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嘟 陆潭晟
皮尔斯·斯蒂尔(Piers.Steel,加拿大)研究发现,拖延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中经常性的不良习惯,这一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有15%~20%的成年人承认自己长期遭受拖延的困扰。值得关注的是,拖延现象的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相较于其他群体更为普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而言频繁的拖延行为容易形成不良习惯,不仅会导致个体学业成绩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生活压力骤增等不良结果,严重情况下还会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引发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由此可见,针对青少年拖延行为问题的探讨及干预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
拖延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词汇Pro-crastinare,本意是“把事情推迟到明天”,所罗门(Solomon)和罗斯布鲁姆(Rothblum)在其研究中则将其定义为不必要地推迟任务,以致加深个体主观上消极情绪体验的行为。拖延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学业拖延、情感拖延和睡眠拖延三个方面。[1]
青少年群体需要独立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变多,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不足,无法全身心立刻投入并按时完成任务。一味的拖延会对青少年日常的学业任务以及生活与人际交往造成消极影响。本研究所关注的是拖延行为的消极影响,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回避策略来拖延任务的完成。它在大部分场合下表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有时候也存在情景差异,是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联合作用的产物。
拖延行为是自我控制失败的结果,低自我控制能力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缺少改变现状的动机,最终造成拖延。因此拖延也被视为自我控制失败的行为表现。在探究人格与拖延的关系时,发现尽责性人格特质对个体拖延行为的贡献最大,而尽责性低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控制水平,由此可以推测自我控制与拖延行为密切相关。经常推迟任务的青少年因为无法及时调用自我控制资源或自我控制发挥不足,无法控制短期、令人愉悦但与任务无关的活动的诱惑,抑制不期望行为倾向的能力较低。此外,自控力差的学生反省调节能力较差,总是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划并在学习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由此引发拖延行为。而自我控制感强的个体能更高效地规划好学习任务与流程,具备较强的行为意识与能力,能灵活地运用学习策略,从而较好地平衡完成任务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具有拖延习惯的青少年个体通常认为其当前处境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得以改变,因此常常采用情绪导向而非行为导向的应对手段。焦虑、抑郁、无聊、内疚等不良情绪状态往往伴随高频率的拖延行为,而拖延又会进一步让个体产生愤怒、不满、悲伤、孤独等一系列负性情绪,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低水平自我控制引起的高水平反刍思维会让青少年遭受更多消极情绪的困扰,因此他们更愿意通过令人愉悦的媒体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例如游戏与娱乐类网络新闻浏览,正是这些典型的不合理认知使拖延情况变得更加突出。与拖延频次较低的青少年相比,拖延症状较为严重的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更高且状态持续时间更长。还有部分青少年群体的另一消极情绪特质是恐惧失败,对失败风险和他人批评的恐惧时常会使他们采取回避任务的策略,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使任务处于未完成状态,把拖延视为暂时的自我价值保护手段。
蒂莫西·A·皮切尔(加拿大)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不良拖延习惯的养成,专断式、淡漠式的教养方式会让子女的拖延行为显著增加,父母频繁的拖延也会加剧子女拖延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此外,任务性质也揭示了影响拖延的情景因素。青少年在不得不执行一些主观厌恶的、难以实现的且强迫性质的任务时,往往会规避任务或推迟任务,到任务截止日甚至最后时刻不得已应付完成,这是诱发拖延最普遍的原因。如在临近考试时才匆忙开始复习,或是假期即将结束时熬夜赶作业等情况。奖惩期限的设定也会影响青少年拖延某项任务的可能性,心智尚未成熟的行为主体进行行为决策时总是更倾向于先完成价值虽小但奖励即时的任务而非回报较大但奖励滞后的任务,获得奖励的时间越晚,那么产生相应行为的动机强度就越弱。
首先,引导自我控制,提升自律能力
具有拖延习惯的青少年个体往往急于求成,幻想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会在完成学校或家长布置的任务时被一些娱乐性活动分散注意力,以此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发现临近截止日期后,又为自己设置了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期望能够按时高效地完成任务,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青少年在面临诸多任务时,应制定符合自身能力与期望的规划,可以根据事务的轻重缓急将其进行分类,按照顺序依次完成。当外界纷繁的干扰和诱惑较多时,有意识地使其远离自己的视线范围,主动克服或抑制欲望与需求,稳定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冲动性行为,关注当前的学业任务。在达成一个具体目标之后,可以适当地给予自己一些鼓励,为实现远期利益奠定基础。这是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是青少年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重要能力。
其次,转变消极情绪,改善自我认知
拥有负性情绪体验的青少年总是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感到不自信,容易回避任务或拒绝任务,此时拖延是一种用以保护自尊的应对策略。他们恐惧失败,害怕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以及同伴的嘲笑,因此回避任务结果,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使任务处于未完成状态。青少年应对自身有积极正确的认识,善于发现自身优势,理性看待并接纳缺陷,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提升自信心。同时,将问题视为挑战而非威胁,获得的成功经验越多,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也会越高,由此形成正向激励,让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进一步减少拖延行为出现的频率。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行为结果的效应会导向积极的认知解释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提升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满足感和生活满意度。
再次,创设良好环境,提供合理干预
青少年独立意识快速发展,父母在给予适当情感温暖的同时也需要改变传统的为青少年做决定、下指令等不良的教育方式,让其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机会和过程,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青少年的行为。家长应该了解积极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和两者之间的关联。父母对子女的支持、理解,可以促使亲子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提高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监督提升子女的时间管理能力,引导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提升学习效率。青少年一旦出现拖沓行为,教师要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
因此,青少年要对自身的拖延行为引起足够的重视,清楚地认识拖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外力来有效改善拖延行为,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发展与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