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游戏作品”真好看!

2022-03-17 11:43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徐林娟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朋友游戏幼儿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 徐林娟

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创作出的“作品”往往天马行空、不同寻常,经常出乎成人的意料,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独一无二、特立独行,才保留着最大程度的童真童趣,才是孩子们最真实的“作品”。所以不管孩子们呈现的作品如何,作为老师,都要以敏锐的观察力、极大的耐心、专业的角度来评价孩子们的“作品”,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同时,老师还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引导家长也带着友善和欣赏的态度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创作。

记录真实游戏片段,在回顾中发现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想不止是艺术领域,在其他教学领域亦应如此。在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中,我发现不少成人会带着自身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作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以“像不像”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作品”。

2.成人根据自身的经验去评判孩子的“作品”好不好。

3.幼儿之间的互动评价比较少。

4.成人更多地关注幼儿“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一、炊事游戏记录片段

在炊事游戏“油豆腐塞肉”中,乐乐小朋友用手指在油豆腐上戳了一个洞,然后拿起勺子舀了一勺肉放在洞口,再用勺子在油豆腐上抹了一会儿。这时乐乐看见老师正在用勺子柄塞肉,也跟着学了起来——塞完第一个拿起第二个油豆腐继续戳洞、舀肉、塞肉,动作连贯流畅。就这样,乐乐塞了第二个、第三个……全部完成以后,老师和阿姨又往小朋友们“加工”过的油豆腐里塞满肉,最后拿去食堂烹饪。

游戏分析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油豆腐塞肉”。孩子们观察得都比较仔细,尤其是乐乐小朋友能够尝试模仿老师的动作,坚持做好三个“油豆腐塞肉”。

2.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和阿姨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了再次加工,但也因此失去了让孩子们继续制作的机会。

我们建议

1.老师可以提出“再多塞点肉”的建议,看看孩子们是否愿意接受。

2.如果孩子不愿意接受建议,那么在品尝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让孩子们感知肉少和肉多的概念,最后说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样的“油豆腐塞肉”。

3.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交流讨论此次游戏的改进措施,以便进一步推动游戏发展。

二、绘画游戏记录片段

老师首先讲述了一个《老虎拔牙》的故事,然后引导小朋友们画一画老虎和猴子。看着老师展示的老虎和猴子的简笔画,很多孩子都动手画了起来,只有浩浩小朋友还在盯着简笔画看,丝毫没有动笔的迹象。老师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就上前引导浩浩:“你想画什么呀?要不要老师帮你画一个小猴子的头……”见浩浩没有反应,老师就主动在纸上帮忙画了起来。

游戏分析

1.浩浩迟迟不动手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还在观察,可能正在构思……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其深层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2.看到浩浩没有动手画画时,老师耐心等待了一会儿,只是等待的时间有些短。

我们建议

1.老师在观察、指导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发展水平,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

2.如果孩子暂时还没有考虑好怎么画,老师也可以让孩子在其他游戏环节再来完成。

三、建构游戏记录片段

在“建筑工地”,孩子们都在忙着拿积木和辅助材料进行搭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晨晨小朋友不断地把积木垒高、推倒,老师看见后忍不住上前提醒:“今天我们要搭建动物园哦!”边说边蹲下来拿起一些积木和小动物,准备和晨晨一起搭建动物园。

游戏分析

1.每个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因此如果这个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还处在“垒高”阶段,老师不妨耐心等一等。

2.当孩子的搭建偏离本次活动主题时,老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孩子;如果孩子有其他搭建想法时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包容和理解。

我们建议

1.老师可以多多观察孩子在“建筑工地”的游戏情况,然后再确定指导策略;如果孩子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垒高”阶段,那不妨给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2.在幼儿搭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适度”的语言指导。

四、纸工游戏记录片段

美工区的孩子们正在折“护士帽子”,身边还放着折纸的步骤图。明明小朋友很快折出了一顶“护士帽子”,大致样子已经很像了,只是折纸的时候没有对准边角。接着明明便兴冲冲地去找老师:“老师,你看我折得好不好?”老师说:“你这顶“帽子”还要再仔细折一折,要对准边和角呢!”

游戏分析

1.老师投放折纸步骤图让孩子和环境进行充分互动;幼儿能够通过已有经验独立折出“护士帽子”。

2.老师对于“折得像不像”的重视程度高于孩子的情感需求。

我们建议

1.老师可以先给予明明言语肯定,然后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要的,但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2.在游戏评价环节,老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一起帮忙出主意、想办法。

亲身感受游戏作品,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面对孩子们五花八门、各有特色的作品,教师要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多地追求孩子的创作过程,感受孩子最真实的表达。

一、感受幼儿真实的“作品”,不畏他人言

1.乐于做孩子作品的倾听者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根据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创作而成,因此除了利用教学活动中有限的时间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外,还可以利用晨间谈话、等待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午餐后的时间来让孩子们充分介绍自己的“作品”,哪怕孩子们的作品在成人看来有些“不入眼”,但只要孩子愿意表达,我们就要乐于倾听。当然,没有成人指导过的作品一开始肯定会受到“质疑”,这个时候老师只有顶住压力,孩子们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鼓励孩子们“幼幼互动”

在相互评价、共同欣赏的过程中,有些孩子能够发现自己作品的问题,有些孩子能够获得自信心,有些孩子则可以欣赏到同伴精彩的“作品”……“幼幼互动”不仅能锻炼孩子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同伴的作品。

3.允许孩子们反复修改作品

我们经常会发现,不管是孩子们的美工作品、搭建作品还是其他作品,往往都只有一次完成的机会,下一次又要重新再来。其实,我们未尝不可以让孩子们在上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修改与创作,进而完善自己的作品。

二、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乐为引导者

1.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作品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作为老师,如何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呢?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美(如餐具之美、班级环境之美、衣服图案之美等),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他们的“作品”。玩具、餐具、班级环境、衣服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同时又不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去寻找——贴近孩子们生活的物品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2.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欣赏

和孩子们去散步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欣赏大自然中奇妙的植物;和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欣赏蓝天、白云;和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观察菜品,说说颜色、营养搭配……只要老师适时引导,孩子们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3.作品形式不拘一格

除了美工作品,还有很多孩子们的作品值得我们关注:各种各样的创编律动、泥工作品、剪纸作品、炊事作品等都值得我们更深层次地挖掘与探索。

三、欣赏幼儿的独一无二,成为支持者

1.多角度评价

老师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不应像以往那样采用单一角度,而应该更加多元化。如果是美术作品,可以看看构图、颜色、比例、色调、形象等,同时还可以看看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专注度、投入时长等。

2.多形式评价

除了老师的评价,孩子们之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其他家长的评价都可以纳入孩子的作品评价中来——拒绝“一言堂”,应该公开透明地进行作品评价。

3.多感官评价

在评价孩子作品的时候,切记空泛、单一——对于孩子们的烹饪作品,要注意色香味;对于孩子们的律动作品,要注意音乐、动作的协调;对于孩子们的种植作品,要注意他们的观察力、责任感等。

四、引导幼儿发挥潜能,激发创造性

1.从我做起,增强孩子信心

在一日生活中,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不时展示一下自己的创作,如烹饪、甜点、剪纸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同时经常关注身边的作品,如商场里精美的吊饰图片、旅游时各种风景的明信片等。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受到启发,增强其创作欲望。

2.树立榜样,保护幼小童心

班级里总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展示自己各种各样的作品,那么就从他们开始,鼓励孩子们举办属于自己的小小作品展,如“×××小朋友美术作品展”“×××小朋友才艺展”等,激发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欲望,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3.整合资源,获取家长支持

家长资源从来就不可轻视,家长对于孩子作品的重视、珍爱程度也会影响孩子对于自己作品的重视、珍爱程度。同时,老师也要关注身边的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多方助力、齐心协力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小朋友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找茬儿
爆笑游戏
海边玩一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