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策略

2022-03-17 04:51马慧文
辽宁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育人作业

马慧文

(大连市甘井子区郭家街小学)

2010年,我校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从那时起,学校以“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为办学思路,把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有积极生活态度、基本生活技能、良好生活习惯和高雅生活情趣的人”作为育人目标。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称“双减”政策),其中的要求与我校“生活教育”理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要求十分契合,这坚定了我校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标”、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育人方向。为了进一步化优势为胜势,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我校推进特色发展理念,围绕课堂教学如何“高”、作业管理如何“优”、课后服务如何“丰”、育人活动如何“多”、家校联动如何“增”这五个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和梳理,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减负提质”工作策略。

一、质量“高”:优化课堂模式,达成教学目标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关键在于降低或者消除学生和家长的“校外需求”。追根溯源,学生课堂上听懂了、学会了,培训与补课的需求也就没有了。因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把学生从校外培训拉回到校园的重中之重。我校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深研课堂教学模式,规范校本教研质量,达成课堂教学质量的“高”。

(一)立足“生活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域,不仅是实现减负的主阵地,也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多年来,我校深耕课堂教学改革,力求打造“以生为本,以实践探究为主,以生活为载体,以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形成了以“三环节、四关注、四策略”为特点的“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通过“课前做中先学、课上做中再学、课后做中固学”三大环节,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实践探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构性和实践性。同时,在“课上做中再学”环节深做文章,研究出了课堂教学的入境、入理、入行、入心“四入”教学法,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表达和迁移等能力,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我校结合校情、学情以及对“生活教育”理念的再研究,引领教师严格落实课堂教学的“四关注”“四策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四关注”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策略”为指导学习方法策略、创设教学情境策略、提供时间空间策略、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四关注”与“四策略”的落实使教师从单纯的关注教学内容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单纯的以书本为“纲”转变为以学生为“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施“五段互动式”教研,规范教研模式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为了进一步使学校教研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我校实施了“五段互动式”教研活动模式。其中,“五段”是指“单元整体集备—重点课例集备—课例实践诊评—教学策略梳理—拓展应用研讨”五大环节。

“单元整体集备”,侧重于对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的梳理,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梳理单元知识体系,架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从而统一组内教师的教学思想;“重点课例集备”,侧重于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模式“四关注”“四策略”的落实点,确定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从而规范组内教师的教学行为;“课例实践诊评”,侧重于对课堂教学实践效果的诊评、对集备预设的再思考、对课堂教学质效的评估,指导教师从实践层面验证模式和策略的可行性;“教学策略梳理”,则是经过集备、教研、课例等实践后,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再梳理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拓展应用研讨”,旨在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形成滚动提升的迭代效应。

在“五段互动式”教研中,教师注重“学、做、写”相结合,也就是理论学习、实践研究、总结梳理相结合,在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理论素养;注重“培训指导”与“思维碰撞”相结合,学科领导全程参与,不同教研组轮流展示,实现理论与方法的上下对流、组际互动;注重“校本教学模式”与“学科要素”相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融合发展,使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结构“优”:开展作业研究,实现作业高效

我校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不断优化作业结构、规范作业内容,让作业回归本源,使学生将完成作业视为一项身心愉悦、有成就感、有收获感的事情。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作业布置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根据上级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研讨并修订了《郭家街小学提高课堂质量工作方案》《郭家街小学作业公示制度》《郭家街小学作业评优制度》等一系列方案,优化作业布置,为教师的作业设计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同时,将“五项管理”“双减”的相关规定落实、落细、落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

此外,学校还举行了“落实‘双减’工作教师承诺书签署仪式”,每名教师都要郑重地在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进一步明确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探索作业模式,落实校本研究

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作业是一节课的延续,也是新课堂的开始,更是学生实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重要载体。我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对作业设计进行研究:一是精准定位,设计基于学科素养的基础性作业;二是梳理整合,设计大单元主题下的拓展性作业;三是启发思维,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色化作业;四是丰富实践,设计促进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生活化作业。

我校要求学生的基础性作业要做到精准、有效,直指目标,绝不重复;拓展性作业要做到层次分明,讲练结合,重在知识迁移;特色化作业是在课后服务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据学段特征所设计的活动性作业,如语文学科的“一字开花”“汉字魔方”等,数学学科的“思维多米诺”等;生活化作业是实践性作业,一般为长周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调查研究、实践验证等形式开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运用能力。通过这四个层次的作业,实现了让全体学生“吃”得饱、让学优生“吃”得好、让学困生愿意“吃”的目标。

(三)用好“家校联系本”,强化“五项管理”

为了便于班主任教师每天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校自主设计并为学生印制了“郭家街小学家校联系本”,对学生每日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情况进行监测。教导处领导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既全面关注又把握重点,及时发现“五项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整改。

我校通过制度的确立与学习,引导全校教师要有教育情怀和服务意识,学习科学的育人观,踏实做事,用情做事,把“双减”“五项管理”等任务落到实处,让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落实。

(四)丰富作业形式,提升学科素养

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作业量和家庭作业量的同时,我校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宗旨,探索了丰富的作业形式,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传统的动笔写作业转变为动脑、动手、动口、动身体的“新型作业”。

在语文学科中,我校自主推行了“悦读时光手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试着将所读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在培养学生阅读乐趣、阅读习惯的同时,也使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

在数学学科中,教师结合每单元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生活化”作业,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如以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梳理,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评价,避免布置传统作业中枯燥的变式计算。

在英语学科中,教师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侧重“三精三查”。“三精”即为精选、精练、精讲,“三查”则是查学生知识的漏项、语法的缺失、习惯的缺乏。

三、形式“多”:完善课后服务,发展学生特长

我校的课后服务不仅仅是看住孩子,单纯解决孩子放学后无人接的问题,而是真正推动“双减”的一个有力抓手。近年来,学校结合“生活教育”理念,遵循学生、家长自愿选择的原则,立足“拓宽学生视野,打牢学生基础,发展学生特长”的目标,组织开展了田径、足球、篮球、乐器等形式多样的特长生培养活动。

“双减”政策下,我校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满足基本课后托管需求的基础上,丰富课后服务形式。聚焦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开设了学科类课程、朗诵班、书法班等;聚焦于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开设了足球、篮球、田径、武术等体育类活动;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开设了各种弦乐器、管乐器、科技小制作班等托管服务。我校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注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有积极生活态度、基本生活技能、良好生活习惯和高雅生活情趣”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真正使学生课后生活有所得、有所获,也更安全、更快乐、更有质量。

四、渠道“广”:丰富育人活动,注重全面发展

为有效落实好“双减”工作,让学生减下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和质量,我校多渠道实施“生活教育”理念,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升级校园建设,注重环境育人

我校架构了以“一厅、二园、三角、四廊、四基地”为主的校园环境文化框架,打造了“红十字救护站、蔬香园、环保教育VR体验、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四个“生活教育”体验区,营造了“家、春、秋”三个“生活教育”实践区,建设了“学习长廊、德育长廊、队伍长廊、艺术科技长廊”四个文化长廊,并融入衍纸特色。学校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入手,优化校园环境质量,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实践的场所,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关爱生命。

(二)丰富德育内容,注重活动育人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架构了“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德育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深入挖掘德育内容。我校以德育课题“传承红色基因”为牵动,以“新时代好少年”评价活动为载体,实施理想信念教育;以“三礼教育”“每日升旗”“小学生守则学习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传统节日活动”“古诗文背诵活动”等为载体,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心语课堂”“德育导师制”等形式为载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生活教育”真实有效发生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以“蔬香园”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实施劳动体验教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旨在唤醒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做好过程指导,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劳动教育“入眼”“入心”“入行”。

学校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和意识层面,更应该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我校以“垃圾分类”“环保基地活动”等为载体,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完善了环保宣教设施,设置了常态化的环保宣传栏、LED展示教育平台,规划了卫生责任区,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亲力亲为的过程中践行环保。为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延续环保好习惯,学校将垃圾箱进行升级改造,引导学生分类投放垃圾。

(三)完善奖励机制,注重评价育人

评价就像一面镜子,透过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就像一把尺子,透过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成长过程的得失;评价更像一缕阳光,在评价的引领下,学生会充满正能量。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实施激励性评价的“四有生活好少年银行”应运而生。“四有生活好少年银行”储蓄的不是金钱,支取的不是利息。这所银行储蓄的是学生的好品德,发行的是可流通的“品德币”。我校制定了“品德币”发行标准,各班根据学生在礼仪、卫生、阅读、学习、劳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颁发“品德币”作为奖励。学生得到的“品德币”不但可以用来兑换精美的文具和书籍,还可以换取参与“科技活动”“英文原声观影活动”“蔬香园”等实践活动的体验券,更可以在丰收时节换取和老师一起种植所获得的劳动果实。每天中午,学校“好孩子银行”的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孩子们带着换取的“宝贝”,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们分享,他们还将换取的蔬菜带回家,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孩子银行”的运营,淡化了唯分数的传统评价模式,以评价改革为导向,培养真正有喜乐之心、纯朴之情、上进之志的“自由生命”,使教育与评价实现了深度融合。

五、效果“增”:坚持家校协作,共促学生成长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工作会议,家长代表们参与了学校“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制订,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参与学校管理、共促学校发展的责任意识。学校与家长委员会成员密切沟通,在疫情防控、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家校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为了更好地将“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学校将相关的政策法规、方法理论、经验案例等内容发送到领导班子学习群、青年教师学习群以及家长学习群中,鼓励干部、教师、家长,学政策、悟原理、明方法。通过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活动,不仅使教师对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更清楚、更了解,也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此一来,加强了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使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更加畅通,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学校组建了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弘扬“有爱、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为孩子们营造和谐、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另外,学校参与了国家级家校共育课题研究项目,开办了家长课堂,开展了线上家校共读活动等,定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培训,为家长们搭建服务和指导的平台,使家长们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进一步形成家校合力,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12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以“立德”为主、以“育人”为先、以“生活”为基,以“多元发展”为追求的教育理念,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辽宁省课程改革示范学校”“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先进学校”“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等称号。

“双减”,减的是利益驱动,让教育公平回归校园;减的是无用重复,让义务教育回归本源;减的是学生负担,让学校教育质量得以提升。未来,我校将继续精耕“生活教育”,深入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高效育人方法,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育人作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