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03-17 10:52杨卫东杨晓桐
关键词:劳动育人大学生

杨卫东 杨晓桐

(吉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将劳动教育提高到了与其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新时期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3月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2]。因此,高校要凸显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并协同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合力,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劳动是整个社会运转的核心要素之一,“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3]627。因此劳动和劳动教育之于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而言,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时期高校不断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能对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功能进行双重强化,促进二者相互渗透”[4]90,二者统一于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当中。陈万柏、张耀灿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5]182。因此,是否符合及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是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两个重要维度。这也恰恰符合马克思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的理念,“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230同时,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7]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标准。

(二)增强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的实然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就为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作为主观意识形态的公民意识,是一种政治意识,一般是指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权利及地位的一种自觉和自信。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其创造出更多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的不竭动力。“只有通过劳动和劳动教育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培养起创造性劳动态度时,才能说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了公民情感和精神,正是这种公民情感和精神,是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更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动力。”[8]66虽然公民意识教育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随着时代变迁教育的重点与侧重也有一定差异,但国家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基本内容理应涵盖其中,而权利与义务意识则应贯穿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个过程。新时期高校通过大力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的深刻内涵,更能很好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这一号召的当代价值。这是帮助大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形塑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回归人之本质、加强青年大学生公民教育针对性的主体性教育方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9]54因此,高校强化劳动教育即成为了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针对性的应有之义。

(三)夯实职业生涯教育基础性的必然途径

职业生涯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在高校接受各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科学的职业规划、全面的提升素养,为未来进入社会职场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核心要义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发展观。可见,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即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落实高校全面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单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也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一味专注于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重点着眼于劳动价值观的养成。“劳动教育固然要学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10]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开展符合时宜的择业定位奠定思想基础,帮助青年学生快速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员。唯有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强化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的渗透,才能帮助青年学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1]653。即引导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能否形成总书记所讲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观念,实际上就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劳动观所在,直接涉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同时,当下高校进行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方式单一、实践性不足等薄弱环节,通过加强劳动教育不但能弥补其不足,还能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主动就业的积极性。因而,职业生涯教育务必要与劳动教育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应该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新时期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时期高校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劳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为帮助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优良的劳动品德,有必要深入挖掘高校目前正在着力构建的“十大”育人体系中的教育资源,借助“三全育人”的实践成果,充分发挥各育人体系的优势以期取得实际成效。

(一)有机融入“十大”育人体系

为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落细落实,教育部制定实施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各高校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以便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十大”育人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高校要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并将各项资源嵌入到劳动教育中”[12]。兼具大学生价值观、性格、能力等层面培养的高校劳动教育,显然不能无视上述“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而单独开展,且非常有必要融入其中以发挥育人体系中的教育资源。

有鉴于此,高校应发挥每一个育人体系的优势又要有所侧重。如在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方面,首先是必须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并开设相应公共选修课程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劳动教育应以课程为核心,以劳动科学知识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4]80同时还要优化培养方案以有别于其他思政课程中相关内容,增强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可以通过与地方中小学校加强联系、采用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加实习实践基地建立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见习、顶岗实习等劳动实践课程环节,以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检验的统一。其次围绕《实施纲要》的主旨要求即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组织申报“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等形式,突出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品德的培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再次是积极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在深刻把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模式和方法,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切实让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等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让广大青年学生入脑、入心。

(二)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实践体系

早在2017年2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为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日益契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各高校顺应人才培养发展趋势而不断推进新时代“三全育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的科学内涵,在全员育人如何形成系统合力、全过程育人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及全方位育人如何实现有机联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实践性成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创新全员育人模式方面高校应着重加强育人的全员性探索,推动全体教职员工及时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清晰劳动教育在贯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径,努力做到全员参与、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在探索全过程育人方法方面高校应着眼于分众化教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大学理念、生活适应、学习引导等教育之中,而后再贯穿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生涯教育等环节,充分发挥不同阶段教育资源的不同功能,实现劳动教育在时间和过程上的连续性。全方位育人,“可以理解为育人的‘空间维度’,指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指向‘育人’这个本体,亦即学校所有工作都要以‘育人’作为终极价值目标”[13]。在完善全方位育人方面,高校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后勤部门在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中的特殊地位与功能。学校后勤要与教务、学工、学院等部门加强交流与协作,通过设置劳动周、劳动月等具体活动安排构建覆盖校园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的体制与机制。通过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两大实践体系,为学生在实验室、图书馆、公寓中心、网络中心、设备处等部门提供实践岗位,构建“理论+实践”与“线上+线下”的劳动教育新模式,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锻炼和提升。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抵制垃圾食品、拒绝不健康外卖进校园、倡导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绿色出行等宣传活动,寓劳动观念教育于校园环境建设与维护之中,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新的路径。

三、新时期高校协同育人主体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责任。具体到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高校、家庭和社会理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高校应努力构筑“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模式,形成育人合力,才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和创新发展。

(一)发挥高校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及学校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目标时谈道,“学校普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准备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青年一代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务须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做好参加生产劳动的准备。”[14]166因此,在大学生未步入工作岗位之前,高校还需要担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坚实的劳动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夯实理论根基;通过创建各种实践活动载体,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一是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劳动课程,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一般而言,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包含着具有丰富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的课程,但专门命名为劳动课程的并不是很多。因此首先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劳动课程方案的设计,首先要有通识性的专业知识,在学生形成了关于劳动意识、劳动人权等基本的知识体系之后,重在唤醒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其次再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二是可以开设类似“劳动教育讲坛”这样的宣讲平台,邀请业已成长为社会著名企业家、高校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骨干等优秀校友回校讲学,不但能为在校生带来鲜活实用的职业理念和工作经验,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最前沿的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倡扬劳动精神,传递劳动情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三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号召各基层党组织适时开展以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党建活动,开展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的学生工作品牌创建活动,在学生职业能力养成、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技能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互联网和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在此背景下强化高校劳动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归本心,着眼于劳动创造精神的培育,更需要坚持劳动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要创新方式,拓展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机会和舞台。”[15]77因此,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团体亦应承担起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责任与义务,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工作。高校一方面可以广泛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开发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尤其是校企合作形式对高校与企业具有一种“共赢”的效用,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设备、技术等优势互补。更主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消化、理解和运用在校所学知识提供试验场,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成长,真正让学生在校所受到的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另一方面,高校应该聘任企业高管、业务经理等人员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为在校生开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不但可以完善高校固有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还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实践经验,开拓学生的职业视野,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同时,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各类团学联组织,通过组织三下乡活动、社会调研、走基层提供技术援助等志愿服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积极投身于基层社会实践,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学以致用,在劳动中不断增加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同向互补性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情怀和奉献精神。

(三)不断强化家校联系,营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氛围与环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202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界定家庭责任方面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5日,第13版.虽然该部法律重点针对的是未成年群体,但家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没有区别的。因此脱离了家庭教育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也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效与成败。而且,认为进入大学后孩子可以“不管了”“放手交给学校去教育”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这些“00 后”独生子女的学校教育。在此背景下高校要主动出击,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和交流渠道不断强化与学生家庭的密切联系,家校联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一是利用“QQ群”“微信群”等媒介建立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这样既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也可以让学校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在家的实际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由家长参与、学校主导的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但让家长对学生在校表现有一定的发言权,也可以将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纳入评价内容,形成家校联合的劳动教育机制。二是邀请学生家长线上听取大学新生入学心理适应、大学生职业生涯唤醒等系列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高校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形成共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合力。三是高校可以利用假期辅导员家访、部分校领导走访等形式建立面对面交流机制,结合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就如何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努力做到学生在校期间让家长放心但不“放手”,严管不“脱管”,为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构筑一道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需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选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0年出版.。可见,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既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过程中,不断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和完善家校社共育工作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校在担当起主责意识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发挥好社会和家庭的资源与作用,形成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协同力量并取得实效,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