障碍之一。基于此,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自主诵读前进行范读、带读,针对学生诵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地引导学生减缓诵读语速,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其次,在诵读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句读停顿规律。古文文法结构较为复杂,在诵读长句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诵读节奏的停顿。古文句读的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根据文本内容标点符号来划分节奏,二是根据古文句法结构,三是结合作者的情感内涵进行节奏划分。诵读初期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传授简单的断句技巧,学生只要有初步的了解即可。在长期的诵读训练中,学生会慢慢形成语感,自然而然掌握断句的规律,强化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最后,在诵读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气语调的把握,在学生读准、读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诵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美读”,要求学生可以读出国学经典内容蕴含的情感,在激昂处保持语气语调的慷慨激昂,在委婉悲伤处保持语气语调的低沉哀婉。如在诵读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作岳飞《满江红》、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婉约派代表作品柳永《雨霖铃》、李煜《虞美人》、李清照《声声慢》时,应以不同的诵读状态,体现文本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突破时空的限制,传达作者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诵读蕴含深厚的人文价值,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加深语文教学与国学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构建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体系。这对学生情智发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识字阅读能力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国学文本小学生
“垂”改成“掉”,好不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