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2022-03-17 00:25张夏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工匠大赛

张夏晨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1 高职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

1.1 没有彰显出实践教学的重点,缺少理论结合实际的锻炼机遇

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应与企业的人才需要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尽量模拟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并积极引入一些常见的工作项目,结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自身竞争力。现如今,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学设备也有待革新,教学方案传统刻板,教学方法仍是教重于学,不够灵活,实践课程内容及施行方式与专业实际操作情况严重不符,学生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无法体验技能操作过程中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视角下,各行各业都逐渐呈现出了新气象,引进了新的技术和新的工具,高职院校也要进行革新和优化,但是在此操作中可能会存在忽视学生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衔接,从而造成学生自身能力较弱的问题。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的支持,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的高职院校把实践教学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校内实践,一类是校外实践,前者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开展实训、社团活动,后者主要是进行在岗实习、为社会服务,然而校内校外的实践教育工作落实情况不太理想,主要是由于给学生技能实践练习提供的条件不够。一方面,缺少“基地化、项目化、多样化”实际演练的场地、设备资料条件;另一方面,忽视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合理的实践教育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互相沟通能力、抗压减压能力,增强相互合作、组织协调、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但高职院校多注重实践形式,忽视了实践过程及效果。

1.2 传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制约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职业教育关系到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我们应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但是随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扩招、增加专业课,基础教学配套设施数量较少,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还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少数高职院校为了促进学校的建设工作发展,太过重视自身利益、名誉等方面的需求,忽略了学生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一味重视合作业绩而片面追求项目完成率,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导致“订单式”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脱离了设计轨道。

1.3 少数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弱,无法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现如今的高职院校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乏一定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教学研究方向大都是以理论为主,缺少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实操的培养经验。当然,受到一些薪酬和学历的限制,企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人员大都不愿到学校任教,造成了高职院校实践操作教师的缺失。如何培训现有教师人员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聘请企业人才进校施教,组建综合能力强大的师资团队是目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4 人才培养的资金投资不足,无法满足专业建设需要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资金不足。第一,高职院校办学的资金大都是财政拨款,还有就是自负盈亏,两种资金都是有限的,无法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教育革新工作需求。高职院校的资金缺失,就会造成职业素养教学所需的场所、设施和资源都不足,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采集和保存、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素养的心理建设工作落实不理想。第二,已有人才培养的资金配置不太科学,我国的职业教育资金大都投资给一些沿海城市高职院校和发展势头较好的高职院校,其他院校的投资比例明显较低。第三,高职院校自身对资金分配使用不合理。历来高职院校偏重于专业教学,而对专业队伍建设比较轻视,难以达到专业长期发展的要求。总之,资金缺乏导致办学条件落后,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

2 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2.1 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革新,利于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的引入

职业技能大赛的出现及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高职教育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为了更好地满足大赛要求,高职院校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开设一些较为新颖的课程,把职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研发新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借助实践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优化实训室环境和实训教学内容,尽量模拟还原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因为职业技能大赛需要尽可能还原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因此大赛的内容需要满足信息采集、项目的研究分析和落实完成等都让学生自己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机会查阅所需资料,选择出对自己学习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在项目分析、操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踏实肯干、精益求精、力求创新的精神。目前随技能大赛出现的学徒制、产教研结合教学模式,正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上的重大改革,力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2.2 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校企合作,共同为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而努力

职业技能大赛都是高职院校、企业和相关协会共同负责举办的,为了确保职业技能大赛的高效开展和落实,企业方面应及时了解高职院校和学生的状况,高职院校则需要获得企业的实操指导,这样才能推动校企合作。企业指派专业人员指导高职院校的实操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专业职业技能,和学校共同为了培养工匠型人才努力。高职院校为了在各类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要和企业积极寻求合作,通过企业发展现状了解其人才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要。而企业委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定期进校对学生进行实际岗位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更准确、更快速地掌握行业先进软硬件技术,同时帮助学生逐渐改掉了以往懒散、拖延、粗心、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精益求精,以及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不但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变了学习风貌,而且还缩小了学生与企业所需职员之间的鸿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职业技能大赛助推专业社团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工匠精神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结合不同专业创办了相应的社团,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指派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到社团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选择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参与到职业技能大赛中,给企业输送所需人才。社团活动和各种选拔赛的举办方式可以参考职业技能大赛,把优秀的社团成员提拔为负责人,让其帮助高职院校组织社团活动,结合实际需求在社团学习中采用老带新、强带弱的模式,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团体观念。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技能竞赛、优秀作品展、优秀校友座谈会等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在专业实训室悬挂技能大赛奖状、奖杯及获奖学生宣传册,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4 职业技能大赛能优化师资团队,推动工匠精神人才的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的出现让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得不去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的文化和职业精神,并通过实操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这样有利于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观念以及新技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把职业技能大赛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能有效提升教学师资团队的力量,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助推工匠精神人才的培养,教师把自己在企业中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技能大赛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能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还能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3 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彰显出了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彰显除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还给高校、企业和协会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平台,给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机会。职业技能大赛还能加快高职教育革新工作发展,增进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努力改善高职院校教学环境,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社会职业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工匠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