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旺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到2035年国家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完成战略任务,需要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或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教育理念现代化对于教育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的现代化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八大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以德为先”强调了德育在对人的培养当中的重要地位,回答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育的宗旨也就是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人才培养要求。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中国历史教育,增强“四个自信”,“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要进行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养人”也就是人才培养手段,以德为先即是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只有真正做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才能有力量,民族才会有希望。
“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在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在青少年的培养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的建设水平,配齐、配全体育器械,营造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热潮,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增加校园体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对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重视美育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但关于劳动的教育总是处于被弱化、被忽视的境地,学生主动劳动意识淡薄,对劳动体现出抗拒,不珍视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不良现象和趋势累积起来会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因此必须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实施。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进行思考,体会劳动真谛,形成自觉主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公德教育、诚信教育、创新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抗挫折教育等教育也应全面发展,与时俱进。
“面向人人”强调教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作为我国的适龄公民,应该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不分民族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讲过这句话:“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宪法赋予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推进教育现代化,更是要在促进所有公民都能更好地享有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方面有所提升。构建服务全民的学习体系,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保证人人有学可上。提升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力争解决人人可上好学。缩小教育差距,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建立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另外,面对受教育者的不同学习能力,也应设计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教学活动,强调个性化发展,找到属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培养方式、教育方式和发展方式,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有进步和成长。
“终身学习”即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并激励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终身学习更强调从需求出发,通过学习者面对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以学习主体的自觉性激发多元学习诉求,使其在终身的时空范围内不断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2]近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转型为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我们应该集中力量为公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终身学习场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工具技术、学习方式等,也应该包括营造更好的社会心理情境等。需要提升终身学习的体系制度和质量,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加强资源的整合。完善全民的终身学习体制和法制条例,建立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争取早日建立适宜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学习制度。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基本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达到发挥学生长处,弥补不足的效果,学生因有针对性的教育而更有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很多场合讲过:“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2]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差别化教育,使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潜力的人都能接受适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既需要我们直面差异,把差异转化为发展,利用优势带动弱势,让每个个体都拥有属于自身的优势;还需要形成“宽基础—深领域”的人才培养思路,既能培育适应社会普通工作的人才,也能孕育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真理离不开事物的实践,它自古以来即为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及实践论的一个重要命题。知行合一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以道德教育的角度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密不可分。[4]知行合一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方式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5]知识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实践,而知识又可以指导实践。实践不断地加强、深化,以促进和修正知识的发展延续。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而且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实践也需要表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在实践中体悟知识内涵、提高知识水平、升华对知识的认识。知识与实践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并相互作用。
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共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新时代的使命,融合发展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既包括公平与质量的一体化,也包括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的一体化,如“普职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混融教学”等,它们已成为新的现代教育趋势,而五育融合,即利用五育实现教育的一体化,也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中国要实现由大转强的历史性跨越,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贯彻落实一体化发展新理念,与时俱进,乘势而上,通过跨界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因此,融合发展体现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适应我国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共建共享中的“共建”是指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由政府来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安排,为受教育者和各种社会力量创造更多发挥作用的机会,共同构建更加丰富的教育平台和网络。共建共享中的“共享”就是为了分享治理成果。在教育现代化发展方面,要促进我国各地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整体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首先,要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是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其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必须有强大的云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必须放在强大的云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上,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还应建立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运用合理的政策促进教育更加均衡发展。
教育体系现代化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保障,现代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宗旨,更加注重全民的终身发展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要更加公平公正地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
学前教育是公民终身学习的基本阶段,是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必要基础工作,是我国重点社会公益事业,是为广大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它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生活,关系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未来。因此,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和科学的教育体系,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积极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幼儿园同步发展的幼儿园制度,依法保护民办幼儿园自主权和教师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建设,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区合作,关注和优化学前教育师资结构,切实加强学前教育机构安全监督管理。
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将推动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要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抓好贯彻落实。政府部门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特别要针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针对性地完善政策、落实政策,加强资助体系建设,确保适龄儿童都能有学上、上好学。学校要切实压紧主体责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和拓展教育资源,配齐配强教师力量,加强教育管理、优化教学方式,建立绩效考评激励机制,注重关心和爱护少年儿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高中教育对于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是对义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未来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大举措。各地要结合实际,把普及高中教育作为编制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保障能力,坚决抵制和整治校外培训行为,坚持科学、依法治教,努力提高高中教育普及水平。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水准、技能型、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在推进社会就业中起着关键作用。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体现,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率,引导社会各界逐步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加强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赋能。
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高等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断完善学科理论体系。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渠道、丰富载体、搭建平台,努力培养具有多样化、创新型、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发挥高等教育优势,加强成果产出和运用,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残疾少年儿童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教育被称为教育体系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力推进残疾少年儿童不同阶段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开展残疾少年儿童特殊教育,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正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压实发展特殊教育责任,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特殊群体帮扶政策,探索建立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育教学机制和工作管理机制,建好配强师资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能力,确保让特殊人群受到应有的教育,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教育制度是国家各种教育结构及其相应方针政策的总称,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组织机构和相应方针政策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要实现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教,从而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突出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做好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正确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下,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切实加强。要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依法治教的全面推进,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也是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实施法治,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量宣传全面依法治国,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系统法治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还强调要着眼于“管好”,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是国务院实施党中央教育政策所作出的有力举措,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矛盾,仍然是人民对教育更加公平、优质、特色的日趋增长的需求与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在十四五时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使中国的教育更趋向公平化,仍然是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一方面,要把整体素质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教育体系建设中,系统研究素质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和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构建中国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在各个领域和具体教育工作中查找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查找影响群众满意度的短板问题,研究解决具体难题的办法,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坚持把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
教育内容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如何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怎样解决人民群众头脑中的深层次思想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能正确地树立现代观念、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一直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的最终奋斗目标。无论时代怎样进步、社会怎样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必须时刻以最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在新时期的教育路上,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理解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5]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变化特点等逐步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还要针对不同学习人群的心理和思想发展水平来构建教育内容;特别是要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快捷过程,它是一个需要不断继承、发展,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借鉴、创新的过程。
教育内容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则是文化知识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化的教育也同样表征了社会改革发展的动态趋势。对于日益丰富的文化知识,教育机构无法传承所有的人类文化,必须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和继承。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首悠悠五千余载的中华文明史,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通过一代代传承和积淀,在我们广袤的大地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流淌不息的中华文明,为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在披荆斩棘的开拓道路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明具有绝对的文化自信,正是中华民族血脉中最深的精神追求。我们国家的文化知识教育内容,源远流长,它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继承和创新,也还会继续进行更伟大的实践。立足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要高度坚定文化立场,结合当今实际条件和现状,全面、深层次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并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更多中华文化精髓,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篇章和新辉煌。文化知识教育内容要协调培养兼具人文精神与科技素质的人才,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符合人的本质发展需要的人才。
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基石和保障则是社会实践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6]积极开发并利用好社会实践活动所蕴含的教育功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现实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立足学生自身角度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多角度、分层次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全方位促进学生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通过切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生活,调动自身能力和所学知识,或独立或合作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中得到历练,从而深化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体验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社会实践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公民意识的觉醒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社会实践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首先要调动好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时代特点,合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能缺少。其次,在实施社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要整合多方资源,注重融合发展。将教育逐步向社会、产业开放,促进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联通,增强校内、家庭、社会的有效互动,为学生能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供操作空间和搭建平台,使参与社会实践不再是空谈或表面功夫,时刻关注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再次,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并不是一个活动的完结,而是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探索的开始。参与社会实践教育,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融入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观察和探究,成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最终成为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自身的能力配合周围的环境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正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全面建设智能化校园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方法的现代化。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们逐步意识到科技创新对增强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影响十分巨大。教育形式和方法逐渐信息化可以说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效率的重要途径,建设智能化校园可以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级。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各地区教育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发展并不均衡,建立智能化校园可以缩小各区域间的信息化差异,优化教育信息的处理,甚至我们可以致力于实现信息系统全面覆盖、交互联通的“校校通”。学校通过建设智能化校园系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教育管理数据的公开透明,教育能力的差异互补等。但是建设智能化校园,不能只是硬件上的堆砌和罗列,而是着力于教育意识形态上的智能化。学生从始至终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育形式的信息化是为学生服务的,智能化校园的设计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从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这一点可以通过设立多样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升级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吸纳更多优秀的教学案例、活动设计,创立全面、完善的教育资源库,利用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价方式等来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智能化校园,不能只是教学手段上的普及和更新,而是建立教育意识形态上的智能化。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授人以鱼”,不能只考虑知识点的传授,而是考虑如何将知识点传授、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互结合起来,将传统的知识点教育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这一点可以通过增加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法培训和研讨来提升教师能力。智能化校园将打破以往传统校园的空间维度、物质形态、教育环境,利用智慧环境、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对现有的教育过程进行优化和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推进健全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方能有效实现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建立智慧教育生态系统,首先要创建生态化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了教育教学的校园环境和生态化的师生关系。校园环境应该是安静、优雅、舒适、实用的,学生在一个令人赏心悦目、舒适的环境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能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甚至能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教学环境的布置和陈设也应考虑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应尽量避免“教师主体高高在上”的感觉,应该营造师生平等互助、共同学习进步的环境氛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局面,强调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的位置,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相互理解和支持,消除师生间的异化关系,真正实现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成长。健全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要配合合理的生态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教育的灵魂,是知识的载体,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该规定不同标准的课程内容。随着学生对世界探索和感受的不断推进,课程内容不应仅仅是固定化、程序化的书本教材,应该是配以更真实、更生动的社会教材和实例事例,既有围墙内的规定知识,也一定有“大自然、真社会”中的实际挑战,使得环境、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等因素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相关要素同向而行,形成合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进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还要具备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科学评价的水平和能力,不断矫正和更新评价机制,引导教育科学发展,促进相关主体深入理解教育本质,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教育生态系统。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我国新时期的依法治教,正是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任务是“积极完善教育法制体系构建,健全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完成这个重要任务,需要我们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体系,健全教育法制监督,推进各级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另一方面应健全教育法规的持续实施和监管奖励机制,依照有关法律,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法律保护,提升公民权利意识,保证教育事业科学地进步发展。各地政府应根据教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依法治教原则,及时形成适切的监管机制,修订完善教育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全面深化依法治教。
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全面公开教育及相关政府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该文件对政府管理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指出方向,政府部门应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教育统筹行动力度,综合运用国家的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提高政府服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引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模式。要推进政府科学决策,将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形成理论体系,让政府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与发展,重视公民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及反馈,让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为大众服务,同时也为实现现代社会治理奠定基础。
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我们应更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的重要论断,加强建设教育强国,不断提升学校自主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首先是树立科学合理的学校治理目标。在治理学校的理念上,强化党的思想引领下的理念共识,强调治理目标贴近客观实际,能够切实调动学校治理中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其次要合理配置治校权责。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法人治理理念和法治思维,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介入,在责、权、利等方面合理分配。最后要注重营造科学合理的治理氛围。从学校、教师、学生到教育参与者、校外参与体都能为学校治理献计献策,参与到治理之中,在治理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制度。在教育治理体系的规范和指导下,将潜在的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治理效能。科学化与专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这将促使政府、市场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而我国教育的优势在于“中国特色”,因此,我们学校自主管理探索的方向也应在于发掘“中国特色”。
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崭新的时代,教育因其无可替代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目前,我国正以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目标阔步向前。[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通过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政校社”合作关系来不断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充分保证政府发挥统筹全局、宏观调控功能的同时,强调社会、学校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在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使得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决策,进行合理的教育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办学活动,客观公正地进行教育评价等,创造条件允许达到标准的教育主体能够参与学校治理,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