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品出自生活,让艺术服务人民

2022-03-17 19:16华南
中华儿女 2022年3期
关键词:快板曲艺疫情

华南

提起青年相声演员应宁,大家总是不由会心一笑。

的确,6岁开蒙学习相声,他是不折不扣的资深青年相声演员。《如何是好》《太空之旅》《我的大学》等作品,很多观众百听不厌。

不过,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文工团)说唱团青年相声演员、北京曲协副主席、北京市青联委员应宁可不只说相声。多年来,他不仅活跃在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多档文娱节目中,当主持人、当嘉宾,广受观众、听众熟悉和喜爱,而且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山乡农村,为百姓送去欢笑和温暖。近年来,他创作双簧、快板、韵律歌,用轻松幽默、朗朗上口的方式,面向少年儿童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面对普通百姓普及《民法典》……让作品出自生活,让艺术服务人民。

曲艺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于已在舞台上磨砺36年的应宁而言,老艺术家们言传身教、文工团常年基层创作演出历练,都让他时刻不敢懈怠,对舞台、对观众满怀感恩与敬畏。他将来自人民的热情和喜爱,转化为更加勤勉的付出。

艺术为人民服务

2021年12月,应宁作为文旅部直属十大院团中惟一一名曲艺工作者,参加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使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多创作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文艺创作方向。”

践行“艺术为人民”宗旨,应宁始终身体力行。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每到危难,文艺作品总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北京市朝阳区文联发出征集抗疫作品通知,“1月27日下午,通知我创作,第二天上午就要录制。疫情初期,大家对疫情了解有限,但大都服从大局、居家抗‘疫,医护人员则英勇逆行、奔赴一线,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武汉抗击疫情助力、祝福。”应宁连夜创作两段双簧《情系武汉》,将很多感人细节写入作品。

“次日上午,我们在曲艺团排练场录像,发到网上后,反响特别好。关于抗击疫情,当时有很多形式的文艺作品,但双簧还没有,这部作品在曲艺界引起热烈反响,北京曲艺家协会将其作为典型作品进行推荐。”应宁很受鼓舞。

不久后,煤矿文工团又要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办一台专题晚会,应宁再次创作一部双簧作品《防疫》。“这次,就要发挥曲艺作品的讽刺功能,因为疫情暴发后,个别人不遵守防疫规定,有人散布谣言,还有人制售假口罩……这些影响防疫的现象都被写在双簧里,主题是团结一致抗击疫情,赢得最后胜利。”

他还与搭档崔骏创作并表演相声《最美画卷》,很多网友听后,在线留言,为作品点赞,为抗疫英雄骄傲。

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生活中,应宁思考如何让文艺作品发挥更大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延期开学,为保障教学不中断,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用网课直播等方式实现“停课不停学”,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过多使用电子设备可能对视力产生影响。他决定创作“爱眼护眼韵文歌”,用文艺作品为未成年人保护视力、防止近视助力。“我找来眼科医生朋友给我科普,而后我创作内容,再由他们为韵文歌进行专业把关。作品写好,我自己找来小学生表演、录制”,应宁一个人忙全程,一首首写,一首首录,为孩子们整理出保护视力、防止近视小妙招。

“韵文歌每次介绍一个知识点,如介绍眼球结构,蓝光对眼睛的伤害,科普食用蔬菜、坚果等保护视力的食品,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进行科普,以小朋友們喜欢的‘说唱形式,用快板方式唱诵‘爱眼护眼专业小知识。”有时状态好,一下午写四段;有时无感,三天写不出一段。应宁说,家里客厅有个角落,一边是空气净化器,一边是电视柜,写不出来时,他就搬个小板凳,把自己“塞”进这个角落,一声不吭坐着想,灵感来了,就跑到桌前写。“原稿我都留着,厚厚一摞,A4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小字,写了改,改了写,乱七八糟”,应宁再打字,把手稿变成电子版,继续改,“看到成品特别高兴”。就这样,原定50篇“护眼韵文歌”,最终写出100篇,以一周一推方式,在“北京市青年宫”公众号等平台播出。

“爱眼护眼韵文歌”广受好评,这让应宁欣慰。他又着手写出13段成语快板,用快板形式讲述成语故事。为了让快板合辙押韵,成语尾字是什么韵,应宁写快板就用什么韵,“比如狐假虎威,‘威是灰堆辙,整段快板都用灰堆辙”。最难的是乜斜辙,一共只有47个字,还要从中挑出合适的字写快板,应宁笑着说:“难上加难。纯粹给自己出难题。”

最终,他写出乜斜辙成语“程门立雪”快板:“只刮得枯枝搅败叶,只刮得飞雪满山野;只刮得阴云遮日月,只刮得天地紧相接;怕冷的村犬归巢穴,怕冷的鸟雀双翅别;怕冷的寒鸭难凫水,怕冷的渔樵人踪灭。”文辞如画,意境幽远。应宁说:“希望给孩子们传递传统文化知识,让他们领略文字之美,拥有无限想象空间。”

面向群众的文艺工作,应宁做了太多。很多是他自发、自觉的,“虽然这给自己增加很多工作量,但我特别高兴,发自内心高兴。能让大家高兴、喜欢,我就开心”。

为这份开心,应宁曾每年5月至10月间,每月到北京郊区乡村公益演出,达五六十场。“当时北京有星火工程,到北京乡村演出,正常安排是从早上9点半演到11点结束,午饭后再赶到另外一个村演出。百姓经常不让我们走,村长跑来请我们多演会儿。”应宁还记得,有一次,一位村长跑来跟应宁说,“你们把刚才的相声再演一遍,我们都爱看,我们这里十年没来过文艺团体了”,这让应宁很受触动。

从那以后,只要百姓有要求,应宁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因为村里人山人海,堵住后面演员进村的路,应宁和搭档只得在台上一直说,拖延时间救场,说了55分钟,“说完下来后,老乡们都追到休息室,围得水泄不通。有个大爷说,小伙子,相声说得不错,就是太长了。我真是哭笑不得”。

在应宁记忆中,老乡们从不拿他们当外人。一次他和搭档说相声,搭档演大姑娘。观众中一位阿姨站起来喊,“这么演不像”,说着跑上来,把自己头巾解下,系到应宁搭档头上。应宁和搭档也自然地演下去。“这样可能是演员和观众最好的一种关系。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演出,看到他们就觉得特别高兴。百姓喜欢我们,也感动着我们;艺术来自这片土地,自然为大众服务。”

学相声不仅学习技艺,更是传承精神

自称从小不爱说话的北京孩子应宁,幼儿园起就跟与“说话”有关的事结缘了。

“幼儿园大班时,每天午饭后、午睡前,老师问:‘谁能给大家讲个故事?我总是‘噌地把手举起来。”到现在,应宁都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积极。

“那时不会讲故事,就把前一天晚上看的动画片给小朋友们讲。”

连续给大家讲了两天动画片,老师跟应宁说:“以后你负责每天中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又对应宁的父亲说,“你们家孩子喜欢讲故事”。应宁的父亲转身去音像商店买了两盒相声磁带——《三近视》《黄半仙》给他听,他从此与相声相遇。

在北京城,曲艺有着天然土壤。上小学后,语文老师喜欢相声,自己办了相声兴趣班,“会讲故事”的应宁入选其中,懵懵懂懂接触到这门令他日后深深痴迷的艺术。

一年后,应宁加入崇文区东花市街道开办的小花艺术团,开始正规相声学习。“小花艺术团请来相声界老前辈张善曾先生、臧鸿先生教我们这些小朋友。后来,我还跟著名相声教育家马贵荣老师学习。”张善曾先生是曾参加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相声界老前辈,为相声传承、发展作出贡献。以此为起点,应宁接受高水准、正规化相声启蒙。

也是从这时起,应宁遇到王玥波,一左一右、一捧一逗、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搭档至今,已超过三十年。

此后,他又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谦祥先生、著名相声作家赵小林先生、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杨凤杰女士、著名双簧表演艺术家莫岐先生为师,并受到曲艺界、影视界众多名家指点。高考后,应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虽然没有选择相声专业,但他不断学习、演出,提升能力,最终出于热爱,2007年8月,进入中国煤矿文工团,开启职业相声演员生涯。“我太喜欢相声了!”应宁说。

相声是带给观众欢乐的艺术,也是一门严肃艺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曾说:‘宁可不够,不可过头。这句话就是金子。”有些相声逗乐,但不雅,应宁拒绝表演这样的段子。

他也曾在演出时遇到对这门艺术不尊重的人。那时,年轻的应宁心里委屈,定下心来想想,他觉得,首先提升自己技艺,争取观众;第二就是未来能够多演出、多教学,尽自己努力广泛培育懂相声、爱相声的艺术沃土。

应宁说,学相声,不仅是学表演技艺、传承传统文化,更是传承其中的精神。他记得一个故事,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和唐杰忠老师下基层体验生活。晚上,大家讨论完相声作品,各自回屋睡了,马季先生把自己关在会议室,写作品的文字稿。半夜,唐杰忠老师醒来,看到会议室的灯还亮着,走过去轻轻把门推开,看见马季先生还在伏案写作,修改文稿。唐杰忠老师发现马季先生后背“长”着小黑点儿,过去啪地一下,拍了马先生一巴掌,“这一巴掌拍完,留下一个血手印,后背小黑点全是蚊子,马先生都不知道,真正钻进相声创作中”。

前辈们的艺德,也影响着应宁。他和王玥波的老師,王谦祥和李增瑞先生嘱咐应宁和王玥波,“要互相信任,平时多沟通,相互谦让、彼此补台”。两位先生搭档六十年,率先垂范,为弟子树立榜样。“老一辈艺术家为人处世的品德、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一直深深感染我。”应宁说。

在宝岛台湾教相声

2011年9月,北京市台办组织一次赴台亲情之旅。“以往亲情之旅都是请一些书画家和工艺品大师举办展览。这一次,北京市台办特意邀请李伟健、武宾、李菁、何沄伟、王磊和我,六位青年相声演员一起赴台演出。”应宁坦言赴台前的担心,爱不爱听、听不听得懂,每个人都心里没底。

首场在嘉义,“我们特意找来当地人咨询,结果好几个俗语,他们都说听不懂,或者告诉我们‘闽南语怎么说”,应宁说,咨询完,大家更担心了。

可是演出单已发,改作品已无可能,应宁和王磊主动请缨第一个出场,试试效果。“结果出乎意料地好,观众笑得停不下来。”

随后演出都非常顺利,六个年轻人的演出获得国台办表扬。应宁在台湾期间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第一次来台湾,感觉就像一个多年没走动过的亲戚。这一回我到亲戚家里来,感受的全是热情和温暖。“从那次起,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以后一定每年要去一次台湾。”

应宁实现了这个目标。2011年至2015年,他每年到台湾演出一次。到2016年,他的身份有了变化——从说相声到教相声。

这是起于2015年的缘分。应宁在北京少儿曲艺比赛中担任评委,座中不乏曲艺界前辈,有四名来自台湾的小朋友却在家长带领下,直奔应宁而来,他们都在台湾看过应宁演出。比赛结束后,台湾小朋友家长和“天桥说唱艺术团”团长张祖望一起找到应宁,问他“如果有机会,能不能去台湾授课”。

应宁答应下来。2016年春节前夕,他趁着春节晚会录制的间隙,空出60个小时,和两位同行飞到台北授课。“当时,我拉着行李箱,从节目录制现场直奔机场。到台湾,孩子们和家长那么开心,我也打心眼里高兴和感动。”应宁说。

第三天上午的课结束,他又“打飞的”回到北京,继续参加节目录制。

第一次来上课的40多个学生遍及全岛,授课反响热烈。应宁回来几个月后,还有台湾朋友打电话跟他“预约”下次课。

在应宁的课堂上,学相声和听相声一样是快乐的事。曾有不敢说话的小孩子,因为害怕,偷偷从课堂上溜出去,站在教室后门悄悄地听。一上午过去,相声的魅力终究带着孩子回到座位上,带着他打开自己,融入学习中。

应宁希望,台湾下一代也能学到更多原汁原味中国传统文化。“小朋友们一个星期能学一段小快板和两段相声。”谈起台湾学生,应宁很是欣慰。

他不光教技艺,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讲授单弦岔曲时,他会先带着孩子们把词念出来,“春至河开,绿柳时来。梨花放蕊,桃杏花开”,一幅春天图景如在眼前。孩子不但学了曲艺,还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因为是自发邀请,场地、条件、报酬都很有限,应宁和两位同事基本是义务授课,再加上课程满、上课人数多,授课节奏快,压力大,但他们一致认为:“值得。”2019年,应宁带领学生们在台湾岛内巡演。“孩子们自己设计海报、主持、演出,场地由家长联系。场地方得知是台湾小朋友的相声专场,纷纷免费提供场地。”巡演效果好,每到一地都充满欢笑,“孩子们也更加坚定了学相声的信心”。这是应宁最高兴的事。

随着与台湾孩子的深入接触,应宁在台湾的教学从相声转换为语言培训,并多次牵线搭桥,带台湾小朋友和家长来大陆参演、交流、比赛。“通过我们的努力,许多不愿意当众说话的孩子活泼了,不愿跟家长沟通的孩子敞开心扉了……”

自2011年以来,应宁已先后22次赴台,累计授课覆盖超8万人次,培养曲艺小演员60余人,多次带领台湾学生开展京台少儿曲艺交流活动。2020年以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应宁的相声教学从线下改为线上,作为表演艺术,线上教学难度增加很多,但应宁没有放弃,学生们也一直坚持。“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只要用心,一定能发芽成长,不能让中华传统曲艺在台湾断了。”

平日,不管工作日、休息日,只要没演出,应宁总在中国煤矿文工团曲艺团忙着。曲艺团办公区很朴素,四五张堆满书和材料的办公桌、几把椅子、墙边一溜暗红色沙发、一台投影仪和墙上挂着的一块深绿色幕布,就是这里全部家当。大家挤在一起办公,中间留出几十平米排练场,很多节目就是在这里一次次排练、打磨出来。

墙面地面满是斑驳,那是前辈留下的岁月痕迹。古老曲艺传统,就这样在一代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说唱中延续、发展。应宁总说:“前辈以身作则,为我们这些后人创造这么好的创作环境,站在先人肩膀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进步。我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关注、学习并传承传統曲艺。这是我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坚守。”

猜你喜欢
快板曲艺疫情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战疫情
为快板艺术正名
《曲艺泉城》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