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学教学的研究

2022-03-17 00:25金丽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金丽花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然而,这种方式只能说是中学英语应试教育的延伸,仍旧把学生牢牢地捆绑在教科书上,单纯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机械化训练。在当今全球文化交流越发频繁的社会中,大学英语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上,而应该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真正达到综合育人的培养目标,以及沟通合作、学会反思的毕业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英语文学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工具理解、探讨、分析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文化现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来拓宽视野、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理解。

1 研究现状与调查分析

有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学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将英语文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或者从文学与伦理价值、人文素养的关系出发,提出英语文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意识。但都没有具体深入到跨文化交际与批判性思维这一层面。刘莉(2009)首次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文学文本的阅读,以此来扩充知识面。刘传霞在2013年做的访谈中指出,现今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实用化使无关功利的文学教育无立足之地,并批判了文学教学中,学生的单纯知识累积和教师的照本宣科现象。他指出了问题所在,也申明了文学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但侧重的是中国文学教育,并没有延伸到对英语文学教学领域。傅丽、李真、何东(2013)研究了二语习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黄宁和普映山(2016)列举了具体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徐敏和刘娅(2013),段慧(2018)虽然都提出了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文学课程的意义和方法,但分析比较浅显、方法也过于笼统简单。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英语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看法,掌握学生对英语文学课程的预期,深入探究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学教学的可行性,面向延边大学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利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了随机调查。对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有79%以上的学生从未参加过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也没有自主阅读过英文原著。而对于是否愿意选择英语文学课程,68%的学生表示只要阅读的作品不是太难愿意选择英语文学课程。同时问卷也显示出多数学生想要更多地理解西方世界的意愿和要求。这一调查结果大大提升了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学教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 英语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教学设计

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文学课程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挑选适合阅读、难易度适当、内容适宜的英文原著。也就是说,需要精心挑选难易度适中、内容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7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John Bunyan)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1678)》是一部基督教寓言故事,语言简单朴实、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学生阅读此书不仅能够了解西方文化的根源,还能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深层内涵。18世纪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1726)》是一部树立英国文学讽刺传统的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风趣幽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分析;除此之外,《一个小小的建议(A Modest Proposal,1729)》也是一部极具讽刺意义的作品,篇幅短小、意蕴丰富。19世纪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Walden,1854)》,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兼具抒情与哲理,尤其适合大学生在喧嚣浮华中搭建属于自己的一间精神小屋;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不仅能够在高水平的层面上培养对英语的语感,还能全面提升个人修养、加深对美的理解。20世纪美国小说家塞林格(J.D.Salinger)的《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语言风格强烈,讲述了一个懵懂少年走向成熟的一段坎坷经历,能够成为现代大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成长的一个阶梯。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需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鼓励阅读和交流,重视文本的细读,强化对文化的认知,防止学生只停留在文学表层的浅显内容。还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并优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组合。每一层环节都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文学素养,以及教学实践技能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启发式英语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必须以教师过硬的教学能力与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基础。这样才能活跃课堂讨论和互动,不断激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观点、提出见解,帮助学生突破语言层面,拓展文化层面,进而大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来看待问题。

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加强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与研究》(2015)中指出,“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可以作狭义与广义两种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指大众传播方面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及有关的问题。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各种交际中涉及的文化诸方面。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通常做广义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可以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以及跨文化技能三个方面。英语文学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从小学开始积累的英语词汇量以及英语阅读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细读和文化品读,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感知与理解,同时通过对英语文学文本的深入理解、分析、探讨,实现跨文化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学生因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对英语文学的认知都普遍只停留在表层,无法剖析到更深层次的典故、隐喻、象征及暗示。这恰恰需要加大英语文学教学的力度。班扬的《天路历程》能够为学生打开通往西方文化的大门;拜伦与雪来的诗不仅能让学生熟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还能引导学生欣赏英语诗歌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文学作为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作为映照人性的一面镜子,能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将文学教育与英语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使用英语语言工具拓宽视野、加深理解,是缩小高校英语教育现状与实际运用间差距的最好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后,在工作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正如马克思·韦伯指出的那样,近代理性主导的“世界的祛魅”导致的结果就是宗教渐渐失去了对精神世界的统治地位。至此道德失去了绝对性,同时引发了价值迷惘、道德焦虑和挫败。不管是康德的实践理性,还是边沁和米尔的功利主义都想要为道德判断寻找客观的合理标准,却都未能真正解决道德价值的基础问题。尼采宣布的“上帝之死”就预示了将会出现的严重的精神危机。就像米兰·昆德拉1984年出版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揭示的那样,当生命因失去了绝对的价值而使其卸下责任和义务时,人类的存在就会进入荒诞和虚无的境地。也就是说,除了现实主义主张的对现实的照明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文学在进入到二十世纪后,不仅通过意识流的手法将人最隐秘的内心世界投射了出来,而且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寻求对自我的反思和理解。可以说现代文学已超越了简单的虚构与唯美的范畴,试图为困惑迷茫的人类举起一面镜、为丧失信仰的时代点亮一盏灯。

英语作为一把可以沟通世界的钥匙,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语言的学习必须与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高校教学中把英语与文学结合起来,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文学文本、观看英语影视作品,培养出独立思考、自我批判的能力。具体来说,英语文学教学要做的不是道德伦理观念的灌输或者文化知识的累积,而是用讨论与互动的方法,激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梭罗的《瓦尔登湖》能为焦虑困扰的学生找到一个精神的庇护所;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能够让学生看到西方世界的荒诞与可笑;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能够让学生理解成长的痛苦、迷茫和孤独,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 结语

最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而英语文学仍然被忽视的这一现实以及应试教育所培养出的“高材生”,无益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大学生理念。

正如司汤达在《红与黑》(1830)中说过,小说是一面“镜子”,如实反映现实生活。而文学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一个纽带,是映照具体个性和普遍人性的一面镜子,也是在拜金社会混沌迷茫中的一盏指路明灯、是永不褪色的宝石。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的功利化、实用化、短视性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浓重的功利意识与淡薄的责任感,是不可能用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共必修课来改变的。他们需要的是思考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而英语与文学在教学中的结合,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