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凤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命题者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核心功能,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旨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当前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本论文结合全国高考历史卷中的试题分析,针对新高考下历史学科对“立德树人”的考查进行了分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新高考 全国卷 历史 立德树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2.030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新高考政策下,历史的考查方向也随之发生转变,与历史新课程标准紧密衔接,突出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可以说,新高考下历史高考不再局限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凸显学生的综合能力,旨在实现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开展的根本任务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国家传承与发扬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育学家都将“立德树人”当作世界各国开展教育改革的重要风向标。同时,立德树人属于完整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体系,由抽象至具体,由学科的育人目标、教育目的、课堂的教学目标等多层次形成完整框架,这就从侧面呈现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目前,教育目的的角度已达成了共识,也就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但是,受到传统化课堂教学限制,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怎样培养出人才成了当前的教育难题。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则有效解决了该教育难题,并揭示出教育的价值观。因此,想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历史教师就需将核心素养当作切入点,依据全国考高历史试卷的试题中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突出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人文精神的历史学科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从而使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二、立德树人在全国高考历史卷中的体现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高考卷的考查方向也随之发生转变,以“一核四层四翼”作为指南,与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核心素养”紧密相连,在考查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真正促进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全国历史高考卷分析,发现“立德树人”在全国卷考查中,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时代使命”,突出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的提出明确了育人方向,要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五育并举,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针对这一点,在最新的高考全国卷中就有明确的体现:
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国卷考查中,更加关注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旨在强化学生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树立强烈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中,在第30题中,就以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为背景,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行了考查,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进行了隐性反应,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第39题中,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巴黎社会矛盾激化”作为考查背景,描述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从正面回应了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一问题。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在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国卷的第27题中,以“清朝修族谱”为背景,主要对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进行了考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儒家文化的精髓,明确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的正向价值;在47题中以“西魏苏绰”人物资料创设了特定的情境,通过史料体现该人物“克己奉公、选贤任能”的事迹,渗透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引导价值和作用进行淋漓尽致地展示,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三,注重历史时空观念,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尤其是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历史教学中应更加关注鉴古知今的历史功能。这一点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中也有所凸显。比如,在32题中,就以“古代雅典、罗马司法制度”作为切入点,与当前新时代下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现实要求相契合;在35题中对“墨西哥的‘负面清单’”进行描述,精准地反映出全球化对墨西哥国家主权的影响。
第四,凸显了“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在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国卷中也有所体现。在25题中,以《步辇图》作为情境,展示了古代高超的绘画艺术,考查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在33题中以“文艺复兴”为背景,论述了蒙田的教育观,凸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義的主要观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注重“史料实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如2021年全国乙卷25题引入了“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通过当时的史料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26题给出了宋代官府、苏辙、郑至道的观点,让学生辨析宋代当时的情景。同时27、28、29、30等试题中都引入了大量的史料,既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也能够结合史料进行判断和分析。
2.围绕学科素养考查,突出关键能力
“立德树人”背景下,在对高中历史进行考查的时候,更加关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
第一,针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在新高考下,历史考查方向更加关注学生的历史信息解读能力、史料分析能力、结合历史时空的问题分析能力等。在2020年全国卷41题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对20世纪50-70年代进行合理划分,对每一个时间段的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42题这一开放性题目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并为其命名,体现时代特色,然后对该时期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一历史题目主要考查了学生语言能力,凸现了试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与学生教育主题相契合。
第二,针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的考查方向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历史基础知识中,更加关注对历史学科五大学科素养的考查。就2020年全国高考卷的分析来说,31题中以“8个年轻人实施责任制,勇敢承包倒闭国营制药厂入手”,主要针对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进行考查,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在25题中,以《步辇图》和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往来作为考查点,指导学生从图像、文字中获得信息,进行时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在32题中分别对雅典城邦公民陪审团、罗马司法这两种历史现象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27题中以“清代族谱修订”作为切入点,借助“持家立业、报效祖国”创设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又如2021年全国乙卷41题,要求学生“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等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问题,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史料分析能力,也强调了历史的学科核心素养。
3.围绕学生的发展考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背景下,历史高考考查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将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身心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在2019年全国卷第26题中,将“唐代荆楚地区流行的拔河运动”呈现在试卷中,促使学生在思考中,明确身心健康成长是实现个人成长、追求幸福的关键,也是学生成为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石。
第二,将学生培养成为正直善良的社会人。历史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成长过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守法、品德高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中。针对这一点,在2019年全国卷的考查中也有所反应。具体来说,在第34题中,就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作为切入点,对“源于劳动实践”进行了考查,使得学生在试题分析中,逐渐形成了“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也契合了当前时代下“科技创新与工匠精神”的主题内容;在第47题中,则以全国劳模、院士刘源张的生平事迹作为素材,使得学生在材料分析中,逐渐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精神,真正领悟到劳动崇高、劳动最伟大的正能量。
第三,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国家人。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热爱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等,使其成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责任。2019年,全国卷的第28题中,以川沙县的部分名人简历为背景,针对“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进行了考查,使得学生在思考、分析中感悟到实业救国的浪潮和当时社会结构的变革;在第30题中引导学生对中俄两国革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国发展元素,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点。
第四,将学生培养成为放眼全球的世界人。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重任,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世界人,使其具备世界胸怀、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等。例如,在2019年全国卷的第46题中,以二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作为背景,对大国博弈进行了考查,从不同的角度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进行了论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世界观念。
三、全国历史考查转变对教学的启示
基于最近几年全国历史卷试题的分析,针对历史高考的转变,教师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调整教学方案,体现历史的育人价值。
第一,发挥历史德育价值。历史史料中具有很多有价值的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基于此,高中历史应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以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作为教学切入点,发挥历史的育人价值。例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落实,教师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分析中感悟到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在《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中国近代历史经历的困难分析”中,强化对祖国的认同感、依赖感。
第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应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悟到中国发展的不易,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讲解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要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讲述,使得学生明确近代史上战争发生的原因,不断加深学生的历史印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促使其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另外,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借助历史人物这一载体,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渗透生命教育,感悟生命价值。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历史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现行的历史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生命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强烈的生命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第四,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促进“立德树人”的落实。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必须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优化教学手段,灵活借助情境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互动式学习、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下,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帮助其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真正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落实。例如,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为了促进“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借助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先给学生展示了先关的历史图片、历史资料等,并在课堂上留下了足够的讨论空间,以便于学生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再比如,在“抗日战争”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在强化学生“立德树人”时,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最终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考查方向也随之发生转变,不再局限于历史基础知识,更加关注“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围绕新高考下的历史考查方向,从传统的育人理念下解放出来,深层次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历史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渗透爱国主义、生命教育的等方面,真正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满足历史高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曹礼东、陈洪义《融生理念:基于立德树人的高考历史命题立意——从2018年全国历史Ⅰ卷看新高考试题的价值取向》,《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9期。
[2] 师雪峰、安雁超、王明倩《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2020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赏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17期。
[3] 赵玉英《落实立德树人 凸显学科育人——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历史试题评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8期。
[4] 徐奉先《立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历史教学》2019年第7期。
32105019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