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提升我院志愿服务工作初探

2022-03-17 00:25邱文青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理念

邱文青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团委 北京 100053)

自2016年以来,我院志愿服务发展迅速,与三十多家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人数多、范围广,得到了共建单位的高度认可,对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增进职业融入、提高人文关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特殊时期,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大规模、大范围的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受到限制。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开展模式,转为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现有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志愿服务的教育价值,服务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 服务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服务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服务、反思中不断提高公民的责任感。“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源于西方传统的经验学习,该词首次出现于1964年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社区学院的社区服务方案中。其理论基础则可追溯到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哲学、列温和科尔布的经验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具体而言,服务学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调服务与课程相结合,即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运用于服务实践,在小区生活情境中满足社区需求;二是强调学校与社区结合,即服务活动开始前应充分沟通社区实际需求和学校服务学习培养目标的契合点;三是强调结构化反思,即将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在服务过程中安排反思活动;四是强调学生自我发展,即将学生学习的空间从相对封闭的课堂延伸至开放的社区,在服务活动中实现对他人的关怀,促使学生关注社会需要、审视自我责任、关切自我发展[2]。

2 我院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及改进方向

2.1 我院志愿服务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我院团委以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抓手,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正确参与志愿服务,初步建立了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以岗位需求调查、岗位设计、广泛进行宣传为前提,以志愿者注册、招募、岗前培训为基础,以活动管理、保障和激励为抓手,形成了招募、培训、服务、管理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2.2 我院志愿服务改进方向

2.2.1 志愿服务与志愿者的发展联系不紧密

志愿服务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片面或者过多地强调单方面的付出,把志愿服务和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关注“奉献、友爱”,而对“互助、进步”的关注太少。对志愿服务本身潜藏的促进志愿者知识学习、技能发展和培养公民责任感的教育价值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规划,使志愿服务与志愿者的发展联系不紧密,难以产生学习的效果[3]。这种单向的志愿服务认识可能导致志愿者的动力不足,志愿者通过服务能否实现互助、进步,以及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程度完全依靠自身悟性和认知,是一种被动式的进步。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限制,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对自身的实践活动就只能停留在简单、机械的活动,难以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

2.2.2 志愿服务缺少过程反思指引及评价反馈

现有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设计,更多的关注实践时长,对志愿服务的反馈和评价(包括志愿者本人、志愿服务小组、志愿服务单位等)涉及较少,也没有系统的反思环节。比如,在志愿服务的管理过程中,会建立相关项目的微信群、QQ群,志愿者们与项目对接的老师互相探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享服务的心得和喜悦,增进志愿者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但是这种分享比较随机,一是并非全员参与,二是没有形成长效的机制。比如,志愿服务的表彰更倾向于星级志愿者的评定,也即根据时长多少来衡量志愿者的工作效果,这种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容易造成唯时长论的错误导向,志愿者很难通过自觉的反思而得到提升。比如,目前的志愿服务岗前培训一般以人身保护、矛盾冲突解决等为主要内容,因为缺少评价反馈,对学生希望的提高组织领导、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等内容基本不涉及,不能契合学生的需求。

作为志愿服务管理部门,需要借鉴服务学习理论,在现有管理模式上积极探索服务学习的价值。一是服务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方法,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不片面强调一方,从服务中学习,从学习中反思,从而促进学习,关注社会、审视自我、发展自我。因此,就可以避免以往志愿服务强调服务,而忽视个人自身发展、导致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服务学习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通过引导志愿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有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实践,实现学习服务相互促进。

3 服务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

要实现素质教育与志愿服务育人效果整合,促进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推广服务学习理念、设计反思评价环节、培养专业指导教师、设立志愿服务课程等方式提高志愿服务的育人质量和效果,促进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1 建立服务学习的理念

在全院范围内建立服务学习的理念。在志愿者中推广服务学习的理念,只有志愿者明白服务学习理念和意义,才能乐意去实施相关的活动设计、真实反映自身想法和需求。专业课程教师了解服务学习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融合,达到学习实践相互促进的目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的老师要在服务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设计反思活动环节、评价反馈活动,推动志愿者积极思考、认真审视自我、提升自我。培养志愿服务项目的专业指导教师建立服务学习的理念,才能引导和监督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注意学习和服务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到反思活动、评价活动中,最终实现自我提升。

3.2 建立反思、评价环节

服务学习理念强调结构化反思,即将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在服务过程中安排反思活动。因此,在服务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引导全体志愿者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反思活动中来,如开展每日日志、每周的小组交流、角色扮演、成果展示等活动来督促志愿者进行反思。同时,作为志愿服务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既要对反思活动及时进行总结,也要关注志愿服务的反馈和评价,从包括志愿者本人、志愿服务小组、志愿服务指导教师、志愿服务单位等多方主体中收集意见建议,真正了解志愿者的需求,从反思活动和评价中不断改进活动设计,实现志愿服务提质增效的目标。

3.3 培养专业指导教师

志愿服务专业指导教师是反思活动的指导者和监督者。项目专业指导教师一般为各系学工部门老师,他们一般更了解志愿者的情况和心理活动。培养专业的志愿服务指导教师,不仅要关注志愿者的心理活动、解决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相关志愿服务保障的对接,还要强化其服务学习的观念,指导和监督志愿者认真开展反思活动,给出真实、客观的服务评价,以学生为本,帮助他们更加关心社会需求,在服务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使命感。

3.4 设置志愿服务课程

设置志愿服务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院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对于帮助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有重要意义。相比学生会、红十字会、社团等其他学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门槛低、时间活,能够吸纳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课程内容既应涵盖志愿服务的基本精神理念、学院的志愿服务品牌理念、logo、志愿活动开展的现状、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整体情况,还应该包括服务学习理念的基本含义、意义、方法论等相关内容,为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提高志愿服务育人效果打下基础。

4 结语

当前形势下,我们亟须改变以往大范围、大规模的志愿服务开展模式,在服务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为依托,以服务学生为本,挖掘志愿服务活动自身蕴含的教育价值,最终实现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理念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