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北京市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以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为例

2022-03-17 02:09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龙湾小镇特色

康 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009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入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助推器,其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特色小镇是具备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特点的经济综合体,能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城乡融合,加快产业调整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创新平台,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2]。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加快速度培育出一批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3]。2016 年住建部公布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127 家,2017 年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76 家,并由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与措施,保障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已成为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着力点和新的增长引擎,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以旅游业为基础优势的特色小镇,已成为城乡经济的“连接器”。

笔者对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为代表的北京市旅游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分析龙湾屯镇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以期能够利用首都旅游特色小镇的影响力,对我国旅游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以此推动和加速旅游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一、旅游特色小镇的内涵界定及国内旅游特色小镇的现状

(一)旅游特色小镇的内涵

旅游特色小镇是指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开发小镇的特色旅游资源,依托旅游产业要素融合发展形成的特色小镇[4]。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小镇的经济发展,还要综合考虑特色小镇的文化、生态、社会等全方位的发展;既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开发旅游资源,又要抓住旅游核心,打造特色,塑造本土化品牌,避免同质化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旅游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增强旅游特色小镇的吸引力,提升消费者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方面的满意度。

(二)国内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特点

2014 年“特色小镇”这一概念在浙江云栖小镇被首次提出,因其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契合而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在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

旅游特色小镇种类丰富,现已基本涵盖了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和新兴产业。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的特色产业,根据其产业类型和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风景型旅游特色小镇、文化型旅游特色小镇、创意农业型旅游特色小镇、康养型旅游特色小镇、工业型旅游特色小镇、体育型旅游特色小镇、购物型旅游特色小镇、主题娱乐型旅游特色小镇。受当地旅游业、资源条件、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旅游特色小镇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分布不均匀的态势,主要聚集在城市近郊地区和乡村地区。乡村具有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资源条件,如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可以形成发展的聚集区,而城市近郊具有交通便捷的天然区位优势,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旅游特色小镇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多维度的规划与设计;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小镇旅游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有待提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平衡等。

二、发展旅游特色小镇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关系

实施乡村的全面振兴,需要以乡村为整体,统盘考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特色小镇的建设正是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纽带,集聚城乡区域资源,构建各个产业间协同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为旅游特色小镇提供政策保障。自2016 年以来,国家多部门发布有关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国家一系列财政支持与优惠措施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通过政策引导和总体布局指导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为旅游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并进一步赋予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肩负的使命与任务。

第二,发展旅游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一致。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可推动农村资源与城市资源的交流与转化,进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并加速产业间融合。乡村的生态宜居是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前提与保障,发展中应注重保护乡村生态文明。旅游特色小镇的灵魂是文化,在不断挖掘文化要素的过程中,将当地特色文化注入产品与品牌,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第三,发展旅游特色小镇,能够整合各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旅游特色小镇是一个多功能的载体,能够将乡村的要素资源,如乡村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或特色产业资源汇聚到某一特定区域,以旅游特色产业为核心,带动农业、工业、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综合带动乡村的经济建设、生态保护,成为整合资源发展、加速产业融合的有效途径。如通过优化小镇的空间格局,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拓宽与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融合,从而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带动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

三、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运用新媒体资源,加速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乡村休闲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2020 年全区观光园和乡村旅游的总接待人次为1 877.5 万人次,总收入为25 亿元,人均消费比2019 年增长22.2%。

(一)发展现状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共有13 个自然村,位于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优美、生物物种多样、矿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湾屯镇以焦庄户地道战为旅游核心,打造红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生态旅游三者协同发展,形成了以休闲观光采摘、登山运动拓展、民俗特色餐饮为周边产业的发展格局,延长了消费体验链条。在焦庄户民俗村,游客可以品尝特色农家饭、采摘水果、体验农家住宿,沉浸式体验农家生活。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顺义区推出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北京葫芦艺术庄园、北京欧菲堡酒庄、龙湾巧嫂科技园、分享收获农场、舞彩浅山健身步道等特色文旅资源项目,同时也建成了柳庄户村慢生活文化产业街、焦庄户红色文化一条街等一系列商业旅游项目,品牌效应明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龙湾屯镇已逐渐探索形成三大“旅游+”的模式。第一,“旅游+农业”模式。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舞彩浅山旅游登山文化节、樱桃采摘节,使游客能够参与多种休闲文化体验项目,如:葡萄园寻宝、独轮车推玉米、多肉植物制作、红酒品鉴等。第二,“旅游+工业”模式。这是一种游客通过参观体验镇域内一系列工业产品的制造流程,参与制作并收获劳动成果的旅游模式。如镇内的北京欧菲堡酒庄,是典型原生态大型酒庄,拥有高端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与储藏工艺,游客在这里可以参观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也可参与相关主题文化活动,体验酿造的乐趣并储存亲手酿造的葡萄酒。第三,“旅游+文化”模式。该模式以红色文化旅游为载体,依托小镇内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知青部落等开展抗战军事题材类物品展示,宣讲各类抗战故事,组织特色文化活动,打造镇域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2017 年龙湾屯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特色小镇”,获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优质果品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其资源开发模式和实践发展经验对全国旅游类特色小镇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存在问题

龙湾屯镇在“十三五”的建设和发展中初步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绿色生态为依托、运动休闲为重点、都市农业为基础的红色旅游休闲带,包含红色文化区、休闲农业区、康养区、生态体育区、旅游度假区“一带五区多点”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典型共性问题,对其他类似小镇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1.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滞后

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与产业发展协同一致,但目前基础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尽管前期龙湾屯镇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善,但配套设施仍然不够完善。焦庄户村打造了全国红色教育基地,著名的地道站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的游客,带来巨大的消费流量,但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设施,如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接待及休憩设施的建设还很滞后。村中只有几家民宿接待户,住宿条件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旅游者消费升级的需求,导致游客游览时间短,在当地消费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以“游”为中心,在吃、住、行、购、娱各要素中培育新的增长点,阻碍了小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特色小镇的发展往往以小镇特色产业为核心,与小镇内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形成产业间相互促进的共赢局面。龙湾屯镇的精品旅游路线设计以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北京葫芦艺术庄园、北京欧菲堡酒庄、龙湾巧嫂科技园、分享收获农场、舞彩浅山健身步道等特色文旅资源为中心,多以观光旅游为主,产业链条短,产业融合中文化元素嵌入不深,致使小镇内产业间的融合发展程度较低,没有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带动当地经济效益的效果有限。即使在旅游旺季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是短期的行为,不会对消费者形成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也不可能成为特色小镇持久发展的支撑力,推动小镇内产业升级发展。

3.缺乏专业的建设人才

无论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处于建设期还是运营期,人才始终是小镇建设的关键与基础。特色小镇大多位于郊区的乡镇一级,与大城市相比,其在经济条件配套设施以及个人发展机会方面吸引力不大。因此,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去大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当地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重视不足,导致政策支持不到位,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急缺中高端专业人才,特别是宣传、运营、销售方面的人才。目前龙湾屯镇发展中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人才的问题,奠定好发展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镇的活力与竞争力。

4.营销方式缺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发展渗透,互联网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和途径,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龙湾屯镇在推广、营销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在营销方式上缺乏创新。一方面,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多为当地农民,他们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龙湾屯镇利用第三方网站、自媒体、新媒体等进行营销的宣传力度不够。如目前龙湾屯特色小镇的官网、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还未建立,在一些其他网站上展示的旅游小镇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形成与游客的有效互动,最终导致游客对小镇的关注度不高。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北京市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深化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推动精品乡村民宿与区域旅游联动发展[5]。这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路径。

(一)完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造旅游特色小镇品牌的前提。加强道路绿化及景观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乡村的交通网络,这不仅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缩短了游客在外出行时间,提高了游客对出行的满意度。配套好各类相关旅游设施,构建和完善“吃、住、玩、游、娱、购”六要素全方位的基础服务设施,便于游客深度体验小镇的特色,为景区口碑宣传打好基础。应进一步优化提升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市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整合搭建特色小镇的网络平台,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

(二)维护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环境

旅游特色小镇能够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特色人文资源,并以此为优势,通过产业间资源整合,推动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前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从本地资源的实际出发,有序开发和保护并举,建立规范的生态保护机制,围绕自然资源、生态景观等各类自然条件,打造出多层次、多样性以及多变性的自然景观环境[6]。要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小镇发展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空间格局、产业布局来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依托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体验

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使得人们更加青睐于能够沉浸其中、互动性强、体验性好的旅游产品。如龙湾屯镇依托镇域绿色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背景,举办多届农民丰收节、樱桃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在节庆活动中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满足游客的需求并提升了满意度。在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中,一方面,可通过小镇建设凸显乡村本地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同时,配套提供景观周边路线上的农事观光、田间露宿、户外自驾等服务与设施,使游客既能对特色景观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在实地行走间增加了亲身的感知与交流的机会,丰富游客对产品的体验。另一方面,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特色小镇旅游产品的互动形式,如强化小镇内“政府、协会、企业、农户”多方主体的合作协调关系,结合最新的文化消费趋势,逐步形成利用本地现有各类资源联动开发的发展新格局。

(四)注重科技引领,开辟旅游新形态

特色小镇若想长远发展,需要采用全新理念和科技手段,利用全方位的宣传渠道,大力推广小镇产业。“互联网+”的模式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引发不同行业间的高度融合与创新,使产业资源、资本等组合重构,对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特色小镇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小镇互联网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及行为习惯,以此来提供精准的产品和服务。可建立微信公众号或小镇专属应用程序(APP),与小镇旅游服务平台相连接,时时推送新的旅游产品及服务,让消费者第一时间获取旅游资讯;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线下资源线上化,继续追踪客户行为,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策划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总之,在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应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形成“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五)融合其他产业,延长产业链条

特色小镇产业推进中,既要依托于小镇本地的资源优势,又要从产业间的差异定位、细分消费领域角度考虑优化升级原有特色产业,同时还要利用特色产业进行上下游的延伸,融合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各种资源要素有效集聚,用产业培育凸显“特色”优势,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顺义龙湾屯特色小镇可整合小镇内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美景等资源,向上游延伸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研发,将特色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产品;又可向下游延伸提供特色服务或创新旅游文化,推动小镇旅游业态由传统观光型向学习教育、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综合一体型转变[7],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与科普实践、研学教育的融合。

(六)完善引进体系,吸引专业人才

人才是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智力保障,更是小镇中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第一要素。在旅游特色小镇发展中,对具有丰富的旅游、宣传、管理经验的人才需求是最为迫切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小镇的内外部两方面建立与完善引进与培育人才的体系。一方面,可以建立特色小镇人才储备库,根据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缺口,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提供资金上的扶持。如地方政府优化特色小镇的创业环境,提供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8],以及在住房、教育、医疗保健、配偶安置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与体系,以此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9],增加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为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营造良好的引才聚才氛围,满足特色小镇建设中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可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优势,与周边高校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工作机会,进而留住更多的专业人才。在小镇内部人才培育方面,也要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特色小镇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体力量。

猜你喜欢
龙湾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诗情画意龙湾美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幸福老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