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作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022-03-17 02:26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幼儿园陈华丽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祖辈小班协作

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幼儿园 陈华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小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家园协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在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小班幼儿的进餐问题,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共同努力。

笔者通过调查所执教的幼儿园——霞浦县实验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进餐情况,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家园协作促进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养成的策略,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

一、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现状和成因

(一)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现状

笔者设计了问卷,对我园122名小班新生在家进餐习惯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22名家长都认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很重要,100%的家长非常关注自己孩子进餐时的表现。尽管家长如此重视孩子的进餐习惯,但教师通过持续观察小班幼儿的日常行为,发现小班幼儿在独立进餐的行为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结合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整理出小班幼儿在家进餐存在的问题。

第一,餐前准备工作由家长包办代替。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3%的幼儿没有餐前自主独立洗手的习惯,需要在家长提醒或帮助下才能完成正确的洗手步骤;65%的幼儿在餐前洗手时不能专注地洗手,会玩水;83%的幼儿在洗完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保持手的清洁,会出现用清洁过的手摸桌椅、玩玩具的情况。100%的幼儿洗手前不懂得卷袖子,需要家长提醒或者帮忙完成卷袖子的动作。100%的幼儿进餐前都是由家长调整椅子和餐桌的距离。

第二,进餐过程中幼儿独立性和专注性差。良好进餐习惯包括进餐时能保持独立性和专注性。进餐的独立性和专注性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无须借助他人帮助,能够自觉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专心进餐并顺利完成进餐。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55%的幼儿不会正确使用餐具并独立进行进餐,83%的幼儿进餐不能做到基本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75%的幼儿不能将食物残渣放在指定盘内,88%的幼儿在家吃饭时存在喂饭现象,被喂饭的幼儿64%存在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和玩玩具的现象。

第三,家长没有让幼儿参与餐后整理工作的意识。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9%的幼儿没有餐后收拾自己碗筷、分类归放的习惯,92%的幼儿没有饭后漱口的习惯。

(二)小班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成因

小班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幼儿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长的教养态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小班幼儿方面而言,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有限,手眼协调性差,很多幼儿吃饭时还不会正确拿勺子,舀饭时存在舀不准现象;不能装正确的量,存在装得过多或者装得太少的现象。由于缺少练习,一些小班幼儿刚开始自己吃饭时,常常无法准确地将饭菜往嘴里送,很容易把饭菜撒在桌面、地面或衣服上。另外,一些小班幼儿原本就严重挑食、偏食,在家进餐时的食物喜好会延续到幼儿园中,加上幼儿园的饭菜与他们在家常吃的饭菜差距比较大,因此他们对食物更为挑剔,常常只吃一类或者几类食物。

其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4%的家庭由幼儿的祖辈家长来照顾幼儿的进餐。祖辈家长对孙辈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照顾孙辈进餐时能关注他们的需求并及时给予关心和爱护。多数祖辈家长对孙辈孩子的进餐非常重视,常常选择最好、最有营养的食物并细心加工,耐心陪伴孙辈进餐,保证孙辈的进食量。笔者经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年轻父母在不同层面上懂得孩子自主进餐的重要性,也知道让祖辈家长喂饭不好,但考虑到祖辈家长的出发点是疼孩子,为了家庭和睦,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建议很难开口或很难执行;还有部分年轻家长则是因为看到孩子吃饭时把食物撒得到处都是或者吃得慢就会着急去帮忙喂饭;多数家长认为喂饭比督促吃饭简单、不费劲。

二、家园协作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家园协作,明确各自的职责

要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首先需要家园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

教师是幼儿进餐习惯教育工作中的指导者。教师应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等家园联系平台,以录像、照片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了解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性,向家长推广幼儿园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有益经验,指导家长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自主进餐的技能。教师还应该是年轻家长和祖辈家长关系的协调者,帮助所有家长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年轻家长和祖辈家长在幼儿进餐习惯教育工作中既是监督者更是示范者,负责向幼儿示范正确的进餐行为以及监督幼儿正确进餐。现在食物种类多样、充足、丰盛,多数幼儿比较挑食,面对喜欢的食物会多吃一点,而对不喜欢的食物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吃。家长要经常给幼儿讲解不同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摄取不同的食物才可以保证营养均衡,这样才能长得更高、更强壮。另外,在家庭进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给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小班幼儿好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二)家园协作,制订进餐规则

家园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之后,接下来需要家园双方制订进餐规则,例如进餐前需要自主调整座位、洗手,进餐时不能大声说话、要自己吃、不吃的食物残渣放到指定的盘子里,进餐后清理碗筷。小班幼儿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和家长在制订进餐规则的时候要注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例如在某个时间段重点帮助幼儿养成进餐前先调整好座椅位置然后洗手的习惯,可以按照进餐前的步骤和要求,以图片提示、儿歌法等形式帮助幼儿学习并巩固进餐前需要完成的每一个步骤。良好的进餐规则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进餐的行为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还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的进餐行为。幼儿的进餐行为在进餐规则的长期规范和监督之下,更容易程序化和自然化。这是逐渐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必然过程。

(三)家园协作,约定干预方式

在指导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初期,家园双方要特别注重引导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只有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愉快,幼儿才会自主进餐并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家园双方协作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时,家园双方可以约定进餐时的干预方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进餐时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主要采取了两种干预方式,一种是批评、威胁、恐吓以及打骂等消极的方式,另一种是表扬、奖励等积极的方式。笔者通过访谈家长了解到,不管是消极的干预方式还是积极的干预方式,偶尔用有一定的效果,但几次下来就没有什么效果,特别是批评、威胁的消极方式。因此,家园协作,约定用记录幼儿在家进餐情况的方式来对幼儿进餐进行积极干预。教师为家长分发幼儿在家进餐情况记录表,请家长如实记录幼儿在家进餐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家进餐记录表的情况在班级分享,表扬、鼓励在家吃饭有进步的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教师应指导家长以多样化的积极干预为主,将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物品进行物质奖励,吸引孩子自主进餐;可以在餐前约定好,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装饭,吃多少装多少。家长不以量多要求孩子。当然,奖励的措施不能一成不变,要及时调整、变化,以保持孩子的新鲜感和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初期,家长和孩子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孩子缺少练习,会掉饭、撒饭,这时家长要耐心引导,不能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或者地板而放弃引导孩子独立进餐,转而采取喂饭的方式进行干预。祖辈家长会有强制多食的习惯,担心孩子挨饿,总想着多喂一点。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就要不断向年轻家长和祖辈家长传授正确的饮食观念。

(四)家园协作,巩固习惯养成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需要家园双方从幼儿日常的每一次进餐中一点一滴地进行渗透和强化。进餐前的调整座位、洗手以及进餐后的清理餐盘等习惯,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幼儿还是比较容易执行并形成习惯的。进餐时挑食、掉饭等现象,一些幼儿就不容易改正。纠正掉饭现象,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多做手指游戏或强化练习拿勺子舀饭的技能,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幼儿挑食的问题,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改善自身的烹调技术,把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在形、色、味上变换花样。巩固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期间,教师还要定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进餐情况,协助家长引导幼儿,并且从多渠道向家长宣传良好进餐习惯的好处,帮助家长获取有益的进餐教育经验。教师和家长应严格执行进餐的规则,家园双方对幼儿进餐习惯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是帮助幼儿巩固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抓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同时要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让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只有经过不断强化积累、严格要求,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得到巩固。

在家园协作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教师、家长、幼儿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家园协作要做到目标一致、任务明确、行动统一。教师要针对小班幼儿进餐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主动配合家长,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好的行为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最终形成习惯。

猜你喜欢
祖辈小班协作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