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研究

2022-03-17 05:06郑秋强杨薇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危机心理健康

郑秋强,杨薇薇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珠海 519087)

2016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22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1]2018 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2]国家层面对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高度重视与关注,足见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在高校教育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原则后,“三全育人”原则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全程育人指应将育人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全方位育人指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个维度围绕育人这一目标,构筑多维并进、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格局[3]。在高校的育人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三全育人”原则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成为高校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参与面不广

当前,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面,各高校基本形成了一套校内的工作机制与预案。从机制与预案看,该工作大多由学生工作部牵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各二级院系参与。而在实际执行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往往成了工作主体。实际上,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二级学院的教师及辅导员等共同参与。然而,大多数高校的绩效考核侧重于升学、就业等指标,对教师的评价也聚焦于其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与考核指标之间缺乏直接的关联,这就导致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逐渐流于形式。从日常的心理健康普及到学生心理问题苗头的及时发现与干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涉及面广,但目前相关工作的参与者仅限于校内师生,存在明显不足。从“全员育人”的视角看,家长与社会是“三全育人”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但高校往往将工作主体与重心集中于校内,忽略家长与社会这两方面的积极资源。具体而言,高校在联络家长、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和引进社会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二)全程跟进不足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期间需要全程跟进,方可能保障大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成才。当前,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及低年级的教学中加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及讲座,对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进行必要的教育及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持续跟进,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没有深入进行。此外,部分高校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关怀与跟进仅停留在其问题集中出现的阶段,平时缺乏事前的觉察与及时干预;而在其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稳定之后,往往也缺乏必要的跟进,留下了复发或后续恶化的风险。

(三)工作方式较为单一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部分高校对该项工作的定位却停留在“救火员”角色,即平时对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当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则简单粗暴地通过学生休学等方式处理。长此以往,学生对心理问题往往选择避而不谈,遇到难以处理的心理问题时拒绝求助,甚至羞于让老师或同学发现,为其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成为心理危机埋下伏笔。部分高校虽然通过课程教学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但其覆盖面远远不足,效果欠佳,心理育人工作流于形式。当学生对心理健康缺乏足够重视的意识甚至对心理问题存在污名化现象时,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便陷入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二、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嵌入“三全育人”理念的意义

(一)全员育人是校园稳定和谐发展的保障

社会多元化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大学生压力日益增加,频发的心理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而言,全员育人是倡导家长、教师、社会、学生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仅仅强调发挥学校的作用。家长包括学生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教师则是指任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社会则包括校园所在辖区的公安部门、精神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知名人士、知名校友等。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家长、教师、社会、学生则是参与这项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任何一方都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缺一不可。全员参与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可以发挥各个角色在大学生心理稳定、心理支持上特有的优势,能够在萌芽阶段化解心理危机;即便心理危机形成或发生,亦能使其由危转安,大大降低心理危机恶化的可能性,进而保障校园稳定和谐发展。

(二)全程育人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

全程育人,是指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要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从进入大学报到至毕业离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可能出现在每个阶段。倘若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能够全程跟进,则能够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持续的关注与关怀。大学生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期,他们需要在大学阶段学会独立思考学习,处理好多元化的人际关系,做好关于未来升学或就业等规划。然而,在大学阶段,若前一学年阶段的发展议题受阻,则可能影响大学生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完成对应的发展任务。很多心理危机在形成以前,可能都只是单一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充分重视,问题进一步恶化,严重程度升级,而这个过程往往是有迹可循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遵循全程跟进原则,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动态的关注,对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问题能及时干预和持续性跟进,从而保障大学生在校期间身心健康成长。

(三)全方位育人是高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保障

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发挥课堂教育功能,同时强化各类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毕业后适应社会竞争,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心理状态严重失衡,并发展为心理危机,且得不到持续而妥善的干预,重则危及生命安全,轻则将为其后续的发展留下巨大的隐患。即便学生从高校毕业进入社会顺利就业,在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及竞争时,也可能再次出现不可预估的负面情况。全方位育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各种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动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完备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全方位育人,是高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保障。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路径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建设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该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需将“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与实践原则,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辅相成[4]。具体路径如下。

(一)全员参与,携手同心育学生

1.夯实“学校—学生”的成长土壤

(1)做好引路人,照亮成长路。高校学生多于学校寄宿,和老师、同学的接触更多,因此应当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相对而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最为了解。因而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主力军,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班会课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建设和谐、融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与学业预警、不合群、遭遇突发事件等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做到及时沟通,及早干预。但与此同时,辅导员需要明确的是:自己并不是专职的心理咨询师,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训练。因此在发现学生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辅导员应利用学校的危机管理制度,与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员协同处理。而学校的心理咨询也应积极整合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资源,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咨询服务。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积极探索网络心理咨询,通过视频、语音和文字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化解学生的心理冲突,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2)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学习。新时代的制度建设,应当改变过去由上级制定、下级被动接受的做法。辅导员、教师、宿舍管理人员是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人员,他们对于自身的工作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最了解的,因此,高校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可以采取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形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征集意见为全员参与提供了现实保障,这一形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方便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应当增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指标,激励在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教职员工,并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向先进工作者学习。

2.建立“家庭—学生”的保护伞

家庭是学生的保护伞,是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依靠的港湾。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倾诉情绪、表达不快的重要选择之一。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以切实发挥家庭的作用。

(1)让家庭成为大学生情感的归宿。在正式走向社会以前,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心理上,大部分大学生都尚未真正走向独立。家庭处于社会支持网络的“核心层”,对学生危机状况的形成、发展和解决都有重要的影响[5]。为此,家庭成员应经常与孩子沟通谈心,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孩子不正常的表现。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而应当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以包容的同理心关爱体贴孩子,让其遇到自己无法承担的事情时敢于向自己的家人诉说。

(2)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在学生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引领者。鉴于家庭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当在开学时就着手建立家庭教育档案[6]。家庭教育档案应详细记录的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员及关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等;通过家长了解到的学生以往的经历、性格、成长特点等;与家长就学生的情况进行的交流记录等。除此之外,高校还可通过建立与家长交流的QQ 群或微信群等,就亲子沟通、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等进行心理科普,强化家长的危机意识,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并明确家庭对学生的无可替代的支持作用[7]。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学校也应当及时取得与家长的联系,获得家长的充分支持,以更好地处理危机事件。

3.扩大“社会—学生”的补给站

相比高校资源,社会资源更为广阔。社会既能提供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亦能够为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重要的补给和支持。

(1)发挥校园所在辖区各部门机构的资源优势。建立高校与公安部门、精神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的合作,可及时将存在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的信息相互通报,建立更为及时、安全的预防及保护措施。健全高校与精神卫生机构的合作,可为患有精神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送医畅通绿色通道;邀请专业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生到校医院坐诊,可大大降低具有自伤自杀或伤人倾向的心理高危学生的潜在危险性。而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高校辖区内公安部门、医疗部门的联合介入,可及时减少危机的损害及辐射范围。

(2)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正面榜样力量。社会公众人物,尤其是娱乐圈明星、体坛巨星、商界明星等各类公众人物往往是大学生仰慕的对象,他们的行为与对待困难的态度对学生有重要影响。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正面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宣传优秀公众人物的事迹与材料;邀请知名校友、社会名人到校开展交流讲座,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

(二)全程参与,心理教育伴成长

学生是在不断成长的,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必须得到及时解决,他们才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人生的下一阶段。心理危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当大学生的负面认知长时间得不到调整、负面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排解时,就会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大学生都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及韧性,通常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化解成长性的一般心理困扰。只有在面对一些棘手的、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的问题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才会出现明显异常。现实中,多数心理危机是可预见和预警的。通过全程参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做到早期预测、评估,可及时避免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和恶化。为了实现全程参与,高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性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阶段的特点及规律,抓住重点,精准发力,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内容,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全程覆盖:大一时可着重进行新生入学适应、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大二时学生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需要着重进行两性交往、亲密关系、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到了大三阶段,学生开始面临就业或攻读研究生的人生抉择,因此可着重开展职业规划、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大四期间,学生或面临就业竞争或面临考研压力,此时可主要进行社会适应和心理调适的教育。大学四年,高校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团体辅导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做到在各个阶段都贴近学生的心理特性,逐个击破,为学生的发展助力。

2.心理健康预防与追踪的全程性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及认知水平有差异,对待困难的态度也有差别。为此,高校应当做好心理普查工作。除了新生心理测评,有条件的高校应对其他年级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做到动态化地跟进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档案,对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给予较高程度的关注,定期约谈、及时沟通、随时补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在此过程中,应当及时发挥班干部、宿舍长、学生社团干部的作用。为此,高校可以加强对班干部、宿舍长、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助人技能,使他们发现周边同学出现较严重心理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向院系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报告,以便及时介入专业的心理援助,防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继续恶化。

3.心理危机干预的全程性

高校应建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牵头,校内各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担任成员,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结合校情,构建一支校—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覆盖式的工作队伍,形成针对危机学生的专业治疗、及时阻控、全面监护、积极救助、善后处理等工作体系[8]。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学校应该联结多方力量,加强各方沟通,迅速采取措施,及时平稳事态,尽力降低危机事件对当事人、受辐射人群以及学校的影响。在短期的危机干预后,当事人往往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排除存在日后重新发作的可能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是一项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跟进。

(三)全方位参与,多种活动齐开展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成长经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特点也千差万别,因此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为此,高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内外活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基础上,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选修课程作为辅助,如《心理学与生活》《爱情心理学》《沟通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以帮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获取更进一步的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师友、爱事业,进一步提升人格魅力,体悟人生的爱与幸福[9]。此外,在特殊的节日或发生重大社会性事件时,可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如结合明星婚内出轨的社会热点新闻,开展以亲密关系与性心理为专题的讲座,通过从心理学角度解剖热点事件,帮助大学生了解亲密关系的相处之道及性心理的正确维护,从而更好地学会自我保护及正确地对待亲密关系,健康成长。此外,高校应抓住一些特殊的节点,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宣传活动,力争样式丰富、参与性广。例如每年的3 月20 日国际幸福日、5 月25 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0 月10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其前后的时间段都是可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节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游园活动、心理读书沙龙分享、心理电影展播及分享等多种样式的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寓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2.将心理育人工作嵌入校外实践活动

除了校内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学与学生活动,高校亦可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将心理育人嵌入校外实践活动。各院系可结合自身专业资源,为学生搭建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参观、调研、实习的桥梁,让学生通过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提升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与热情,疏解关于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规划的困惑。高校还可为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与当地的青年志愿协会一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助人的幸福感,提升自我价值感及生命意义感。充分利用校外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资源,让大学生身心投入地参与,实则已润物细无声地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嵌入其中。

3.加强线上资源的运用及自媒体宣传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与手机。高校可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与自媒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例如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扰,例如手机依赖、学业拖延等,开展具有实时互动性的线上微课,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调整自我。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线上心理互助的倾诉平台,让大学生在线上倾诉烦恼,同时有机会得到来自朋辈间的支持与关怀。而针对部分大学生回避心理问题甚至对心理问题存在污名化的现象,高校应加强自媒体的宣传和运用,通过微博、微信、易班等不同的平台,发布心理健康科普文章,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的漫画图文、热门电影影评、短视频等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宣传心理咨询的功能和预约心理咨询的方式,让大学生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意识,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