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科学监测全程守候、精准防控准备就绪、飞防作业高效起航、生物防治严阵以待……一张张绿色防控网在山西省广袤的田野上接连展开,这既是山西省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举措,更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特点。
记者走访了山西省植保学会(下简称“学会”),一起见证学会發展的点点滴滴,聆听学会防灾减灾、虫口夺粮的动人故事,了解山西植保学科发展的前世今生……
60多年来,学会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学会工作立足点,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学会工作根本点,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为学会工作关键点,以“会员至上、优质服务”为学会工作落脚点,坚持在继承中发展,落实中提升,不断探索新植保技术,开拓植保新领域,开发植保新技术,集成植保新方法,在植保工作的新领域中,工作有亮点、服务有成效、工作有创新,汇聚广大会员的植保专业优势,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植保科普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极强的工作,对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广植保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多年来,学会面向基层,充分发挥科研交流平台和科普基地的作用,宣传农业产业政策,开展植保新技术培训,悉心对相关乡镇农业技术员和农户宣讲党的富民政策,讲解各种农业重大病虫害的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与此同时,学会积极探索植保防治标准化发展,参与地方、行业标准起草工作,制定了60余项地方标准,经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批准颁布在全省实施,促进了植保工作标准化实施发展。
植物检疫专业委员会为强化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大力开展植物检疫员的培训工作,结合山西省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开展了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活动中对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基本知识,植物检疫有害生物的症状识别、调查、检疫方法、防控措施以及计算机网络平台等进行了培训,培训检疫技术骨干650多人次,为山西省植物检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药械专业委员会联合省植保部门,对全省的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销户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广大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销户积极为山西省农药事业发挥作用,从源头上规范农药安全生产、销售,做到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对山西省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开展植保机械、农药、农田灭鼠和化学除草的技术培训,使山西省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控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综合防治专业委员会联合省植保部门,邀请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大、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农技中心的专家学者来晋培训山西省各级植保科技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省植保防治技术的推广水平。
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突出特征,一直以来,学会广大会员在各自单位积极参加中国植保学会、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以及相关单位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不断引进和提高山西省的植保新技术。在山西省科协组织的各项科普工作中,学会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和“科普三晋”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并把学会定为每年必参学术团体。在“送科技下乡”和“3·15”农资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学会和各市植保学会积极参与,深入乡村,给农民朋友送物质、送技术、送服务,开展了咨询和技术培训,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有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学会致力于人才体系建设,树立广大会员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植保技术培训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庙会、集会上发放“明白纸”,举办各种培训班,召开多场现场会,积极宣传普及植保新技术,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水平。其中,忻州市植保学会建立了植保植检支网,开通了新浪微博,面向社会进行宣传和服务。多年来共举办形式多样的植保技术培训上万次,培训人员达百万余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山西省植保成果的转化和植保技术的普及,确保了植保各项技术落地生根。
科学的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的基础,也是避免害虫大暴发的有效手段。学会近年来对全省专业病虫测报员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不仅提高了全省专业病虫测报员的测报水平,也提高了农作物病虫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手机预报的实施,使山西省病虫预报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同时,学会联系山西省气象部门,开展山西省病虫害预测预报趋势分析,使山西省病虫测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准确化和效率化,进一步推动了病虫预测预报高新技术在山西省的应用,保障了农业安全生产。
预测预报专业委员会紧密结合植保推广工作的重点,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的时效性和应用价值,及时、快速地将病虫害发生情况传播给广大农民,指导群众适时防治。成立以来,学会和省科协联合举办的手机报、微信群、公众号和移动公司联合发布的短信病虫预报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近几年来,共发出各种病虫预报数千余期,数十万份,发布手机信息数十万条,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指导了农民开展防治工作。
植物检疫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通过普查,查清了53种农业植物有害生物在山西乡(镇)的分布情况,绘制了分布图,建立了山西省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数据库,修订山西省的农业有害生物名单,为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传播和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山西省开通了以植物检疫证书为凭证免交通费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2011—2012年,实施调运检疫28.78万批次,共25.86亿千克。2018年,防控了外来有害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黄顶菊和李痘病毒。黄顶菊后期监测仅为区域性零星发生,李痘病毒发生区域杏树已高接换头,目前未见发生。而山西省农业植物检疫性发生的稻水象甲和向日葵列当危害率也逐年降低,未发生扩散蔓延情况。
60多年来,学会带领全省广大会员,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紧紧围绕山西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全省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鼠的危害,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植物保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1世纪,每年防治病虫草鼠挽回粮、菜、果、油、棉花等的经济效益达80亿元以上,为山西省农业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山西省广大会员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研究植保新技术,目前全省有上百个研究项目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仅山西农大、植保站获奖项目就有数十项。其中,由山西农大植保学院完成的“国审‘金昌1号’枣树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果树梨小食心虫监测和绿色防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个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捕食天敌蜘蛛保护利用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省植保站完成的“山西麦田杂草草相变化动态和防除技术研究”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成果对提高山西省植保科技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学会完成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冬季蔬菜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试点项目,学会承接并负责组织实施,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负责管理。项目选择了新绛和襄汾两个试点,分别集成两套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关键技术。新绛试点关键技术为“免疫诱抗+生态调控+紫外线灯杀菌+杀虫灯诱杀+防虫网阻隔+黄蓝板诱杀+释放捕食螨+枯草芽孢杆菌”,襄汾试点关键技术为“附沟健身栽培+防虫网阻隔+黄蓝板诱杀+枯草芽孢杆菌+硫磺熏蒸+农药助剂+精准施药”。据调查,项目区蔬菜病虫害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0.35%,试点区化学农药使用次数较对照区减少了7.13次,超额完成了化学农药减量30%以上的目标,同时生产出的蔬菜产品经质检部门抽样检测,达标率100%。
2021年,学会再次承接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蔬菜等作物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项目,应用蜜蜂授粉、紫外线杀菌灯灭菌、释放天敌、杀虫灯和性诱捕器诱杀虫害,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增强植物抗性、改善品质和增产,以及生物农药防治病虫等技术,完成草莓、葡萄等作物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3.3万平方米,辐射带动面积133.3平方米,同时对试点及周边农户和技术人员开展蔬菜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共培训150人次以上。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试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在全省进行辐射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全省番茄、草莓、葡萄等蔬菜水果生产农药减量和提质增效。目前该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学会经过数十年关于植保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实施、应用,应急储备了一批先进的植保技术和植保人才,对山西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协会简介
山西省植物保护学会于1958年3月成立,由省科协审批,在省民政厅登记注册,属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省科协团体会员,内设有科普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刊物编辑委员会、综合防治专业委员会、农药械专业委员会、预测预报专业委员会、植物检疫专业委员会。组成成员单位有大学及科研院所,省市县植保系统、林业系统、海关系统、检验检疫系统,省农药械企业,社会组织。各组建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全省现有植保学会个人会员615人,团体会员20家。
365250021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