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军
(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2020 年11 月,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全面系统地构建了作业管理的工作框架,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2021 年5 月,丹东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的通知》,就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格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批改管理、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021 年8 月,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双减”工作承诺制的通知》,在全省中小学校教师范围内开展了“双减”工作承诺制,签订承诺书。
基于以上教育政策的相关要求,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以“强化作业管理,增效提质减负”为核心,围绕精选作业内容、统筹作业总量、控制作业时间、优化布置方式、强化批改要求等细化具体措施,以达到“提质增效”的减负效果。
长期以来,在短视化、功利性思想的驱使下,一些学校存在作业数量过多、作业质量不高、作业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作业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和娱乐时间,而且教学质量也并未提高。作业本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没有作业的教育不能称其为“完整的教育”,但是学校不能靠海量作业、机械刷题、盲目辅导来追求“高分”。“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让作业回归它应有的功能,还学生自主、全面、充分、健康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建立明确的管理框架,形成必要的、量化的管理制度。各校建立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统领的作业管理团队,由教导处带领学年组长、学科组长组成学校作业管理领导专班,负责学校作业教研、布置、审核、发布和反馈等工作。制订“学校作业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作业产生、实施、结果的全过程,量化各项指标,形成操作指引。
一是提出作业管理“五要五不要”,即要精选作业内容,不要机械重复;要统筹作业总量,不要学科本位;要控制作业时间,不要影响睡眠;要创新作业方式,不要千篇一律;要全批全改,不要学生、家长批改。二是建立“作业管理五规范”制度,即规范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内容科学合理,不超出当天课程教学;规范作业总量,确保当天没课的学科不留作业;规范作业时间,确保小学三到六年级书面作业总量平均时间不超过60 分钟,初中书面作业总量平均时间不超过90 分钟;规范作业布置,倡导分层次、个性化、实践类作业;规范作业批改,要求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提倡面批面改。三是明确“三个零”目标,即教学“零起点”、一二年级“零作业”、作业违规问题“零出现”。
严格控制一科一辅,规范作业来源,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研究开发《校本作业题库》,提供给广大教师使用,切实发挥作业功能,将以往作业设计的“随意性”改变为“精选性”,将以往的作业布置“个人行为”改变为“集体智慧”,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了作业质量。
我们先邀请市、区级专家为教师的作业设计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与培训,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再通过作业设计比赛等活动强化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安排课堂练习和布置课后作业中的作用,形成作业研讨常态化。坚持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把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课后作业布置纳入研讨之中,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讨,以“研”提“质”。学年组明确每天的作业布置方案,形成“主体作业”,各班级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情,适当删减和补充,通过调整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作业。
对于各学科而言,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内容,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模拟中等学生水平,推算出平均完成的时长,并在作业清单上标明。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作业内容,方便各学科统筹作业的总量,控制时长;另一方面,也能提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针对初中学科多的特点,实行每天限定有课的学科可以布置作业,没课的学科不留作业;而且统一作业布置的“出口”,即所有学科的作业必须统一汇总给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上报给学校作业管理领导小组,由学年相关人员监管审核,把控作业数量和质量,确定符合标准方可实施。这一举措有效地杜绝了滥留作业、随意加码的现象。
学校在醒目位置设立“作业布置公示板”,每天中午由各学年、各学科备课组长负责,在上一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班级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班级作业的内容,备课组长把控全局,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之前交由教导处负责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各班主任在班级内公示本班级当天的学科作业内容,教导处在学校门外公示区公示当天各班的作业布置情况,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调查问卷,了解“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敢于笃定目标、下定决心,把作业“量”减下来、“质”提上去。
对作业布置、批改、讲评进行跟踪,发挥作业的巩固、诊断、反馈及育人功能,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检查有批改、有批改有讲评”。要求教师全批全改作业,对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了然于胸,能够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在作业讲评中充分鼓励和表扬优秀学生,激励和鞭策潜能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学校作业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适时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并把作业布置与批改等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优等生,布置一些提高型、拓展型作业;对于潜能生,适当减少提高型、拓展型作业,作业布置以基础知识落实为主;对于中等生,其作业量则介于优等生与潜能生之间。作业量的分层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让各类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练习,又能得到自由发展。
作业难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基础类,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二为提高类,适当地增加难度进行变式练习,拓宽学生思维,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较高要求;三为拓展类,主要是依据教学内容面向学有余力的学优生设置的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作业。学校采取分层次、多元化作业布置模式,学生可以自选作业内容。比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读书加写读后感,能力一般的学生可选择读书加批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只读书。这样做,适应了学生不同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特色实践家庭作业,将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和体育锻炼等纳入家庭作业范畴。
学校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层次”上有所成就,都能受到表扬。学校每学期举行作业评比活动,评选“优秀作业奖”“特色作业奖”“创新作业奖”“进步作业奖”等多层次的奖项,评选出“阅读小明星”“运动小达人”“党史小博士”“草根小画家”“劳动小能手”“发明小专家”等,用丰富多彩的作业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
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匹配、家长和教师的观念高度一致,“双减”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位。我们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开发落实“双减”的家长课程,消除家长“抢跑”观念,向家长告知学校在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上的改革动向,通过家长学校、网络推送、亲子学堂、家校共育专题报告会等形式,把家长组织、动员起来,指导家长与学校合作共育学生,助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主动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意识。
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和按时做作业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其选择相应的特长学习,帮助其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不额外给孩子增加作业负担,避免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
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升陪伴意识,改善陪伴方式,让家长由“极限赶娃跑”变为“主动陪娃走”。我们鼓励家长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如亲子共读一本书,家长陪孩子多读书,多思考,常沟通;与孩子共同参加家务劳动,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调查、研学旅行等,与孩子在活动中建立亲密关系,树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而努力的正确教育理念。
在假期,实现家庭和学校的“角色互换”,让家长接好教育的“交接棒”。我们引导家长利用假期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还要让孩子养成阅读和做户外活动的习惯,带孩子旅行,培养孩子自律性、独立性等,让孩子的假期生活充满乐趣和意义。
一年多来,振安区教育局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强化作业管理,打开了“双减”工作的突破口。五纬小学在接受辽宁省和丹东市“双减”工作专项督导中,学校的作业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振安区的作业管理工作也在“丹东市中小学作业管理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通过强化作业管理工作,学生作业量得到有效监管,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和家长对“双减”以来作业量减少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教师作业布置更加科学,业务能力得到提升,每周一次的作业研讨已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常态。在工作中,基层学校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开发校本《作业库》,精选精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减少,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另外,学校的作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制度,作业内容纳入教学研讨、作业布置进行公开公示,这些具体措施使学校的作业管理真正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杜绝了作业重复、机械、无序、低效的状况,实现了“减负提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