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资源生成的几个视角

2022-03-17 05:06许若溪朱喜坤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红色

许若溪,朱喜坤

(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历经苦难与辉煌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精神的弘扬和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运用,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资源蕴藏着“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答案,从历史、理论、实践和价值等角度准确把握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对革命先烈和英雄前辈们的敬仰,更是对历史与时代的尊重。

一、从历史视角看红色资源

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辉煌历史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存有大量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灿若繁星。其中,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全国共有3.6 万余处;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在国有馆藏中已超过100 万余件/套;全国各地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数量已超过1600 家[1]。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连起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百年史,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的壮阔历程。

第一,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百年奋斗史。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载体和印证,从北大红楼到双清别墅,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嘉兴南湖到北京中南海,红色资源犹如一个个脚印,印证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从星火燎原的井冈山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从苏区干部好作风到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从延安十三年到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救国大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恢复国民经济,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完成了兴国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富国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踔厉奋发,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推动强国大业的进程。厚重的历史赋予红色资源特殊的地位与价值,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来的。

第二,红色资源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的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彰显的也是“人民至上”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从未因时代变迁、革命阶段的转变而改变,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深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1940 年,毛泽东在延安指出:“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2]瑞金沙洲坝的红井、湖南汝城的半条棉被、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传承者。

第三,红色资源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高于天”的豪情。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中国人民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象征希望、热烈、勇敢、创造、奋斗、牺牲等。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颜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百年大党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始终,是高举的红色旗帜和坚定的红色信仰。如果说百年历史是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那么红色资源就是画卷上一抹抹鲜艳靓丽的色彩;如果说百年历史是一首气壮山河的乐曲,那么红色资源就是乐章中一个个有着铿锵韵律的音符,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的梦想和追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情怀和担当,书写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斗争历程中的牺牲和奉献。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壮烈的战斗,这场战役,红军损失巨大,从长征出发时的8 万余人到剩下3 万余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时满怀深情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3]英雄史诗可歌可泣,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琼崖壮士李爱春、宁死不屈杨靖宇、献身真理何功伟,更多英雄无名无姓,年轻生命血洒沙场。母送亲儿打东洋,妻送情郎上疆场,这些立体鲜活、震撼凝重的红色资源,书写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豪情,印证着历史印记的脉动。

二、从理论创新视角看红色资源

没有理论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革命实践与红色资源的形成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第一,红色资源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近代中国人民开展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无数仁人志士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最终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历史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都走不通。要赢得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找到新的先进理论和社会力量,开辟新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中国人民由落后挨打转变为主动出击,中华民族从屈辱的历史中站起来。从陶然亭慈悲庵到丰泽园毛泽东故居,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稿,从《新青年》杂志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影响,红色资源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也是这个影响的见证者。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他认真观看一幅幅图片,驻足一件件文物,倾听一段段故事,回顾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所有能够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红色资源,都在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第二,红色资源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史。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4]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否有标准呢?标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红色资源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关于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有过很多表述,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历史决议对遵义会议进行了重新评价,其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这个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二是这个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军事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等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第三,红色资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飞跃史。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是事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系统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立足当下的工作实际,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在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创造史。红色资源承载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飞跃史,我们应该学习红色资源,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提高理论自信,珍惜理论成果。

三、从实践视角看红色资源

伟大实践推进伟大事业的发展,伟大实践见证了伟大时代。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革命文化来源于伟大的革命实践,有革命斗争实践才有革命成功。在根本上说,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历史见证。没有真实具体的革命实践,任何理想都如同空中楼阁。红色资源作为伟大实践的见证者、伟大事业的承载者、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具有其特有的实践逻辑。

第一,红色资源是探索中国道路的实践见证。邓小平同志指出:“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是红色资源形成的实践基石,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正确道路,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古田会议找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正确道路,《论持久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红色资源蕴藏着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读懂红色资源,就能读懂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能弄明白中国人民是如何经历千辛万苦、独立自主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第二,红色资源是斗争精神的实践载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从饥寒交迫到国富民强,红色资源蕴含着昂扬的斗争精神。近代中国风雨飘摇,早期的共产党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小小红船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最初缩影,敢对帝国主义列强说不,敢对官僚资本主义说不,敢对封建主义说不,一无所有敢于斗争,实力悬殊也敢于斗争,矢志不渝推动革命,屡遭考验不改初衷,宁死不屈,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斗争是长期的,会伴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全过程。“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6]深挖红色资源里蕴藏着的敢于斗争的不屈品格,对指导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培养斗争品格、弘扬斗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红色资源是掌握历史主动的实践范本。“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红色资源是矫正衣冠的历史明镜,是我们党掌握历史主动的经验库。近代中国山河破碎,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是接续奋起的过程,也是接连失败的过程。以失败告终的运动启示我们,革命的道路没有选对。十月革命带来马克思主义,从此我们有了科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一百年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着历史的主动,使中国实践不断创造新的历史高度。历史发展自有其规律,只有把握住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才能在顺势而为中奋发有为、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 多年前就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立足现实,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事情。”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锚定目标,披荆斩棘,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才能创造出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四、从价值视角看红色资源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红色资源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创造的。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中国革命,才孕育形成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深深刻在骨子里,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而人民以自己的选择和力量书写了历史。

第一,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近代中国百姓疾苦,饱受压迫和剥削,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确立了人民立场,给这个苦难的国家带来了曙光。《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1945 年党的七大召开,正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根本宗旨,展现了党永恒不变的人民情怀和初心不改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雷锋,隐姓埋名、尘封功绩的张富清……一个个革命故事、一件件英雄事迹,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永恒信念,浇筑了时代榜样的永恒丰碑,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执政观。

第二,红色资源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见证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革命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系统地领导人民群众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中去。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采用了“画记号法”“举手法”“投纸团法”“投豆法”等方式帮助文化水平不高、不识字的选民进行投票选举,使人民群众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权利。1940 年,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这种制度即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2]1945 年7 月,毛泽东在窑洞里与访问延安的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黄炎培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的促膝长谈,黄炎培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律”之问,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写入了宪法。

第三,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兴”的见证者。人民是党的智慧库和力量源,被人民拥护是党的成绩单和功劳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8]红色资源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薄力量。“小小黄安,人人好汉……”,湖北红安县的一首《黄安谣》传唱至今,黄麻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两支长征队伍从这里走出。李立三曾说:“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组织人民、教育人民、武装人民,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延安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哺育的,“千军万马战太行”的红旗渠是人民建成的,塞罕坝黄沙变林海是人民守护的。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根据地,在1938 年至1949 年长达12 年的峥嵘岁月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生死与共的真挚感情,“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破家支前”,沂蒙人民始终与党共患难,用生命和鲜血淬炼爱党爱军的高贵品质。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红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