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常锋,李志军
(沁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 沁阳 454550)
2021年1月,沁阳市文物部门征集到一合《明故绥德州判官张公墓志铭》,该墓志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呈长方形,青石质,志盖长56厘米,宽63厘米,厚7厘米。志盖阴刻篆书四行12字“明故绥德州判官张公墓志铭”。志石上部残损,长56厘米,残宽60厘米,厚7厘米,志文楷书,竖行26行,可见满行32字,每行缺失3~9字,计868字。兹录文标点并考证,以就教于方家。
□□□德州判官张公墓志铭
□□□出身文林郎前云南道监察御史郡人周道撰文, □□□出身广平知府前兵部职方郎中郡人吴守中书,□□□署河内县儒学教谕事昆明杨秉和节甫篆盖。
□□□儒,字宗鲁,号兰轩,先世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人。始祖张郭海者,从军怀庆卫,遂世为□□□,□海生道年,道年生通,通生诚,诚生廉、济。曰廉,散官;曰济,监生。俱有隆德,惜其弗耀□。□□□二子,长即公,次继学,引礼官。公早游乡校,有大志,厄于时命,未第,乃援例入太学□□□□四方豪俊多与交游。公坦率孝爱,母孺人柳氏早卒,事继母周、杜二氏,克尽孝道□□□□,散官公病,躬尝汤药,书夜匪懈,及卒,哀毁逾常,且事叔无异事父,凡家事必待其□□□行,叔尚未立嗣,公仰天祈佑,戒弟及子侄辈一祗顺以事之。嘉靖丁酉,拜鸿胪寺序□□□小心,诸僚多以出使为谋者,公不之为也。居八年,遇琼林宴三、庆成宴一,后遇□□□特恩晋登仕佐郎。无何,擢陕西绥德州判官。州临边境,连年荒旱,兼以达虏之扰,居□□□焉,困于危亡,以故粮芻,鲜有完者。公至日,首以为忧。乃劝其民曰:连岁荒扰,我知汝□□□□有田有租不易之道,汝等可输无后期,言极酸楚。民因感激,一年之内累岁负欠□□□□九州无税课司。凡百商货,皆由于州官之抽分,一年约收银千余两,冬三月居多□□□适冬月,秋毫无取。一时士论无不与其廉。闳邃之蕴方次第施张。胡期甫逾年而□,□□扶柩而归也。仆从困罢,行李萧然。州人哀痛如丧考妣,州长及士夫咸悼惜之。为□□□其平日居官,可知矣!其他遇弟以友,待族以恩,处友以信,睦邻以义。抚诸侄国才□□□存心制行之善,有不可胜纪云。公生于弘治元年二月初五日,卒于嘉靖二十五□□□□四日,享年五十有九。配孺人丘氏。子男三,长国藩,邑庠廪生,娶王氏;次国翼,娶□□□□□□;次国柱,夭。女二,长适李县丞子垹,次适顾王亲子守中。孙男一,治教,聘府庠□□□□□。□□四:凤姐、懿闲,翼出;懿贞、懿顺亦藩出,俱幼。子藩等将以是年十二月十□□□□□□□□执乡进士宁季元状来请铭。呜呼!余往在道,公任鸿胪,见其忠勤□□□□□□□□□竟未展蕴,吞志而殁,悲哉!困有以为之铭。铭曰:□方之履,官历中外;义严取与,□□靡上 ;吁嗟张公,谁云已矣。
据志文“先世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人”,可知张继儒祖籍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始祖张郭海因从军怀庆卫而落户于河内县(今沁阳),子孙蕃衍,遂世为河内人。《明史》载:“新喻,府西。元新喻州,洪武初,降为县。”[1]1063《河内县志》载:
明,怀庆卫,洪武六年建,以指挥领之。其掌印京操、宣府操、城操、屯田、管局、巡捕各员,俱考选其幕。经历、司镇、抚司,其辖左、右、前、后千户四百户,所四十。屯田二千三十四顷八十六亩五分,屯粮一万二千二百九石一斗九升三合。[2]
顾炎武说:“今俗呼卫者曰军,而募者曰兵。兵御敌而军坐守,兵重军轻,军借卫于兵。”[3]
根据志文记载,自张郭海落户河内至张继儒世系为:张郭海—道年—通—诚—廉、济—继儒、继学。志文在言及其世系时,记述墓主父亲和叔父“俱有隆德”,彰显其书香门第、传承有序的家族渊源。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张继儒,史书无载。根据志文记载,张继儒,字宗鲁,号兰轩,生于弘治元年(1488),卒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享年59岁。“早游乡校有大志,厄于时命,未第,乃援例入太学。”“援例”指纳粟、纳马为例。“太学”,明代太学为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嘉靖丁酉,拜鸿胪寺序。”《明史》载:“鸿胪,掌朝会、宾客、吉凶礼仪之事。序班,从九品。”[1]1820据志文记载,张继儒先后参与完成琼林宴三次,庆成宴一次,故晋登仕佐郎。登仕佐郎,文散官,明代为从九品。“后升陕西绥德州判官。”绥德州,“洪武十五年五月省入府,后复置。……西南距府三百六十里”[1]1002。判官,从七品。《绥德州志》明代州判条目载,“张继儒,怀庆,监生”[4]。
据志文记载,“州临边境,连年荒旱,兼以达虏之扰。公至日,首以为忧”,张继儒到任后,体察民情,革除陋习。他任绥德州判官刚一年,便卒于任上。归葬故里时, “仆从困罢,行李萧然。州人哀痛如丧考妣,州长及士夫咸悼惜之”,由此可见,张继儒在任时,清正廉明,颇有官声,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张继儒母亲柳氏早逝,他侍奉继母恪尽孝道。此外,其“遇弟以友,待族以恩,处友以信,睦邻以义”的处事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从张继儒子女的婚配情况来看,皆为仕宦人家,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门第观念。其妻邱孺人。孺人,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明史》载:“外命妇之号九:……七品曰孺人。”[1]1737张继儒长子国藩为邑庠廪生。邑庠即县学。明代,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名额有定数,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每人月给廪米6斗。
墓志撰文者为“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郡人周道”,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可知,周道为明嘉靖丙戌科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5]。文林郎,文散阶,正七品。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监察御史,正七品。据《河内县志》载:
周道字大经,号竹溪,受学何文定。嘉靖丙戌进士,授蠡县令。平易多惠政,以忧去,改玉田,寻擢御史。巡按宣大时,大同新变,道请戮其元恶,余罔治军,民帖然肖其像,于太平楼祀之。后巡抚真定,扈驾南狩,途次劾权贵,为党人所挤,禠归家居。二十六年,角巾布衣,坦率无忤。巡抚刘应节称其自少至老,赤子之心不失,世以为确论。祀乡贤。[3]
《河南通志》[6]《怀庆府志》[7]等志书均有列传。
墓志书丹“广平知府前兵部职方郎中郡人吴守中”,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可知,吴守中为明正德甲戌科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5]。广平府,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领永年、广平、邯郸等九县[1]897。知府,正四品[1]1849。兵部职方,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郎中,正五品[1]1752。《河内县志》载,“吴守中,道宁子,正德庚午科举人,正德甲戌科进士,广平知府”[3]。《广平府志》载:“吴守中,进士,河内人,元年任。”[8]据志文可知,张继儒次女适守中,表明吴守中与张继儒为翁婿关系。
篆盖者为河内县儒学教谕杨秉和。《河内县志》载:“杨秉和,昆明人,举人。”[3]据《怀庆府志》载:“杨秉和,昆明人,举人。升临漳知县、汝宁同知,南京户部员外。”[7]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1]1851。同知,从六品。户部员外,从五品。
张继儒墓志因志石上部损坏,葬地不详。根据调查并结合沁阳军户墓志出土地点分析,该墓志应出土于沁阳市区东南部。张继儒墓志为研究张继儒生平及世系传承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志文所载书丹者吴守中任“兵部职方郎中”之职,可补《怀庆府志》《河内县志》等地方志书记载之缺。墓主始祖张郭海从军怀庆卫,为研究明代卫所军户制度增添了新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