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为例

2022-03-17 07:48:46韩文清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标语译者译文

丁 涵,韩文清

(1.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一、引言

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期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如期举办,举世瞩目。北京冬季奥运会共设置了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分别由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予以承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体育项目综合性赛事,每四年一届。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一共产生109枚金牌,创冬奥会历史新高。

今日中国已非百年前的中国。2015年7月31日下午,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交给了北京。中国由此成为第九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国家,从2008到2022,北京则成为了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这是一种殊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第三次举办奥运赛事。自那时起,赛事的筹办就牵动着国内外亿万民众的心。

2021年9月17日,北京奥运会、冬残奥会发布了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该口号的英文翻译也被同步公示出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主题口号是奥运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对中国与“双奥之城”北京文化内涵的体现。11月15日,2022年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在全平台正式上线。激情的歌曲唱响了此届冬奥会的主题,在当前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面对全球共同的课题,北京冬季奥运会发出“是汇聚、是共享、是未来”的声音。

主题口号中“一起(Together)”展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携手奋斗的坚强姿态;“向未来(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共同的美好明日的憧憬,传递出了人类共同的信心与希望;“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则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祈愿。

二、关于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发展历程的一种研究范式。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支点,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用生态翻译学的范式,来研究各种翻译问题。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视角的翻译学研究。生态翻译学定义翻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必须要遵守“多维整合”原则。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多维转换”,是具体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首先,翻译是一种文化现象。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交际的沉淀,这也充分体现了翻译转换的基本内容。而保持原文和译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这些又都与翻译操作方法中的“三维”转换相对应,从而最终实现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三生态中的“平衡”与“和谐”。

三、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及其生态环境

为了充分表达此届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愿景和美好目标,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主题口号,北京冬奥组委自2020年5月起就启动了本次主题口号的创作征集工作,通过定向委托创作的方式,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征集主题口号创意,后经过多轮评审,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意见,并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取得一致后,最终决定将“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作为北京冬奥会与残奥会的主题口号。

从字面上看,主题口号的中文和英文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照的,至少从字词层面并非完全对等的翻译。中文口号文字简洁、结构清晰、号召力强,堪称公示语中的典范。那么,英文为何没有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为“Together to the future”,那样译文就比原文更加简练、用词更少,并且结构完全对等。而发布的英文译文中介词选用了“for”,并且在“Future”前面加入了一个量词和一个修饰词,这样的改动属实有必要吗?然而,如果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或许会得到不同的启发。例如,冬奥会主题口号的生态环境对译文选择的影响,而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译文和原文可以实现多维度的选择适应转换。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个关键性术语。翻译生态指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翻译的生态环境是有层次的: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宏观的“大环境”,是一般环境。它指的并非“语境”,而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标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为:“One World, One Dream”)既有接续又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当前的时代特征。该主题口号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在当今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一起”和“未来”成为了最终确定的两大主题词。“一起”体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未来”则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要传达的是“14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表达的美好梦想:号召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向未来进发,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表示,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不仅表达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心愿,更展现出力量,体现出号召力,更富有激情和动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翻译的生态环境指导并决定了译者用词的不同选择。一个介词“for”更加体现出了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共同汇聚在五环旗下的参与感和使命感,而“Future”前面的修饰词更是强调了“共创一个和谐社会、和平世界、共同地球”的和谐理念以及未来愿景。因此,这样的译文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原语的生态环境。

四、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英译的多维转换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标语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强有力的感召力。这类体育赛事的主题标语是一种特殊的公示语形式,可以起到广泛地宣传的作用。无论是作为公示语还是公示语翻译,这届大赛的主题标语无疑都是成功的一例。

“多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重要的生态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之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多维转换”可以关注和实现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的平衡。

(一)语言维

既然是生态翻译学翻译,那么在语言层面我们首先追求的应该是语言生态平衡。想要追求翻译的语言生态平衡,我们通常应该考虑到忠实原文、传神达意以及美学价值等几个维度。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选用的英文译文“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突出了全人类携手奋斗、共享未来的宏大主题,并在语言维度实现了语言生态的平衡。此平衡并非指字面翻译上的完全对等,而是要把主题标语中文原文在原语语境中所蕴含的意思表达出来,使其英文译文在内容、语言和形式上都更符合原语创作、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如果只是将“一起向未来”简单文字对等直译为“Together to the future”,译文虽然简洁对等,但却会略显生硬、毫无内涵。此种译法无法让世界各国人民体会到主题标语的深刻内涵,也无法产生积极向上、号召全球共同抗疫、共创美好奥林匹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而官方译文中,点睛之笔介词“for”让全球人民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精神动力;更是用一个“a shared”修饰了原本指代宽泛的“Future”,让人类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肩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激发了全人类参与冬奥会的热情与活力。可以说,语言维的适当转换使得语言维度的生态平衡非常成功,此届冬奥会主题标语的中英文版本都很好地体现出了奥运标语的呼吁功能。

(二)文化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都体现着不同国度的文化。冬运会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全球性赛事,这就要求译者能够用一种世界的语言传递出、传递好我们中国的声音、形象与文化。

由于原语文化生态和译语文化生态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角度曲解或误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意语言生态的平衡,更应在翻译的过程中关注原语和译入语之间文化的差异,注重二者之间文化内涵的传递,以此来实现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原语文化中“一起向未来”旨在向世界人民传达“在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人类应该汇聚、坚强,一起携手走向美好未来”。中国作为大国,尽显大国风范、尽展大国担当,始终为促进人类文明和世界和谐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译文中用“a Shared Future”瞬间拉近了全体地球村村民的距离,让人类了解彼此、文化共享、增进友谊,也体现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高度一致地体现出了原文和译文的文化内涵,很好地诠释了“一起”和“未来”这两大主题,更好地实现了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三)交际维

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原文和译文的交际生态都能够得到最佳的维护和保持。“一起”和“未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两大关键词,主题标语中的交际意图蕴含其中。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的英译充分体现出了其中文原文的交际意图:号召全球一起奋斗、共克时艰、携手努力、团结一心,共享美好未来。而其英文译文号召力强,充满同理心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正好契合了奥林匹克运动拼搏进取的主旨。英文译文语言亲和,易于被英语国家和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使人身临其境,乐于参与其中。无论是本届冬奥会主题口号的中文原文还是其英文译文都使其交际意图得以生动体现。

五、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语生态和原语生态保持一致和平衡,译者需要多维度地“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由上文我们可以得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标语的英译很好地实现了生态翻译学所提出的多维转换,最终使译文实现了语言、文化、交际等多个维度的生态平衡,并使译文保持了语言平衡、观照了文化内涵、实现了交际意图、起到了心理暗示、展现了美学价值,这无疑是生态翻译学指导翻译实践的成功实例。翻译是传播的基础,传播是翻译的目的。作为译者,在当今全球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始终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以笔为媒、以译为介,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猜你喜欢
标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标语变变变
趣味(语文)(2021年3期)2021-07-16 06:46:18
标语变变变
译文摘要
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 11:38:33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滥挂标语”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11-17 01:45:16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外语学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