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乐,陈 磊,章 冲,朱广军,孙呈郭,胡炳成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高生成焓、爆轰产物无污染等特点[1],是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的典型代表而受到各国重视。其中,N5-离子因其具有环状的芳香性稳定结构、化学反应活性高的特质而成为全氮类物质的研究热点,由N5-离子构成的超高能盐有望成为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密度含能材料。
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确定了HMPP 初始的分解温度;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HMPP 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峰位置,随后通过HMPP 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随温度的变化探究了HMPP 的具体热分解进程;最后利用柱层析分离得到HMPP 的最终分解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X 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结构;同时,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HMPP 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仪器:Bruker AVANCE Ⅲ500 MHz 核磁共振仪;Bruker SMART APEX ⅡX 射线单晶衍射仪;PSL-1810东京理化低温恒温水槽;Finnigan TSQ Quantum ultra AM 质谱仪;EVOLUTION22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SC823 差示扫描量热仪。
试剂:盐酸(36%,国药基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叠氮化钠,亚硝酸钠(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物化学公司),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乙醚,甲醇,无水乙腈,无水乙醇,四氢呋喃(所用溶剂均为分析纯,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自制)。
2.2.1 HMPP 的合成
HMPP 的制备参照文献[8]的方法,如scheme 1所示,将2,6-二甲基对羟基苯胺(1)酸化,得到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2),随后滴加NaNO2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于-40 ℃下滴加NaN3溶液得到HMPP(3)粗品,将HMPP 粗品于-40 ℃下,用冷冻的乙醚和正己烷混合液多次洗涤,抽滤,得到白色目标产物。
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五唑:1H NMR(CD3OD):7.67(2H,s),2.24(6H,s);ESI-MS/MS(m/z,55 eV),190.08[M-H]-,162.01,134.05,106.04。
2.2.2 HMPP 的热性能测试
Scheme 1 Synthetic route of HMPP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HMPP 的热稳定性(N2气氛,式样量1.19 mg,升温速率5 ℃·min-1,温度区间:-25~50 ℃。
2.2.3 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
取30 mg HMPP 固体溶解在50 mL -25 ℃的冰甲醇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澄清溶液,置于100 mL 长颈烧瓶中,并放置在低温反应器中保温,将低温探头放入长颈烧瓶中,在-25 ℃低温下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随后将低温反应器缓慢升温,每间隔5 ℃进行一次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
2.2.4 分解产物的分离与晶体的培养
将洗涤后的目标产物2 g 完全溶解于无水甲醇,敞口放置在25 ℃下,确定溶液中不再有气泡冒出后,通 过 薄 层 色 谱 和 柱 层 析(v乙酸乙酯∶v石油醚=1∶4)分 离HMPP 的分解产物,利用溶剂挥发、扩散的方法对其分解产物进行单晶培养。
2.2.5 紫外-可见光吸收模拟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计算采用Gaussian 09[9]程序包,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水平下进行计算,对分子结构进行几何优化,以确保其势能面上为最小值且振动无虚频。
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来确定HMPP初始分解温度,并通过对HMPP 在甲醇溶液中分解过程的观察和不同温度下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变化,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和质谱检测,确定HMPP 和HMPA的特征紫外-可见光吸收位置;分离并表征HMPP 的最终分解产物,并对HMPP 的分解机理进行推测。
采用DSC 探究了HMPP 样品在-25~50 ℃下的热稳定性,结果如图1 所示。在-14~4.6 ℃的温度区间内,DSC 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放热峰,峰值温度为-8.1 ℃。可以推断HMPP 的放热分解开始于-14 ℃,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升高至4.6 ℃以上,HMPP 几乎完全分解。
图1 HMPP 的DSC 曲 线Fig.1 DSC plot of HMPP
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结果如图2 所示。当温度在-25~-15 ℃时,HMPP 甲醇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几乎不发生任何变化:HMPP 在甲醇中的紫外-可见光区域产生了两个吸收峰,分别在214 nm 处和284 nm 处;214 nm 处的吸收峰是由苯环上大π 键中电子的π→π*跃迁所引起,284 nm 处的吸收峰则是由五唑环上N=N 双键中电子的n→π*跃迁而产生的。温度升高至-10 ℃,HMPP 在284 nm 处的吸收峰形状和强度均发生变化:样品在284 nm 处的吸收峰强度继续下降,而在258 nm 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10-14],芳基五唑化合物的热分解应首先分解释放N2,得到相应的芳基叠氮化合物,因此新出现的258 nm 处的吸收峰应该来自3,5-二甲基-4-羟基苯基叠氮(HMPA)上N=N 双键中的n→π*跃迁。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样品在284 nm 处的吸收峰持续下降,在258 nm 处的吸收峰持续上升,且214 nm 处的吸收峰有略微的下降。当温度升至10 ℃以上,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几乎不再变化:只在214 nm 和258 nm 附近两处有比较强烈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在284 nm 处的吸收峰几乎消失,仅在287 nm 至313 nm 处有微弱的肩峰。此时,通过质谱检测发现HMPP(m/z=190)、HMPA(m/z=162)信号完全消失,说明此时出现了新的分解产物。
图2 不同温度下HMPP 紫外-可见光光谱图Fig.2 Spectra of UV-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of HMPP methanol solution with temperature
通 过Gaussian 09[8]程 序 在B3LYP/6-31 G**水 平下对HMPP 和HMPA 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吸收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如图3 所示。理论上,HMPP 结构中由五唑环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在306 nm 处(图3a),与实际测试结果(284 nm)接近;而HMPA 结构中由叠氮基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吸收理论值在255 nm 附近(图3b),和实际测试结果(258 nm)吻合。 理论计算中,HMPP 和HMPA 中苯环上的特征吸收分别在182 nm 和187 nm 附近,在真空紫外区。但实际测试过程中,由于苯环上连接的五唑基和叠氮基与苯环产生共轭效应,因此使苯环上的特征吸收发生红移至近紫外区(214 nm)。
图3 Gaussian 模拟的HMPP 和HMPA 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图Fig.3 Gaussian simulated UV-Vis absorption graph of HMPP and HMPA
由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实验结果可以确定,HMPP 在温度低于-15 ℃时,不发生分解,随着温度逐渐升高,HMPP 首先分解形成HMPA,随后继续分解,生成其他分解产物。
为了探究HMPP 在25 ℃室温下最终的分解产物,将彻底分解完全的HMPP 甲醇溶液进行柱层析分离(v乙酸乙酯∶v石油醚=1∶4),得到金黄色的化合物4 和深酒红色的化合物5。
将化合物4 和5 取少量溶解在无水甲醇中,在25 ℃室温下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结果如图4 所示。化合物4 的最大吸收峰位置在254 nm 左右;化合物5 的第一个紫外-可见光吸收峰在207 nm 左右,随后在272 nm 处出现强度略微弱一些的吸收峰;通过分析化合物4、5 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峰(如图4)可知:化合物4 仅在K 带有吸收峰,猜测其结构中含有共轭烯烃;化合物5 在K 带有非常强烈的吸收,且在B 带有中等强度的吸收,说明化合物5 应是带有共轭体系的芳香族化合物。
图4 化合物4、5 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Fig.4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of compound 4 and 5
对应到HMPP 溶液彻底分解之后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可知,由于分解过程中化合物4、5 的生成,两者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带叠加,最终使体系的紫外-可见光吸收主要发生在214 nm 和258 nm 处,同时在287 nm 至313 nm 处有微弱的肩峰。
将化合物4 和5 分别置于在乙腈/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中,缓慢挥发。最终得到金黄色单晶(化合物4)和深酒红色单晶(化合物5)。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物质的结构式:化合物4 为2,6-二甲基对苯醌;化合物5 为4-((4-羟基-3,5-二甲基苯基)氨基)-2,6-二甲基环己-2,5-二烯-1-酮,如图5 所示。
图5 HMPP 的分解产物结构式Fig.5 Structural formula of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f HMPP
化 合 物4:1H NMR(500 MHz,DMSO-d6)δ:6.64(m,2H),1.94(s,6H)。
化 合 物5:1H NMR(500 MHz,DMSO-d6)δ:8.47(s,1H),6.76(s,4H),2.48-2.05(m,12H)。
化合物4 和5 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在晶胞中的堆积如图6 和图7 所示。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 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121/C1,其苯环上含有两个羰基和两个甲基,呈轴对称结构。晶体学参数为:a=10.544(10)Å,b=3.923(4)Å,c=16.998(16)Å,α=90o,β=93.160(19)o,γ=90o,Z=4,V=702.04(12)Å3。化合物5 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121/C1,由N 原子连接两个环状结构组成,其中一个环状结构对位连接的是酚羟基,另一个则属于醌类结构,两个环属于不同平面。晶体学参数为:a=7.666(7)Å,b=18.264(16)Å,c=11.916(10)Å,α=90o,β=99.763(14)o,γ=90o,Z=4,V=1644.22(2)Å3。
图6 化合物4 的分子结构图和晶胞堆积图Fig.6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packing program diagram of compound 4
图7 化合物5 的分子结构图和结构晶胞堆积图Fig.7 Molecular structure diagram and packing program diagram of compound 5
通过对已经得到的HMPP 的热分解物质的分析,我们对HMPP 的分解过程进行了推测,如Scheme 2所示:
Scheme 2 Possibl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HMPP
首先,由于五唑环N-N 键键能较小,HMPP 的五唑环极易脱去一分子氮气,得到HMPA。结合图2 中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结果可以看到:随着五唑环的裂解,属于HMPP 的紫外吸收峰(284 nm)强度降低,出现了由HMPA 产生的新的吸收峰(258 nm)。随后HMPA 继续脱去氮气,得到2,6-二甲基-4-亚氨基-苯醌,该结构极不稳定,极易水解变成2,6-二甲基对苯二醌(化合物4),化合物4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2,6-二甲基-4-羟基苯酚,然后再与2,6-二甲基-4-亚氨基-苯醌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化合物5。当HMPP 分解完全,体系中只剩下化合物4 和5,两者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带叠加,最终使体系的紫外-可见光吸收主要发生在214 nm 和258 nm 处,同 时 在287 nm 至313 nm 处有微弱的肩峰[15-17]。
(1)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确定了HMPP 的初始分解温度在-14 ℃。
(2)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与质谱检测的综合分析,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HMPP 和HMPA 在近紫外光区的特征吸收峰位置(HMPP:284 nm;HMPA:258 nm)。
(3)通过分析HMPP 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随温度的变化,确定了HMPP 的热分解过程:首先脱去N2生成HMPA,随后HMPA 继续分解,最终得到2,6-二甲基对苯二醌和4-((4-羟基-3,5-二甲基苯基)氨基)-2,6-二甲基环己-2,5-二烯-1-酮。本研究为以后优化芳基五唑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分析后续芳基五唑切断反应的机理,以及副产物再利用等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