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峰 白雪莲 周 婷 朱 芹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1121)
随着我国近二十年的本科生扩招,高校在校生数量激增,而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当务之急,各高校都把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如我校开展了“教学内容前沿—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科学—学习方法有效”的四位一体课堂建设,从教学研究指导、教学大纲改革,教改项目推动、教师培训提升、优质课堂示范、课堂质量监控五方面协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并且积极推进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实施基于“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写作交流—反思提高”流程的探究式教学等改革。教学大纲是教学目标、内容及任务的基本纲要,编制好教学大纲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还没有完全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改革现行教学大纲的使用设计与使用作为切入点,利用笔者从事食品专业多年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变静态的教学大纲为动态自主的教学大纲设计[1]。其中新理念是运用教学大纲的“契约机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且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师生互动为中心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倡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简而言之,以上对教学大纲的改革理念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Jay等对教学大纲的作用进行了研究[2],认为教学大纲的作用如下:一是可以作为一份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认可的契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在一学期中师生双方的期望内容,引导并且规范了双方的行为。二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便利。三是一种永久性的记录,能够评价教师的教学,证实教师教学的有效性。Jeanne等探讨了有效的教学大纲[3],认为教学大纲在使学生参与和建立一种有效的课堂氛围中非常有用,而讨论大纲有效使用却很少。笔者根据当前对教学大纲的研究状况,评述了大纲的典型使用方式,并认为一份有效的大纲主要应包括识别信息、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达到课程目标的方法、成绩评价、学时安排、课后支持服务等这几部分内容。
马兰婷[4]等研究认为互动式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单一固化,实验课程内容多数是被动的验证性知识,具有枯燥、乏味等特点。互动式教学则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交流,学生将对该课程想法与思考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反馈给上课教师,教师则采取合理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互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实验课程教学通常只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只是简单地练习操作方法,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互动式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创造潜力。互动式教学能够使师生双向促进,共同提高。传统实验课程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大部分学生的角色仅仅是“观众”,而不是主动参与者。互动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挑战教师,教师倾听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意见想法。教师和学生共享知识和经验,丰富实验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目前高校普遍使用教学大纲作为重要的教学及教学管理辅助材料,并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1)规范科学的教学大纲,对指导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规定了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使施教具备了计划性,但实际上部分大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规范性,未按大纲的统一格式撰写,格式上一致性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缺乏科学性,如课程介绍与适用专业存在着矛盾。缺乏实用可操作性,部分设计缺乏操作条件等。(2)目前的课程教学大纲普遍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文件,缺乏对学生在课程中的活动和任务等内容进行详尽的设计,主要阅读者为教务的管理者和教师,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学生”却很少有机会看到课程完整的教学大纲,更谈不上对教学大纲的建议,也导致学生不会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去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相对比较盲目。(3)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课堂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其不同的责任和角色划分。但目前高校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和实施多流于形式,在大纲中并没有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的责任和角色进行明确的规定,更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激励教师和学生。(4)教师制定的大纲不面向学生,轻视现象存在,出现了一些随意制定的乱象;内容上千篇一律,缺少实践性和可行性,教师与学生课堂定位不精确,缺少个性教学理念和经验等。教师主要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设计课程中的活动和任务,而很少明确学生在课程中的活动和应达到的目标。目前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几乎没有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过程中。由于学生无法获知教学大纲,以至对课程内容没有系统性认识,对课程内容及目标把握不到位,课程参与度较低,学习积极性某种程度上受到抑制。一部分教学大纲缺少更新,长期沿袭使用,缺乏积极的动态使用过程。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课堂中的合理使用具有明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5]。这种教学大纲的使用方法为:在开学新学期第一次课中教师就向每一位学生发放一份基础的方向性的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中对其进行充分的互动讨论和解释,使学生了解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师和学生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与角色。让学生思考自己想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应该怎么学,让学生回去查找资料在第二节课上及时反馈,老师最终确定大纲的主要内容。一旦新的教学大纲获得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认同,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了一种教与学的协议,如同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签订了一份责任合同。在以后的课程教学及施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在心理上期待着对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履行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义务,完成约定的施教与学习任务。正是这份由学生认可的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契约机制”使预期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和保证,同时也方便了对学生的考核以及教学管理。
摒弃简单地不经思考的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课后再递交实验报告的课堂教学方式。授课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进行实验大纲的设计,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以《肉桂油对扩展青霉体内外生长的抑制效果》为案例,教师发放大纲,与学生围绕该实验主题进行讨论,微生物性实验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动手能力。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对实验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对该实验创新点与教师进行深度互动和探讨。如该实验从肉桂油由体内和体外两方面影响扩展青霉的生长为一大创新点,教师从该点切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实验,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指出实验实施的妨碍因素,设计最终实验结果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对创新性实验设计的思考。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在课程设置中,实验内容切忌过于生僻,要在学生可理解、联想的范围内。
如在《植物色素的分离分析》实验中,实验课前老师先讲解实验的目的及基本要求后,学生分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后确定各自的实验计划。老师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自己选择提取的方法,自己选择展开剂的类型和比例以及柱子填料的类型。如同学说首先需要考虑哪些植物含有不同的色素并且色素含量比较丰富;哪些植物在校园里比较容易得到,同时也会思考色素的含量跟植物的颜色有没有关系,跟植物的成熟期有没有关系。接着要查找资料了解色素的性质,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提取色素,提取溶剂是什么,不同色素的提取方法是否可以通用,色素的稳定性怎么样,色素一般存在于植物的什么部位,提取前需要对材料进行什么处理,是不是需要研磨粉碎,研磨过程中是否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是否需要对色素进行保护,最后需要多少量的色素溶剂。用展开剂展开的时候选择什么极性的展开剂,展开的效果怎么评价,怎么根据效果调整展开剂的种类以及比例。分离色谱柱的填料怎么选,柱子怎么装,装填效果对分离过程有什么影响,流动相的比例怎么确定。分离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最后的效果怎么评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思考过程中寻找实验的方案,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必须重视对教学大纲跟学生的沟通,加入学生期望的内容,通过互动式教学设计引入大纲的实施,运用教学大纲的“契约机制”保证教学质量,推动了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课堂规划设计的转变。了解双方各自在实验课程教学与学习中的任务,精准定位自己的角色与职责,使教学大纲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契约”。从而解决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缺乏思考的现状,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使教师掌握以学生活动和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同时解决了学生在课程中对学习目标、要求和责任不了解,对学好课程缺少心理准备的问题[6]。该方法的实施也是实验课程内容由灌输式、基础性向主动性、综合性、向实践性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