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群,龚巧妹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展现出积极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国主流媒体对其新闻报道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新闻焦点之一。但是由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文化差异和政治需求的不同,国外各大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深刻体现在外媒涉华报道的用词与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研究外媒涉华词汇的翻译,通过分析外媒的选词来具体探讨其中的深意以及对中国的偏见,从而深入了解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对译者的操控作用以及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以便让译者在对外翻译中能更好地传递本国的思想与文化。
“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名词,英语表达为“ideology”,指的是一种观念的集合,也是指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对“意识形态”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由此可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通常一提到意识形态,就会涉及某一阶级、政党或社会组织的价值观、信仰、社会利益和需求。
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研究发生了重要变化,即翻译研究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只单纯地关注文本之间的对等转换,而是将重心放到了文化的转换上,因此,翻译文化学派应运而生。翻译文化学派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具有强大的操控和影响力。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曾说:“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改写。改写就是操纵。”他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三要素”理论,即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勒菲弗尔认为,翻译肯定是对原文的“重写”,但是无论目的如何,都是一定时间阶段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反映。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政治领域,应该是扩大的所有领域,可以用于规范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那些对于所处意识形态不满的人,会利用重写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1]阿尔都赛也曾指出:任何一种阅读都不可能是无辜的,而是带着意识形态眼镜的某种活动,更何况是翻译呢?[2]因此,意识形态这只“看不见的手”能操纵译者对原著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运用。[3]
由于中西意识形态的不同,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通常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下采用他们认为合适的翻译策略来对华进行报道,主要方法有直译或直译加解释、添加意识形态符号以及误译。
1.China is a paper dragon: US policy makers should look to the future with a little more confidence and a lot more trust in trade, markets and superior potential of people.
《The Atlantic》即《大西洋月刊》在文中用了“paper dragon”一词来形容中国,这是由“paper tiger”一词变化而来。“Paper tiger”译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大西洋月刊》将“tiger”替换为“dragon”,目的有二:其一是因为“龙”在中西文化里的内涵是相悖的,在中国,龙代表成功、高贵和权势,而在西方,龙是妖怪,是邪恶的象征。《大西洋月刊》将中国比喻为龙,也没有对这个概念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释,自然会让那些不懂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一眼就产生莫名的不适,引起读者的反感。其二,“paper dragon”即“纸龙”,表明中国就如同弱不禁风的纸一样,一吹即破,言下之意就是告诉美国民众,面对中国在世界贸易市场上不断发展的形势,美国人不用太焦虑,因为中国是纸龙,掀不起大风大浪。因此《大西洋月刊》使用“paper dragon”一词,其目的是用这种“异化”的换词手法一方面贬低中国,另一方面稳定西方民众的心。
2.The aim is to ensure that these agencies are “absolutely loyal, absolutely pure and absolutely reliable.”Officials say the campaign will be like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of the early 1940s. That was when Mao-then the leader of a communist insurgency- staged a sweeping and brutal purge of the partys ranks to consolidate his control.
2021年2月份,中国共产党在政法系统发动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活动,以正风肃纪,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倡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经济学人》在报道时首先采用直译的方法将“整风运动”译为“Yan’an Rectification”,可是接下来的解释却没有忠实原文,忠实历史,如,“a communist insurgency”,在中国人心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为国为民,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正义的政党,何时成为了“insurgency(叛乱的政党)”?外媒用“insurgency”形容当时的共产党,是有意暗示绝大多数不明真相的外国读者,当前的中国共产党是从一个叛变的政党发展而来的,间接贬低了中国共产党,抹黑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同时,《经济学人》认为毛泽东当时的整风运动就是为了“consolidate his control”。“control”一词极具“独裁”、“霸权”色彩,其目的是给外国读者一个完全错误的印象,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独裁和极权统治者,这种操作手法对绝大多数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民众甚是有效,严重损坏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3.He described the campaign as “scraping the bones to remove the poison, and draining away the filth to bring in fresh water.”
《经济学人》对“刮骨疗毒,激浊扬清”采取的是直译法,没有进一步解释。实际上如果不加以解释,读者可能不了解其具体含义,该译文也无法展现中国政府建设干部队伍的决心和勇气。
1.The new scold war: China pushes back against critics of its policies in Xinjiang
这是《经济学人》在2021年3月刊登的一篇文章的标题,“scold war”直译为“骂战”,仔细对比,“scold war”与“cold war”形似,对于那些深受冷战影响的西方民众应该一眼就可以反应过来。而如果我们将这个标题翻译出来,就没有那个味了,译文很难像英文那样把“scold”和“cold”的暗合体现出来。所以,《经济学人》将中西对新疆问题的争论形容为“the new scold war”, 一方面是直译,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其中暗含深意,因为“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进行的无硝烟的对抗,现在暗指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矛盾,会让读者将中国与之前的苏联相对比,从而产生恐惧,排斥心理,降低对中国的好感。
2.Wolf warrior 2: the nationalist action film storming China.
这是BBC 评价《战狼2》时的文章标题,称其为一部“民族主义动作电影”(nationalist action movie)。在英文里,“nationalist”译为“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也属于爱国者,但是具有极端性,常常会演化为威胁他人安全的团体,所以通常含有贬义。这个词会让外国读者觉得中国人傲慢,极端,不容易接触。根据《战狼2》的内容,在不带任何意识形态色彩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将其替换为“patriotic”,体现真正的爱国主义,而非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nationalist”。
3.Joe Biden is less China-baiting but more concerned about human rights.
2021年1月,特朗普政府最先抛出“棉花禁令”,而拜登上台后依然“萧规曹随”。《经济学人》一句话道出了原因。熟悉冷战历史的人由“Chinabaiting”一词或许会想到“red-baiting”,“red”代指“communists”,“red-baiting”意思是“对共产党员或者亲共者进行迫害”。在此,《经济学人》把“red”替换成“China”,容易唤起读者的冷战记忆,用词带有偏见。近年来,中美在“人权理念”方面存在一些不同意见,美国以其“价值观”驱动的对外政策通常显示出“双标性”,甚至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美国媒体常常利用一些意识形态极强的词汇来触动民众的神经,煽动他们的反华情绪,从而达到诋毁中国,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目的。
1. Anyone who offends China will be killed no matter how far the target is.
曾有一段时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在社交媒体很火。BBC 将其翻译为:Anyone who offends China will be killed no matter how far the target is. 在这里“犯”这个词翻译得有失偏颇,并没有将原意“侵犯、侵略”这个意思翻译出来。这句话出自汉朝将领斩杀匈奴时向朝廷的一封上书,原文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所以这里的“犯”是“侵略”的意思,而非“冒犯”。如果使用“offend”,就意味着仅是“冒犯”中国就要被诛杀,读者会认为中国人太心胸狭隘了。而BBC 将中国这样一句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话语错误翻译了,中国就可能被扣上“滥杀无辜”“暴力”的帽子,中国的形象也因此误译被破坏。
2.In Xinjiang, more than 1m Uyghurs have been sent to the new gulag, where they supposedly learn job skills.
如果说BBC的报道不符合事实,那么,《经济学人》的报道则可称为荒谬至极。《经济学人》直接用“gulag”一词,毫不忌讳地将培训中心编造为“古拉格”。“古拉格”是前苏联政府的一个机构,负责管理全国的劳改营,这里面的人大部分是犯罪分子和与政府持不同意见的人士。外媒将“gulag”用在新疆问题,意图明显,旨在挑起世界人民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和指责,让人错误地认为新疆人大多活在恐怖的集中营统治中,过着没有自由,非人一般的生活,毫不费力地达到污名化中国的政治目的,体现了其对中国的极度偏见和企图。
3.But officials in Tibetan areas have not replicated the worst atrocities in Xinjiang, which
America has contentiously called“genocide”,though they do not involve killing.
4.“genocide”指“种族大屠杀”。《经济学人》说中国政府对新疆实施了暴行,进行了美国政府声称的“种族大屠杀”。由于意识形态的操控和政治立场的不同,外媒企图用最恶毒的词语来形容中国对新疆的“苛政”,让全世界唾弃中国,可美国等西方国家苦于无凭无据,只能玩弄文字,捏造事实,对中国国内的新闻进行误译,瞎编,制造谣言,以此抹黑中国的形象和抨击中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国外一些主流媒体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从以上外媒的涉华翻译可知,大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存在着极大的偏见,经常掺杂着意识形态色彩,罔顾事实,虚假报道。笔者认为,产生这些偏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同导致了西方国家一直视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西方某些国家在一些问题上持有“双标”。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新疆问题大加干涉,制造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指责中国政府剥夺了新疆少数民族的人权,而对其盟友侵犯人权的事实却闭口不言,甚至洗白开脱。
第二,酸葡萄心理。西方某些国家不能接受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更不愿意看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他们想尽办法遏制中国,但徒劳无货,只能通过新闻媒体来泼脏水,以达到破坏中国国际形象的目的。
第三,西方民众认知上的局限。大部分的西方民众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变化不了解,普通民众很容易受本国媒体的误导或蛊惑。加上部分记者因为文化差异,习惯用西方思维解读中国,自然会产生不客观,不真实的元素。还有部分记者虽然明白真相,却刻意要用错误的翻译来误导民众。
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作用确实很大,“文本一旦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意义就会被随意扭曲,进而使译文读者接受译者的意识形态”。[4]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方式摆脱不了意识形态对译者的操控和制约。由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差异,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必然会存在偏见。我们虽不能左右西方媒体的报道,却可以在外宣翻译中充分发挥译者自身的作用。笔者认为,译者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理解是整个翻译实践的源头工作。只有从原文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角度透彻地领会原文本含义,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5]其次,译文要符合外国民众的思维习惯。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语言的差异。因此,我们要采用国外受众熟悉的话语、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才可能排除误读,消解歧义与偏见,使传播内容为海外受众所理解与接受。[6]另外,要谨慎使用不利于国家形象的词汇。中英文词汇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字面意思相同,并不代表用法和深层意义相同。在外交翻译中,必须做到评价类型等效,即褒义对褒义,贬义对贬义。[7]总而言之,在外宣翻译中,我们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8],采用多种有效策略树立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助力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