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03-17 00:25刘湘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诈骗网络安全意识

刘湘庆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7)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54亿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为8.47亿人,占网民总数量的99.1%[1]。大学生成为中国网民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网民年龄段在20-29岁的人数占比最高,为24.6%[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2]。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2]。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其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思潮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3]。而学校在教育学生应对网络安全的工作存在滞后性,导致大学生缺少网络安全事件处理的知识和技能[4]。网络素养的提升关系到高校思想教育的进展,关系到网络安全的稳定。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将对网络安全素养的培训提升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选取在校大学生,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网络安全意识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93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97.7%。

1 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

1.1 大学生上网情况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的2小时以内的占比只有25%,上网在2-4小时的占比为42.4%,上网超过4小时的占比为32.6%。并且,有9.4%的同学对网络依赖度极高,有34.6%的同学对网络依赖度高,有48.2%的同学对网络的依赖度一般。大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占比为53.9%;其次是学习和社交,占比为38.3%和33.1%;还有22.4%的同学上网进行购物。

1.2 网络安全了解程度

“0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程度不高,有60.4%的学生对网络安全了解较少,有25.5%的学生会忽略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在运用互联网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仅有8.1%的学生认为非常了解,而高达50%的学生基本不了解。

1.3 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现状

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发现,43.2%的“00后”大学生表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另有24%的学生认为自身不具备网络安全意识;仅有32.8%的学生认为自身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有 35.7%的学生在网站上注册账户时会选择仔细阅读隐私条款内容,而有44.8%的学生会选择大致的浏览条款内容,另有19.5%的学生并不阅读隐私条款。大学生曾遭遇病毒攻击的比例为24.5%,发生信息被盗的比例为 44.3%,遭遇网络诈骗的比例为33.6%。其中,大学生遭遇的网络诈骗的类型主要有网络购物诈骗、网络游戏诈骗、网上聊天诈骗[5],调查发现遭遇网络购物诈骗的比例为44.8%,遭遇网络游戏诈骗的比例为46.1%,遭遇网络聊天诈骗的比例为70.8%。

1.4 网络安全风险的应对意识

面对网络上恶意散播的不良信息时,认为应该不予理睬的学生占比为31%,认为应该与朋友说明其不良信息的学生占比为 20.6%,认为应该进行举报的学生占比为47.4%。大部分同学的防骗意识比较强,对借款信息有89.6%的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确认是否属实。当遭遇网络侵权时,选择告知亲朋好友避免上当的比例为63%,选择依法维权的比例为63.5%。

1.5 高校对网络安全的教育现状

有 25.5%的学生认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困境是政府的引导不够;有56.5%的学生认为是相关部门的宣传不到位;有35.4%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对于学校组织的网络安全意识宣传的活动等,有79.2%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网络安全相关讲座,有43.2%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维护网络安全公益活动。

2 网络安全意识较弱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是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网络环境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如查阅资料,网络学习,游戏娱乐等。并且,随着手机、ipad等移动信息终端,能够很方便的接入网络,实现网上聊天、信息查询、娱乐、通话交流等一系列功能,使得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进行娱乐活动。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仍处在发展期,存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问题,面对虚拟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容易长期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导致网络成瘾的现象发生[6]。

(2)在网络世界中,大家普遍认为网络环境是虚拟存在的,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束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网络上的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放松了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警惕,过于自信的认为能够应对安全风险的后果,认为即便发生网络安全事件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7]。并且,大学生长时间的沉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在网络安全素养缺失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对网络信息鉴别力低下、网络认知思维模糊,在隐匿空间中表现出道德底线不断下降,存在道德素养缺失现象,如进行网络暴力、参与网络诈骗、传播网络谣言等[8]。

(3)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三观,对网络上的信息的价值判断能力较差,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时,很容易受到蛊惑,产生思想观念动摇[9]。并且,在西方国家大肆利用网络进行西方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传输给青年人的背景下,大量的不良思想价值观会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动摇其已有的思想观念[4]。

(4)高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教育。高校通常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网络教育,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其讲授内容单一、缺乏时代性,容易使大学生放松警惕,降低自我要求,导致沉迷于网络[9]。并且,授课教师缺乏既精通网络安全,又掌握网络文化素养教育和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不能很好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高校普遍没有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舆情素养方面的课程,只是有部分课程涉及相关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素养提升。网络教育活动较少,也导致了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风险鉴别能力[6]。

3 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高校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目前,高校网络安全大多是由学生工作部处与保卫部门独自开展工作,网络安全教育缺乏协调性和连贯性。因此,亟须建立专门管理机制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形成“辖区公安局—学校—学院—班级”的网络安全协调网络,公安局定期汇总网络安全事件,通报给学校、学院,班级辅导员根据通报的网络安全事件,向学生传达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形成层层递进的网络安全警示教育机制。

3.2 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结合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例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进行案例剖析,并依据大学生日常的网络使用情况开展教育,如账号注册、网络交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网上购物、求职中的防诈骗常识,网络信息的真假识别及暴力的网络言语攻击、人肉搜索行为的应对等。

3.3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应当注重组织大学生集体观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影片和展览,组织学生参加专题讲座,参加公益活动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并借助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和学校官方自媒体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促进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积极开展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活动,例如开展网络安全训练营,专门培训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体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与网络安全有关法律知识,同时也警示学生不要在网络虚拟空间进行损害他人的行为。

猜你喜欢
诈骗网络安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