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2022-03-17 02:40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要素

王 凡

(南阳理工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河南 南阳 473004)

有关“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复旦共识》指出: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1]。这是“新工科”教育改革行动赋予地方高校的任务,为地方行业发展培养人才是地方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改革行动中的使命,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地方高校落实“新工科”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行动,如果没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地方高校落实“新工科”教育改革就只是个口号而已。“新工科”教育改革应对的是培养新型工程人才,如何构建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新工科”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笔者试图以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现实行动的观察,提出构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与策略。

一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框架

(一)关于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理论是运用生态学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该理论把教育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认为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也要按照生态系统中“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原则”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建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教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无不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教育节律、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群体动力与群体间的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教育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等。教育生态学基本规律包括:迁移与潜移律、富集与降衰律、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等[2]。

(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1)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目前学者的研究阐述虽然不少,但是尚未有一个能够被公认的统一解释界定。董泽芳教授指出: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有“人才培养规范”说、“人才培养系统”说、“教育过程总和”说、“培养活动样式”说、“教育运行方式”说、“目标实现方式”说、“人才培养结构”说、“教学活动秩序”说、“整体教学方式”说、“人才培养方案”说等,并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3]。张妍等人认为,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有教育过程总和说、人才培养过程模型说、教育运行方式说等,张妍等人为人才培养模式所下的定义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构建的,由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等若干要素构成的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和组织样式。”[4]

(2)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董泽芳教授认为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5]。王松博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备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等要素[6]。基于上述定义,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制度、师资队伍、学生、人才培养过程的组织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与方式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生态。而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此为依据开展的人才培养的相关行动与学校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生态。而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其内外部生态共同作用下得以朝向设定目标运行,无论其内外部任何要素、关系的失调,都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失衡。

(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生态系统

按照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将人才培养模式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构建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行动。高校之于社会,是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生态关系构成了高校的外部生态系统。这是就高校的大系统而言,但是在高校这一大系统内部还有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了高校的内部生态系统,同时这些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又构成了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外部生态系统”。

(1)平衡外部生态系统

构建和谐的外部生态环境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获取维持其生存与发展所需能量的意义很大,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告诉我们,教育系统必受外部系统的制约并为外部系统服务。由于高校内其他子系统也与人才培养系统构成“相互外部生态系统”,因此人才培养就必须与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学校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相一致并为其服务,同时还会受到其他诸如学校行政管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校园管理系统以及其他非教学系统的制约,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教学中心地位在一些高校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平衡人才培养模式的外部生态系统,首先就是要按照学校办学理念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在行动发起端就保持平衡。其次是要协调好人才培养系统之外的各种外部关系,保证人才培养系统的运行顺畅,这需要学校层面的努力,不是人才培养系统一家的责任。再次是要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最后是要总结人才培养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平衡规律,优化长远的人才培养外部生态环境。

(2)平衡内部生态系统

人才培养的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才培养系统发展的基础。一个有力的系统必须要求其系统内各要素一以贯之,形成协调的合力,方能将系统的最大效力发挥出来,系统内任何要素的不和谐都会造成系统整体的不和谐,致使系统效力无法正常发挥,甚至引起系统崩溃。人才培养系统内部生态的平衡应该采用“OBE”人才培养理念的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形态、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保证这些内部要素都要服从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并努力维持人才培养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

(3)教育生态学的分析框架

教育生态学关注的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四个生态层次。一些研究者将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合并为群体生态。一些群体生态可以构成小的生态环境,有利的小生态环境可以促成个体的超常发挥,不利的小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相反的结果[7]。人才培养系统的外部生态反映其外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因素的变化,例如: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的变化,会对人才培养系统的能量输入(包括财力、人力和精力)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能量的增加,富集度升高,系统功能进一步发挥,系统向高水平发展;也可能是能量的减少,降衰度升高,系统功能受到遏制,系统水平下降。人才培养系统的内部生态反映其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协调程度,例如: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度、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度等。要素的协调将构成良性循环,反之将阻遏系统运行,并最终导致系统崩溃。对人才培养系统内外部生态环境平衡的追求实际上也就是使人才培养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二 新工科的新要求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教育之新,一在形态之新,通过对新工科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一批面向新产业的新专业;二为内涵之新,通过对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形成培养新型工科人才的新路径。内涵之新是新工科教育之根本,即便是形成了新的专业,如果没有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只是新瓶装旧酒,难以实现“支撑新经济发展人才需要”的改革目标。所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搞清新工科究竟新在哪里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等问题是首要前提。

(一)新工科新在哪里

新工科之“新”,是与传统工科教育相对而言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对新工科都有所提及。其中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的附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列出了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等“五新”概念。

(二)什么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使命,所以在“新工科”教育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那么什么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教育部在开展“新工科”教育改革行动时,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中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那么,文件中提出的“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就应该是“新工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什么是“工程科技人才”?高树昱认为:广义上来讲,工程科技人才是指拥有科学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的个人或团队,主要包括科学或工程相关领域(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学者、教授、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等[8]。就高校而言,教育的结果应该是毕业生而非在校生(在校生是培养的对象而非成果),所以笔者认为,教育部这个文件所指的工程科技人才不应包括在校大学生,而且文件又对所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加了“多样化、创新型、卓越”等定语,这就是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才”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要按照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系统各要素的建设。

首先是要建设好新的师资队伍。任何教育改革方案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都需要教师去落实,“新工科”教育改革亦不例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为主,即便将来演变为教师引导型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所以建设一支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队伍极为必要。这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内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新的课程体系去支撑,“新工科”教育改革,不仅是形态之新,更重要的是内涵之新,新的课程体系就是新内涵安放的平台,新的教学内容就是新内涵的体现,如果没有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内容,“新工科”教育改革就是新瓶装旧酒,改革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难以预测。

再次是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评价是对行动是否偏离目标的检验,新的人才培养行动是服务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行动满足目标的程度,则必须通过新的评价体系来检验。

所以“新工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在新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以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新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依托的高等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行动。其主要特征是人才培养理念符合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要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在工程领域由“跟跑”“并跑”到“领跑”战略的要求,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些;师资队伍建设向增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方向努力,人才培养行动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接轨,所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宽广、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工程实现能力(包括创意、规划、设计、组织、服务、动手等方面)较强,创新意识浓厚,且具有承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并进行消化吸收后用以解决复杂性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形态方面,既不是遵循完全知识传授的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也不是抛开知识基础的建构,一味训练学生生产一线的具体操作能力的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是一种促使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模式:在素质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民族责任意识,养成科学精神、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敢于挑战现有的模式和定论,不断追求卓越,同时还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及时追踪国际工程发展脉络,具有发现差距、承认差距的胸怀和积极赶超的意志;在知识方面不但要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展与工程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金融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在能力方面要锻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有效的行动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科学精准地解决问题,尤其善于发现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瓶颈性、关键性、基础性、复杂性问题。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

创新是对旧事物的革新、扬弃和对新事物的开创。旧事物原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生态系统,创新就是要打破旧事物,使其系统产生失衡,并通过要素的重组,产生新的稳定系统代替旧系统进行运动,等待下一次的系统升华。在系统的平衡态被打破时,总会有一个或若干个要素首先行动,并干扰其他要素的运行,吸引其失衡,由此启动系统失衡的进程,而这个首先行动的要素就是引起系统失衡的突破口。

而且这个突破口还应该是原系统中最薄弱、最希望变革的要素,同时这一要素还极易被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扰动,并且还能够因这一要素远离平衡态的行动,干扰带动其他要素共同行动。那么,就人才培养系统而言,这一敏感要素是什么?是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确实是统领人才培养诸要素的核心要素,人才培养诸要素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生态位的定位与变化都是基于人才培养理念而定,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确实可以扰动人才培养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变化,而且人才培养理念处于人才培养系统中诸要素的顶端,属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范畴,在系统内部是统领人才培养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对其他要素具有较强的制约力,而人才培养系统中其他要素对其制约能力不强。但是人才培养理念会受到学校办学思想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加剧的时代,人才培养理念还是极易产生变化的。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系统的诸要素中,人才培养理念这一要素最符合成为突破口的条件,而且人才培养理念的变更能够牵动人才培养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变化,吸引整个系统远离平衡态,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就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变更。

三 改革的思考与构想

改革,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以及对新事物的开创,面对的是已经形成稳定生态的旧事物。而旧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原本也是形成了稳固的生态联系的系统,改革就是打破这一系统。所以,改革就不仅仅是系统内某个要素的独立变化,而应该是全部要素在某个核心要素的牵动下的整体变化,否则,独立变更的要素得不到系统内其他要素的支持与配合,无法发挥作用,仍然会在系统纠偏作用下被和谐,而返回到变更前的状态,所以,系统的变迁必须是全要素的变革。

(一)以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为前提

从上文的分析得知,人才培养系统的创新应以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为突破口,那么,树立“新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人才培养理念(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新理念)就应该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首先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参与“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前提。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总是在摇摆中探寻人才培养定位。而且这种探寻遵循的是“非左即右”的极端主义逻辑,当地方本科院校试图沿袭传统大学(高水平大学)的道路行不通的时候,又一窝蜂似地开始探寻所谓的“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概念本身就存在逻辑悖论)”的道路。当然,对于办学历史短、办学能力弱的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探寻必须是有效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生态位,适合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位。笔者认为:“新工科”教育改革是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适应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一次总动员,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地方本科院校参与“新工科”教育改革行动,不仅是高等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自身发展回归高等教育发展逻辑而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走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也是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初期阶段的实际的,但是“应用型”作为一个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分别是什么?却一直没有被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实践者所重视,所以虽然众多地方本科院校选择了应用型的发展道路,但是对于应用型的解读却比较混乱,直接影响了这些高校对发展道路的具体行动的选择。所以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选择了所谓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定位和“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结果是从扎堆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扎堆培养所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中间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却成为了空白点。而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提升国家工程能力的重要因素,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的人才[9],承担着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实施的具体技术、工艺、流程等实施操作规范的任务,他们可能不是技术技能的操作者,但必须是技术技能的创造者,是工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决策者,属于产业的中坚骨干力量,是能够推动产业技术、工艺、产品不断发展提升的创新领导者。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工科”所要培养的人才就应该是“工程应用型”人才。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必须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首先要明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工程应用型”人才既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也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桥梁型人才。他们既有“理论研究型”人才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一步发现工程实践中的科学规律并与成熟的科学原理相结合,转化为工程理论,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同时还要具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能够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行动,验证工程理论的成立与否,并能够形成成熟规范的工程方案,指导、组织“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具体的工程实施行动,其职业定位应该是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艺师等岗位群。所以,“工程应用型”人才首先需要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创新工程理论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工艺知识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为能够组织、指挥开展工程实施行动创造条件,而且从工程应用的宏观角度来看,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策划工程实施方案的时候,考虑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工程实施方案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更符合工程开展的现实要求。因此,“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交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的构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丰富的工程工艺知识基础的构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两大方面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支撑,不可偏废,任何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重要性的思想与行动都是错误的。

(二)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为主体

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理念协调配置其他相关要素。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建设一支适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师资队伍是落实“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这个队伍应该是一支“工程型”的师资队伍。工程型师资队伍在结构上是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集合,在内涵上是理论课教学能力和实践课教学能力的集合[10]。在理论课教学能力方面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坚实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敏锐的产业变革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将最新的科学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在实践课教学能力方面,不但要有丰富的生产工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应用研究能力,能够带领学生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创新工程理论和生产工艺。学校应该将“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对待,坚持师资队伍补充的高学历起点原则,积极强化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力度,加大教师海外研修和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力度,积极推动“学术型”师资队伍向“工程型”师资队伍转型。

二是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行动纲领,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课程体系、组织形式、质量标准等人才培养行动的要素内涵。“新工科”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旗帜鲜明地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并针对适应世界领域内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服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解读表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科学梳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建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以该体系为指导,建构课程和相应的教学环节体系,并规划建立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确定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等。积极改革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实施知识基础构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借用高等医学教育中“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思路,在完成基本知识基础构建的基础上,实行“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培养思路。在第一学年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辅以“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熟悉相关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况。第二、三学年,在继续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结合不同的具体工程项目,在教师带领下,深入合作培养企业,进行现场学习,结合参与的工程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研究实践能力。第四学年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程实践经历,学习工程工艺知识并进行“专业实习”,以具体的真实工程案例为基础,完成工程设计方案或工艺改革方案、技术革新方案、产品研发方案等工程技术类方案以及其他解决具体的工程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作为学生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三是构建合适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是调整学校人才培养行动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按照服务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规划建设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并非只是形成一套规章制度文本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保证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实施的措施,通过规章制度的落实,协调、引导学校系统的各种资源向人才培养行动富集,破除影响人才培养行动的各种障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首先是制度文化体系的建设,要明确树立以下理念:教学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教学并不仅仅是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和各级教学组织的事情,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也不仅仅是学校教务处和各个院、系等教学组织所要遵守的制度,而是需要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共同遵守、维护的制度。

四是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力度。“新工科”教育改革需要对标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潮流,需要应对世界现代工程领域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工程模式,必须保证教师能有宽广的国际工程视野、敏锐的国际工程发展趋势判断力、顺畅的国际工程发展信息获取力,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教师进行海外研修,积极推动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和工程素养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以及工程实践接轨。

五是全面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模式,把学生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的设计以及解决具体复杂性工程问题的实践成果作为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能力的依据。例如,可将学生的工程设计方案、工艺改革方案、技术革新方案、产品研发方案以及对工程运行中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列入考查内容。

(三)以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为引导

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管理者、主导者,其政策设计、管理行为和资金扶持是引导、规范经济社会各要素行动方向的重要举措。“新工科”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增强我国在世界工程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对国家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也应该视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因此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该像脱贫攻坚、污染治理等工作一样,列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一是要通过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和发展资金的引导,鼓励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要通过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准入制度和发展资金的制约和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主动对接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高校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育资源。

(四)以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参与为支撑

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决定了大学的发展生态与社会生态息息相关,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适用人才、服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系统,高等教育需要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才能够维系系统的生存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需要适应和服务外部社会系统的发展,也需要外部社会系统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能量。所以,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也必须要有社会、企业等外部系统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系统的参与既要有人才培养过程的直接参与,也要有提供人才培养资源的间接参与,主要形式包括:共建产业学院、共建教学团队,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建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等,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产业行业实践资源,支持学校开展工程教育。当然,虽然目前高校已经与社会产业组织开展了很多合作教育,但是这一课题仍然是一个新课题,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合作的可持续机制建设等方面,都还需要加以研究,借以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要素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