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教师发展中心 张 洁
自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沿着《指南》所倡导的“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与理念,多年来围绕游戏环境的创设、支持幼儿游戏自主性策略、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游戏课程化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践研究、审慎思考和完善调整。在研究中,努力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为幼儿提供具有儿童视角的游戏生活的机会,并通过观察、识别、共同反思与下一步的计划,回应和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在探索、实施游戏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透过“放任型”“散漫型”或“导演型”“作秀型”的游戏现象进行反思:我们的实践是否让每一个幼儿都在游戏和探究中受益,获得富有意义的学习?每位教师是否适时适宜地为儿童的游戏与学习提供“支架”?幼儿是否在游戏中获得了深度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两个核心问题:
1.教师在儿童观、课程观存在的“儿童立场不足”的问题。儿童立场不足,主要表现为:欠缺对儿童的倾听、对儿童已有经验分析不足、儿童的表达成人化、儿童参与欠缺深入、成人对儿童游戏的操纵仍然存在、不能促进幼儿主动建构意义等。
2.教师在游戏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教师的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不会观察、缺乏对观察内容的筛选和描述的能力、缺乏对儿童的能力经验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能力、缺乏隐性的支持儿童进一步探究的能力、缺乏与儿童的互动和共同反思的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
1.以儿童哲学为底色,为游戏课程筑基。我们说,哲学始于惊奇。儿童天生好奇、好问、乐于探究,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睁开了惊奇的眼睛,用自己的方式去发问、探究、理解、阐释世界。很多教育家、哲学家都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天生爱智慧、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赤子,所以基于儿童立场的游戏课程的形成首先要始于儿童的问题、儿童的理论、儿童的好奇,课程的过程也要和儿童保持共同思考、倾听儿童的阐释、与幼儿一起去解决问题和发现意义。同时,课程需要通过过程性的记录,让儿童看见自己是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这样从“自我认知”和“元认知”两个层面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用幸福的生命状态与世界相处。
2.建构生长性、形成性的“茎·英”课程形态。“茎·英”课程形态中的“茎”是指课程像“根状茎”没有起点和终点,向四处发散,且相互交错,指向任意的地方和方向,茎里面的每一条脉络就像一个课程故事,显示出课程发展的脉络。但是,这个课程脉络之中人的形象比较模糊,因此,用“英”来清晰这条课程脉络中人的形象,“英”是蒲公英的样子,蒲公英上每一个白色的小伞代表一个参与在课程故事里的儿童,他们的学习与发展脉络用儿童学习的故事来呈现。如果用一个数学公式来描述“茎·英”课程形态的话,即:“茎·英”课程形态=(1个课程故事+M个学习故事)N这样的课程样态既能展现出课程的逐步走向深度的发展脉络,又能看见课程中一个又一个清晰的学习者形象,还能呈现出课程的整体面貌。
3.规划游戏课程的实施路径。在课程的实施路径上,我们采取“倾听、对话、记录、回顾、支持、行动”的循环交织模式,这与安吉游戏课程中“观察、评价、分享”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与儿童“对话”和为儿童提供“支架”的强调。在按照实施路径建构游戏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在生活和游戏情境中捕捉课程及课程的生长点,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语言、美感和学习品质。
4.创设丰富的环境,让儿童的学习过程可见。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班级环境,在环境中让儿童的学习过程可呈现、可回顾、可反思、可重述,多维度、多元化的让思维、语言、艺术表达等交织、并进、形成。可见的学习过程呈现策略包括:
(1)问题墙:展示儿童的好奇、问题和思考;(2)学习故事册:利用叙事的形式观察、记录、解释、评价游戏中的儿童,他在游戏中做了什么?怎样做的?做的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语言、经验、能力、学习品质?设计如何支持儿童下一步的学习?……成人在观察记录评价中发现儿童,儿童在讲述中认识自我,成人和儿童一起建构意义;(3)游戏中的儿童照片墙:记录和呈现儿童探究、专注、创造、投入、主动、喜悦的高光时刻;(4)表征墙:让儿童的游戏过程、探究过程、思考过程具有多元表达、表征、呈现、交流的机会和空间;(5)小组分享回顾记录或视频:基于幼儿的问题,运用布鲁姆分类法中的高水平提问扩展幼儿游戏和共同游戏反思,促进幼儿思考的深度和多元化及有意义的学习发生;(6)儿童学习与发展档案:将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学习过程的图片、故事、作品、视频等,汇集成册,让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过程被多元呈现,与孩子和家长共同见证儿童成长的喜悦与震撼;(7)课程展览:艺术化布展,将每一个参与到课程中的成人、儿童在课程形成过程中的智慧、喜悦、艺术表达,用展览的方式展示出来,让每一个人在展览中看见自己的独特、看见自己被尊重、看见自己潜在的巨大能力,让每个人感到有成就、很幸福。
1.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更具有儿童立场。在实践中,园所从观念到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育观上,将“儿童”摆在了C位,相信儿童的能力、相信儿童天生热爱学习、相信儿童能够主动探究、相信儿童能认真投入并坚毅勇敢等;在价值观上,认同了生活和游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独特价值,理解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更加尊重儿童、地位更加平等、行为更加民主;在课程观上,摒弃了“教材本位”“知识本位”的以“教”为中心的课程观,开始向“儿童本位”以“学”为中心的共生课程转型。
2.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实践中,通过扎实深入的教研活动,引领着教师开始喜欢上了读专业书,开始将反思看成一种习惯,开始愿意和同伴讨论、对话,而拒绝当一个沉默者、旁观者,开始越来越喜欢倾听和观察孩子,开始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很能干,在日复一日的观察记录分析中,对理论的理解也更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也更加熟练,有的老师说“真是越理解、越热爱”,随着她们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还带来了对孩子、对职业、对学前专业更加热爱的增值效应。
3.促进了师幼关系、亲子关系、教师家长关系的和谐。在实践中,儿童观、价值观也融入到园所方方面面的关系中,园所管理更加平等、开放、民主。教师将看到的孩子的优长记录到故事中,教师看到一个个有能力的儿童,对孩子的爱与日俱增;将孩子的学习过程展示和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的优势、看到了教师的关注和爱、看到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也充满了信任和愉悦。
在实践探索游戏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心中描绘了一幅“立足人本、扎根文化、融通中外”的宏大蓝图,虽然实施的过程不能完全实现,但它是笔者富有乌托邦精神的教育理想。经过深沉地审视与反思,我们发现研究中还存在以下诸多方面有待改进的问题:
1.在哲学对话的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让孩子之间、师幼之间通过智慧的对话增强对事物多元意义的理解;2.在师幼共同反思上,教师对支持儿童解决问题时的关键性提问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反思还不够深入;3.在多种表达方式上,教师更重视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绘画表达,在表达的方式上单一,在一百种表达方式的探究上有所欠缺;4.在评价方面,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课程故事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故事的运用和再次解释方面还不够重视等。
在研究中,团队教师逐渐养成了“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终身思考”的习惯,我们期待在研究和实践儿童立场的游戏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提升园所教育“质量”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一支具有观察力、游戏力、支持力、反思力、创新力、研究力的教师队伍;期待切实能实现《指南》中提出的:“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