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2022-03-17 10:52李小燕赵相斌
关键词:矛盾政治思想

李小燕 赵相斌

(1.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9;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一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促进了中国社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积极引导人们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奠定思想认识基础;另一方面,广泛参与到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各种社会实践中,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革命的“推进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逐渐构建起较为成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基本经验,成为化解中国人民与“三座大山”之间矛盾的“推进器”。

(一)助推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从“自在”向“自觉”转变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自在认识,是指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方向、道路等缺乏准确的认识,只是凭借着直观感受开展盲目的实践,它反映的是“理论严重落后于实践”[1]363的认识困境。鸦片战争以后,历次农民起义以及农民反帝斗争之所以最终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既没能准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时的中国农民阶级还没能认识到当时的中国事实上是内部衰败化与外部殖民化相互交织的一个历史状态。正如毛泽东后来总结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尝试了各种方案,但是所有的方案都失败了。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正是近代以来人们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还处于一个直观、朦胧和不准确的“自在认识”状态,这就导致人们为中国所开出的各种“药方”并不对中国的“症”。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2]5,中国人民逐渐“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逐步把握其时代内涵和本质特征,中国革命的面貌才因此焕然一新。

在中国人民认识和把握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通过党坚持不懈地思想理论宣传,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且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去观察中国问题,从而得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就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指出的,通过组织农民运动迅速地给农民普及了政治教育,“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3]34可见,在中国人民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从“自在”转向“自觉”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思想启蒙和目标导引的重要作用。

(二)助推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从“理论”向“实践”转变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将推动中国革命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既没有钱又没有枪,要实现“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革命目标,只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党助推革命发展的首要方式。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主要靠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激发起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意识,使其认识到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就必须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斗争的道理,在群众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革命舆论,这为后来一系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是否认识到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支持认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对党的发展壮大和革命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了发动农民支持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开始进入农村地区对农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由于当时中国农民普遍是文盲,因此,党的宣传教育大多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比如把革命道理编成歌谣、顺口溜等,为避开地方反动势力的阻扰,这些宣传教育又往往与文化补习相结合,借助开办文化补习学校的形式在农民中进行宣传。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把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起来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全国不少地方都兴起了农民反对苛捐杂税、反对贪官污吏的运动,显示了中国农民的巨大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曾先后作出过三次重大判断,这三次重大判断有正确也有错误,由此形成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时代内涵的重大论断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近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一如既往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4]1572这一重要论断。这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工作生命线”这些重大论断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这一论断的提出正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现实作用而得出的。

(一)确立“工人阶级思想领导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基本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发生了变化,由此,中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推进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新途径新形式,其根本着力点就是确立“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权”。“思想领导权”的确立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以及为推进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一方面,党加紧掌握新闻出版、报纸广播等舆论工具,不仅将《人民日报》正式确立为党中央机关报,把“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且对各地旧的新闻舆论机构进行清理,取缔受反动势力控制的新闻舆论机构;另一方面,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批判改造工作,在全国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潮,“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5]82。通过组建和扩大党的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开展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奋力促进“一化三改”以及推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权已经确立起来,这对于解决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

(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解决

学界一般将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八大”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这项工作需要激发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为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这一时期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为载体。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红旗渠精神、好八连精神等精神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立志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奋斗精神的集中反映,对这些精神进行总结提炼并大力宣传,又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意志品质和精神资源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动力作用。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之下,激发出了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在这个时期创造出感天动地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随着改革的推进而不断转变。这样一来,一定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所要着重解决的社会具体矛盾就与这一时期改革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和主要问题紧密相关,改革推进到哪个领域,触及什么样的社会具体矛盾,思想政治工作就着重针对这个领域的具体矛盾开展相应的工作。

(一)冲破思想观念上的桎梏,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奠定思想基础

第一,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获得恢复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党的政治思想路线。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突破口,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此后,各地先后召开了70多场次讨论会,发表近七百余篇相关文章,形成了一个思想大讨论的热潮。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相关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也由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同。这场大讨论不仅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根本错误,而且让人们重温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使人们重新掌握了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工具。第二,回应改革进程中的思想困惑。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必须通过中国自己的实践探索来闯出一条新路。在探索的过程中,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困惑,包括“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问题、发展措施“姓社”“姓资”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重大分歧和混乱。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这个核心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此回应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这些困惑。

(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奠定物质基础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但是,不管从生产力方面看,还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看,人们的思想认识状况都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事实上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内在机理。正是把握了这种内在机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关注人民群众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和思想问题,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并推动形成有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分配制度和所有制形式,以此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消除平均主义的惰性。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宣传、阐释,引导人们认识到“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避免陷入“一切向钱看”的物质陷阱,自觉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思想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平均主义”的错误做法普遍被人们所摈弃,各种激励社会生产的措施逐渐在城乡推广开来,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引导人们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6]733。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在实践层面积极宣传创业成功者的奋斗事迹,突出“效率优先”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又大力鼓励企业家从事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更多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讲清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加强了对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完善我国分配收入体系的宣传阐释,为人们正确认识推动“社会公平”的途径提供了思想上的引导。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人们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从而使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三)识破改旗易帜的陷阱,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稳定制度基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与资金、技术、商品等一起进入中国的还有国外各种社会思潮,这些西方社会思潮与国内一些错误思想相互激荡,试图误导人们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人们集中精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为排除干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的错误思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思想斗争和理论斗争,增强了广大党员群众聚焦社会主要矛盾不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第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巩固“四项基本原则”根本底线。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局部问题、暂时困难来否定社会发展的整体和主流状态,并由此产生解构社会内在凝聚力、模糊社会发展根本方向、误导对一定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危害,其核心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鉴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破坏作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同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思想斗争。为配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教育,党的宣传机构以苏联解体为具体案例,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史为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清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对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巨大危害,认清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总的来看,虽然改革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我国也在不同时期遭遇过经济上的起伏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但是我国由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因而能够团结一心,最终克服各种暂时的困难,加快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在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过程中也有效化解了不同领域存在的具体矛盾,实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统一。第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 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西方社会思潮逐渐渗入我国,出现了一股以西方哲学、社会学思想为主体的所谓热潮,如“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7]124。这些思想的传入虽然不能说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冲击,但是,不能否认其中一些观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并非是积极作用。为了排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干扰,进一步凝聚全国人民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人们开展了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帮助人们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确保“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被动摇,为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思想舆论环境。第三,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改革初期的多数调整措施体现了“放权让利”这样一个导向,与此同时,加强对人们财产性权益的保护、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住房改革。于是,就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也是在搞新自由主义那一套,他们大肆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等主张,将西方经济制度视为唯一有效的模式,他们提出,中国的改革不仅要改经济基础,还要改上层建筑。这就暴露了他们鼓吹新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促使中国“改旗易帜”。为了引导人们既认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实质及其政治意图,又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本质特征,不受“左”的或者右的思想干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着重加强了共同理想教育。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8]515,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9]921。1995年10月,中宣部、农业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深入宣传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农村发展政策,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斗力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准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主要特征及其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以助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端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美好生活”是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构成,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讲,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评判更倾向于将精神生活的丰富程度、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作为重要标准。因此,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一种使人们既能得到相对充裕的物质产品供给,又能获得相对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生存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10]4,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1]33。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提升了公民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

(二)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确立下来。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1633,强调新社会需要大量“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13]34-35,后来将之概括为“又红又专”,即不仅具有先进的政治思想素质,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新要求,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285。这表明,我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则明确提出应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33。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就当前一般的理解来看,主要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来加以认识和把握。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我们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目标阶段化和具体化,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并将全面育人的各个方面凝结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力量。

(三)引导人民树立新发展理念,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迫切期待,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了推动新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需要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人们坚持综合平衡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思想政治工作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经验启示

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发挥的作用,可以得出这样几条基本经验。

(一)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内涵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不断具体化、现实化的,其内涵的演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代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诸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要素也会有所变化,或者说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只有在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党才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而极大地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反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如果出现重大偏差,就会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偏离客观实际,从而在实践中产生不良后果,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思想政治工作要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首要的是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并以此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动员、组织党员群众的作用。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根据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客观实际,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团结动员一切抗日力量。由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农村用“减租减息”的政策宣传取代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16]238的政策宣传,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围绕“抗日”这个中心工作,服务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7]60这个大局。

(二)必须科学认识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具体矛盾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发展,从本质上反映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要认清或讲清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理解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具体矛盾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运行状况的把握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角度来划分矛盾的两个方面。主要矛盾则是一定时期影响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主要是从人的解放和发展角度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矛盾,是指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

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具体矛盾这三个概念虽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三个概念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来看,基本矛盾的发展形态决定一定时期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是不同的。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使资本主义得以延续甚至在一定时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主要表现为生产力要求重建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生产关系也有不适应生产力的地方,但是,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通过完善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基本矛盾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就决定了各自的主要矛盾内容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只有依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重建新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以释放社会潜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基本矛盾的发展状态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不同。从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具体矛盾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矛盾,也就是说,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矛盾中的一种,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次要矛盾共同构成社会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及其解决会对社会次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及其解决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具体矛盾,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主要矛盾又是对各种社会具体矛盾的总结概括而提炼出来的,它反映了各种社会具体矛盾的共同核心内容。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具体矛盾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与多”“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具体矛盾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既需要从推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方面来着手,又需要从推动社会矛盾解决方面来着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首先应该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解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方面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应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不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就无法解放生产力时,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推动“革命”来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质变;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既相适应又相冲突时,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推动对生产关系的“改革”来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外,当先进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发展需要时,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从变革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特别是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等方面来着手。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行方面看,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引导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这就既包括变革思想上层建筑中与先进生产关系明显不相符合的内容,又包括促进符合先进生产关系的思想文化内容的形成和发展。此外,思想政治工作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还应从助推社会具体矛盾解决方面来着手。助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从具体实施的层面来看,需要逐步解决在不同领域里的社会具体矛盾,通过解决各种社会具体矛盾逐渐实现社会矛盾状况的量变,并最终通过对各种社会具体矛盾整体性解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矛盾发展状况的质变,进而实现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三)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方式的守正创新

社会主要矛盾不同,解决这一矛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也就不同,同时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也必然要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党还处于秘密的地下党状态,力量还比较弱小,当时党助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更多是采取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组织工人、青年、妇女和农民运动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政治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的有效方法。随着党在政治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也更趋丰富。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2]1902这不仅指出了党的斗争策略,也指出了这一阶段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动员组织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18]688,在这个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已经转变为建立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发展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就不能依靠组织疾风暴雨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而是按照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解决。《论十大关系》强调要正确处理包括工业与农业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等十大关系来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则强调要正确处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各种社会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主要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19]1039“细致的讲理的方法”[19]1047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19]354“团结——批评——团结”[19]1045等方法来处理。之所以采取上述方式,就因为党所处的历史条件、目标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党已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已经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通过公开的、制度化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以此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具体矛盾。从这里可以看到,从开展理论教育、舆论宣传、组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开办补习学校、组织农会到建立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再到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等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方式也随着党所处的历史阶段、力量大小、目标任务的变化而有很大的发展变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想政治工作助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具体实现方式与党所处的历史条件、历史地位、历史任务密切相关,忽视和脱离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社会背景,就可能使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很好地发挥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积极作用。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且逐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和基本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不仅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也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既反映其总体属性的基本特征又反映不同时代要求的历史特征。所以,在方法论上,采取“因循守旧”或者“割断历史”的态度,都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在助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中的应有作用,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将被实践反复证明有效的方法充分应用起来;另一方面,需要总结新时期、新条件、新任务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凝炼出符合新时代基本要求的新方法。

猜你喜欢
矛盾政治思想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