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璟晖
(大连市金州区先进小学 辽宁·大连 11610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教学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媒介。如何利用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数学概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热情,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该具备,且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关键能力。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合作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1]。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能力与品格的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立足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数学观点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下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思维,并学会利用此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不仅能够展示数学学科的价值与教育的本质,同时可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更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课本知识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数学概念作为数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并没有响应素质教育要求,采用多种不同方法讲解概念知识,仍以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忽略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会使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在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将理论知识以口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独立消化学习,忽略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现代教育工作中,要求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解决问题与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将素质教育要求落实在概念教学中,影响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最终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教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并不高,将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在解题方法、公式方面的教学中。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这一内容学生可以自由理解即可,不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讲解。由于教学理念的问题,影响概念教学效果,造成教育工作质量不佳的情况出现。
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在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内容与概念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活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联,并因此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主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提升概念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角的初步认识》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角、学会判断角,知道角各部门额度名称,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学习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讲解什么是角,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对这一内容产生深刻的认识。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房子,并对学生问道:这个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这时教师可以将房子中包含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呈现出来,并将各个平面图形中的角放大,对学生问道:图片中放大的图形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这时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学习氛围比较高涨的时候引出教材内容,讲解“角”。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与生活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投入学习中,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活动与概念教学活动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本知识,理解教材内容。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知识生成过程,领悟学习内容。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十分相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空间,使其积累更多的经验。在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为例,该内容要求学生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棱、顶点、长、宽、高的含义,并掌握两个空间几何体的特征,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概念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期学习的知识,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面、棱、顶点、长、宽、高的含义。当学生制作结束后,对学生说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你们觉得长方形有哪些特点,你们是否在制作的过程中测量它的长、宽、高,与长、宽、高,相同大小的棱有哪些?提问后,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操作的过程,探究相关的内容,并思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联,理解基础概念内容。
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沟通。在进行新的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并思考如何利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小学生学习经验有限,无法快速发展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在知识迁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进行《小数的乘法》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整数的乘法作为导入点,利用学生整数乘法的学习经验,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借此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几个整数乘法的算式,如 11×12、10×13、15×14 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生思考如果是1.1×1.2、1.5×1.4如何计算,探究小数乘法的概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进行概念教学,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概念,提升课本知识学习效果。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数学思维。问题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促使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以《年月日》为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内容。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有的学生对年月日的理解比较清晰,有的学生则比较模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有关年月日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自主探索中得到强化。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个年历卡,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年历卡中的规律,总结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经过学生的观察与分析,有的学生问道:为什么12个月的天数各不相同?二月的天数怎么那么少?不同年份中二月的天数为什么不一样等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直接引出教材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深入的探究,探索大月、小月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因素,影响核心素质教育概念教学的融合,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实际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化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