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经验

2022-03-17 07:16魏旭朝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学校教育

魏旭朝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应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阶段。《意见》肯定了各学校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效,也提出了诸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缺乏、劳动教育被忽视等问题。新时期学校劳动教育迫在眉睫。以史为鉴,回顾和梳理党倡导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总结其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教育的初创

在建党之前,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就萌生了劳动教育的思想,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反对教育改良论,主张教育与劳动结合,教育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服务。1919年,李大钊在《新生活》杂志上以《工读》为主题,阐述了工读主义教育思想。同年冬,毛泽东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描述了一个“新村”计划,提出了工读并行的设想。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新的教育理论的同时,开展了新的教育活动,主要表现在:其一,参与留法勤工俭学活动。1912年,蔡元培、李石增设立预备学校,组织人员赴法勤工俭学。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后,广大留法学生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其二,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为了接近劳动群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倡平民教育,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平民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到芦沟桥、丰台、长辛店等地的工人和农民中讲演。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平民夜校,在工农群众中开展教育活动,为后来工农运动的开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20年10月,由邓中夏主持,以史文彬等10名工人的名义发起的劳动补习学校成立,教员由共产主义小组以北京大学学生会的名义选派,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也经常去上课。通过补习学校的教育,工人的政治文化素质提升,为工人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了继续开展工农教育运动的任务。为了促进工人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劳动组合书记部,开展工农教育活动。“一大”后,毛泽东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他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人教育,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斗争的发展。此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协会还在各地创办了农民学校,紧密结合革命斗争实际对农民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和革命思想教育,有力地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为了培养革命干部,中国共产党还创办了几所干部学校,如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干部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指导思想,组织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学习。一些干部学校还积极承担社会教育的任务,如开办工人夜校,干部学校教员、共产党员也为夜校授课,讲习所内的学生既要学习革命理论课程,又要参加农村运动实践和军事训练。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教育与政治结合,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服务。他们为工农大众争取教育权,通过开展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平民教育运动,将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专门的机构继续推进工农教育运动、创办干部学校,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教育工农群众。

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目标是使教育与政治结合,扩大工农群众的受教育权,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教育对象既有工农群众,又有干部学校中的学生;劳动教育不局限于干部学校、工农学校,而是渗透在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且多选取实际问题作为教育内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教劳结合的思想与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孵化期,为党在根据地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经验准备。

中国共产党继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教劳结合的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保劳动教育的开展。1932年5月,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文化教育要实行“四化”的方针。1934年4月,《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对学生劳作实习的时间作了说明。

根据地各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组织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几方面。边区学校以“适应农村经济生活”为原则,调整教学时间,形成了全日班、半日班、早班、识字班等不同形式,探索出集体教学、小组学习和个别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学校多从儿童实际经验出发,充分运用单元主题教学法、直观感知法、实际锻炼法、情景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在生产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化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总目标。

受旧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再加之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边区出现过教育与生产劳动、政府工作、家庭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曾任绥德分区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组织专人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提出“学校和劳动、社会、政府、家庭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1]。之后,绥德分区的这条教育经验被推广至全边区,推动了边区国民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发展。

革命根据地的劳动教育缓解了战时农村物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增加了学生的劳动知识与技能,陶冶了他们的劳动情感。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学校、社会、政府、家庭相联系的纽带,也是四者相结合的主要手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劳动教育的回归

中华人民国和国成立后,国家根据社会需要几次调整劳动教育和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建国之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大批学生不愿参加生产劳动,而是选择进入学校继续深造,带来了“毕业即失业”的局面。《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等教育的指示》批判了忽视劳动教育、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部号召在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中开展生产技术教育。1957年,仍有大部分初中、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3月18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上,教育部再次强调加强劳动教育。1958年,毛泽东在《工作方法》中,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并针对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学校的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学生半工半读,农业学校学生在自设农场生产,农村学生可利用假期参加本村生产等。

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既是缓解升学压力、解决就业问题的举措,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手段,承担着思想教育、阶级教育和发展生产的重任。劳动教育通过工农业生产活动、实验实践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劳动教育在徘徊中前进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1981年,教育部提出开设劳动技术科、职业技术教育课的要求。为了指导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学教育司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内容。198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条例》,具体阐述了勤工俭学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之后,中小学生的勤工俭学承载着劳动教育的任务。

改革开放初期,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先后颁发多部草案确保在中小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明确了劳动技术课的课时及评价方式。然而,虽有文件制定和发布,但是受应试教育“智育第一”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1995年2月,随着《国家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颁布,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1996年6月,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生产劳动与科技活动、其他社会实践相并列,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之后,劳动教育由学科转变为学科内容,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成要素。学界以人的发展为基点探寻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如黄济[2]和瞿葆奎[3]就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这一阶段,劳动教育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开始被关注,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成为探讨的热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新体系的再塑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的高度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地位。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几点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性质、目标与内容、教育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等事项,提出了劳动教育规划与实施要点,为各学段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

学界也开始从身心共生和全面发展视角探讨劳动教育的问题,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各级各类学校基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研发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如西部某农林科技大学以“农科教结合、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格局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该学校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成立耕读会、耕读教育基地、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基地等增加学生的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陶冶劳动情感。

新时代,在政策层面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新体系已形成,在实践中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劳动教育中还在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功利化;家庭、学校、社会之间还未形成教育合力;五育之间融通不够,这些都消解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是共产党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来的,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服务社会的任务。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工人、农民为对象,通过勤工俭学运动、平民教育活动,为劳苦大众争取教育权,在劳动人民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设立工农学校、干部教育学校,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农运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学习,鼓励师生参与到社会教育活动中;根据地的劳动教育渗透在干部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结合根据地的实际,选定劳动教育内容,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劳动教育方法,初步探索出学校和劳动、社会、政府、家庭结合”[1]的劳动教育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教育主要作为缓解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致使劳动教育在与智育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其在教育体系中独立的育人地位被忽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工读思想为其开展勤工俭学、平民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导依据。中国共产党开办了工人学校、图书馆、干部教育学校等,将革命思想传递给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1934年,“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成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历届领导人对教劳结合的思想进行了阐述。这一方针在落实中表现为从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结合到教育与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及国家创新相结合转变。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劳动教育体系

马克思从论述人的片面发展中揭示出全面发展的含义。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旧式分工将人的劳动分成几部分,限制了人的活动范围,造成了体脑分离,使人的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体机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530

劳动教育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注意手脑并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言之,劳动教育应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分阶段制定课程目标。如小学可注重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中学围绕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开展,重视学生的职业体验感的获得,高等学校则应结合所学专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甘于奉献的精神。此外,还应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制定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三)协调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

“以劳培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较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对于体育、劳动教育的关注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劳动的热情和奉献的精神,形成了毕业即失业的局面。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综合性、开放性的社会教育活动,绝非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时刻注意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五育”相融相通,协同并进。

(四)构建“家校社政”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联动机制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展的勤工俭学运动、平民教育活动是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相结合的典范。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劳动教育更是充分利用了蕴藏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中的教育资源。如延安时期米脂女小将课堂搬到地里去、带领学生参观工厂、请地方干部作报告等。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相联系的纽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各方教育资源。在政府统筹的基础上,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六、结语

“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6]127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旨在培养他们对于劳动及劳动人民的情感,端正劳动态度,增进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单纯的机械劳作与脱离实践的劳动教育知识学习都是对劳动教育的误解。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应能使人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生产生活知识和技术,体验劳动之趣,获得劳动之识,养成劳动之情。劳动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其他四育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可增进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及情感;另一方面应在其他四育中引入劳动教育,发挥其“以劳培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作用,使四育落地生根。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工农教育运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联系。抗日战争时期,劳动生产与战争、教育并列为解放区必须执行的三项中心任务,劳动教育被贯彻到根据地各级各类教育中去,既改善了边区严峻的物质条件,支援了革命斗争,又培育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着深厚劳动情感的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单纯的体力劳动或成为追求“智育至上”目标的附属品,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地位被忽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勤劳节俭的民族传统,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教劳结合的思想。劳动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劳动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迫在眉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评价也应进行变革。与此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增进劳动知识和技能,获得丰富劳动情感体验的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