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2-03-17 13:26马丽芳
天津教育·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马丽芳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应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興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鼓励学生质疑、探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其中,独立精神指的是人在思考问题时能突破传统思维,不照搬他人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增强小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灵活性,提升解题的效率,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存在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制约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制约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考试是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考试在人才甄选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许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比较看重升学率。在传统的应试思想影响下,虽然素质教育思想融入了教学中,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上还存在应付考试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社会大环境情况下相对普遍。发挥好考试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但是过度重视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受到影响。

(二)学生学习兴趣因素

学习兴趣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兴趣低则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独立思考能力也难以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些数学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但是教学方法过于生硬,学生对抽象的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无法对课堂感兴趣。一些学生的思维为知识继承型,遇到问题不懂得探究和思考,存在畏难的心理,要么遇到一点难题就选择问教师,要么置之不理。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因素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采用的是班级制授课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科教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最终呈现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教师按部就班地教学,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自身的教学思想有待更新,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自身的教学修养有待提升,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好”,无法平衡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需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无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课堂,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并从构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等角度出发,使学生积极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缩小师生距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掌握学生的需求,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说话的技巧以及交流的方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收获学生的喜爱。首先,在谈吐方面,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幽默,让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感兴趣;其次,数学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即使学生的成绩不好,也要给予学生尊重和关爱,积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语言表达方面,数学教师要注意合理运用语言,不能采用过于严厉的态度,而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也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鼓励和奖励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用“真棒”“回答对啦”等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在获得鼓励或表扬后自信心会有所提升,更愿意学习数学,在数学问题上积极动脑筋,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也是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数学学习的热情。比如,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引进游戏机制,小学生的年纪普遍偏小,比较喜欢玩游戏,那么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再如,教师在进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时,如果直接讲述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抽象、枯燥和乏味,而涉及一些游戏,则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愿意跟随教师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一过程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设计趣味的故事,小学生活泼好动,会认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十分枯燥,很多小学生觉得数学就是公式和定理,无法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对数学教学实施“包装”处理,比如,可以给数学知识增添一些故事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再进行主动的思维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切西瓜的故事,将分数的基本知识融入故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在新知识的学习上,学生可以主动探究新知识。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如适当的竞争氛围、互助氛围,可以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数学教师为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喜爱,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游戏化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喜爱游戏的心理,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将数学知识蕴涵在其中。

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与多坚持独立思考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新引导的方式,给出学生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比如,教师在讲述数学原理、技能等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学习课本中的数学知识,然后再具体讲解数学题。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讲解时,教师为了引出移项法,则可以给出4x-3=2x+6这样的等式,让学生给数字和未知数“找朋友”,这样通过左右移项和合并,则可以对同类型的数进行归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对算式进行分类和移动,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解决方程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多开展创新的课堂,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融入一些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场景,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数学教育关键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应淡化自身的权威意识,要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纪律较差。有的数学教师用比较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了害怕的心理,为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创新教育方法,比如,在讲解某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法,并让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延伸,使不同知识点得到综合的运用,从而调动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形成发散性的数学思维。教师的理念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应保持学习的心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数学知识的创新,并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

(五)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质疑精神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走进问题情境中学习,效果会更好。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教师可以采用PPT、讲故事、应用题等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如,去菜市场买东西的找零问题,教师设计一个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不同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学生针对给出答案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思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数学问题,可以用所学习过的知识来回答和解决问题。

(六)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的灵感转瞬即逝,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增强自信心,在出现解决问题的灵感时,应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研究问题,问题的设定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课堂学习时,关于0.28与0.3谁更大,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高位开始比较,十分位上的3比2大,说明后者比前者要大,有的学生会说0.3可以写成0.30,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然后就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0.30的问题进行提问和引导,并联系实际生活给出答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的情况下,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七)将思维导图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多媒体技术教学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子屏幕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内容。教学方法的改变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可能性,创造一些新的思维导图模式,让学生对数学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再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形成独立的数学学习体系。

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询问学生如何列出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如果标题中有任何信息,请说明可以列出方程式,以及列出方程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導图对其进行逐步分析,列出逻辑关系,以便学生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对其中逻辑关系讲解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完成相关题目,形成“学习-思考-巩固”的学习模式。思维导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数学逻辑信息,使学生能对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进行层层解析,形成自身的数学学习模式,提高学习能力。

(八)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展现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中不理解或是与自身了解有差异的地方积极地提问疑问,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总结。

根据学生提出的内容,教师要做一定的总结,找出一定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解。在学生提问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那么你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相关的数学模型,向学生展示两种图形,但不做讲解,让学生先对两种图形进行仔细观察,并说出这两种图形与之前认识和了解的图形有何不同之处。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两个图形与以往学习过的图形进行对比学习,找出相关的面积、周长等计算公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再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内容讲解后,教师可以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内在要求。教师应看到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综合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师也应转变教育理念,成为课堂教育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讨和学习。

(邱瑞玲)

365650058921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谈独立思考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