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 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2-03-17 13:11廉通高淑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新思路新时代

廉通 高淑桃

摘    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既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自身课题,也是确保高校改革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战略命题。高校应从端正党性修养入手,通过促进常态化、制度化的组织生活落地落实,通过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锁定问题靶向,最终实现重点突破、难题破解,为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新思路、引入新机制、构建新体系。

關键词:新时代;高校党建;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07-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高校教师是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承担者,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直接奋斗者;大学生是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担当者,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全程参与者。高校党建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抓手和根本保障,是通过统筹教工人才,塑造优良师风师德示范岗和“四有教师”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探索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体系,梳理困难点、找准着力点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至关重要。

一、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高校党建工作是全国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一环,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始终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构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深度融通,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更符合我国高校党建的现实目标,才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保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二)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能否稳定高效地实现由“重规模扩张”到“重质量提升”战略转型,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双一流”建设的成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以政治建设为核心,统筹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组织资源、优势、活力有效转化为高校科学发展的资源、优势、活力;以思想建设为根本,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核心治学理念,深入强化“三全育人”意识,切实引导广大教职工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责任,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定不移走以高质量、可持续为核心的科学发展道路;以纪律建设为关键,用风清气正、科学有效、健康向上的党建“活力”引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促进政产学研四要素融合互补,实现高校五大职能齐头并进,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综合职业人员的重任,高校党组织更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历史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完善和推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任务的高校党建工作,不仅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而且为学生行为树立了更加明确的价值导向。同时,高校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骨干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学生见贤思齐、树立奋斗目标,坚定信念、实现自我突破,知行合一、全面成长成才。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西方意识形态和网络虚拟世界冲击愈发严重

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密切、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利益、诉求交织碰撞、相互叠加、集中呈现,高校党建同样面临着“四大考验”长久性与复杂性和“四种危险”尖锐性与艰巨性的多重考验。知识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00后”大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更强,渴望自由,讲究个性,更容易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进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体主义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产生怀疑。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信息的多元化也对党建工作的权威提出新挑战。仍然采用传统手段开展工作的党组织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潮流,党性教育如没有及时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则会愈发枯燥乏味。长此以往,部分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便会发生动摇,精神支柱开始坍塌,革命意志逐渐衰退,党性观念日趋淡化,逐渐丧失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修养。

(二)党建业务“两张皮”,基础党务不完善

部分高校党建工作整体“缺位”。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虚,是软任务,并非硬指标,显性成效不突出,存在被动应付思想,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有所弱化;党委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研究业务工作多,研究党建工作少,以致部分高校党建呈现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现象[2];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薄弱。专业教师对党建工作普遍存在“本领恐慌”,基层党务工作者良莠不齐,缺乏具有过硬政治素质、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组织生活重形式、轻实效。教工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组织生活变成休闲放

松,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和严肃性;学生党组织生活平淡化、随意化现象突出,爱做表面文章,“三会一课”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大部分仍停留在解决党员发展、转正问题和上级文件指示传达上,根本不利于党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组织生活失去活力,党组织失去吸引力。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表面,落实监督不到位

部分高校党组织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过于简单,措施不得力。在自我批评时,往往不能正视自身问题,甚至异化为自我辩解、自我维护、自我赞美,不能经常“照镜子”,画准“自画像”;在相互批评时,内容缺乏针对性,剖析问题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做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辣味十足、全面深刻”。有的党员顾忌彼此之间的身份,不敢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意见,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事怕伤感情、批评下属怕失威信;有的党员批评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甚至把批评变成吹捧,讲成绩夸夸其谈,谈问题避重就轻,提意见模棱两可,只求明哲保身;还有的党员在批评与自己平常不和的同志时,不讲党性原则,不讲实事求是,往往夸大事实,以偏概全,发泄私愤,打击报复。巡视监督和整改落实不自觉、不到位。只讲个人利益、个人奋斗,不讲组织利益、单位贡献。针对查出来的问题,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并没有有效执行下去,工作不够彻底。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紧绷思想之弦,让党性修养绽放真理光芒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党性是立身处世、立言修德的基石与支柱,中国共产党员应时刻保持并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在思想认识上下苦功夫,加强自身党性锻炼,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代复杂环境下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逆全球化活动愈演愈烈,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传统秩序与力量对比正悄然转变。党员作为党的“细胞”,身处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期,要做到思想政治过硬、工作能力过硬、工作作风过硬。

1.加强理论修养,净化政治灵魂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力度,着力提高高校师生党员思想觉悟,使之能自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贯彻落实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高校党组织要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制度,使得广大师生党员能够真学、真懂、真用,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推动工作取得最好成效。为此,高校可以运用微视频、Vlog、动漫、H5等生动的新媒体手段辅助党的政策理论宣讲,改变以往“党建工作死板、思政课堂呆板”的固有认知,使党的思想建设真正活起来,打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有大道理的“高冷”又有小故事的“温情”的“党建新媒体矩阵”,更为有效地提高内容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增强组织亲和力和党员向心力。

2.重视思想素质,把牢政治前提

提高思想素质,必须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讲好政治言论,做优政治行动。高校党组织需要严格完善党校培养规程,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具体实践“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引导党员师生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带头示范,充分发挥教工党员“双带头人”作用和学生党员“模范示范”效应,推动高校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二)把稳行动之弓,让组织生活形式内容和谐统一

高校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紧跟党中央指示开展高校党建制度创新探索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明确了全

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生活管起,而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则是全面提升组织力、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关键一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基本实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高校党组织生活运行与考核机制

准确、规范、科学的高校党组织生活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高校领导班子组织生活会统筹协调,推进顶层设计;有利于促进高校基层党委(党总支)组织生活会沟通交

流,凝聚团队意识;有利于避免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确保落地见效。高校可以尝试构建基层党组织生活考核评价体系,考评主体包括学校党政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和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职级、不同身份的师生代

表,评价方式坚持总体与个体、定性与定量、考核与考查相结合,按照便于理解、利于操作、方便考核的基本要求,对组织生活会具体程序和实施情况进行公正透明、科学有据的评鉴。

2.构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一体化协同体系

组织生活会要把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政治学习与工作部署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理论依据与制度保障。要进一步拓宽“微党课”“形势与政策大讲堂”等理论宣教渠道,打通党建业务,打造课程思政,为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打下坚实可靠、日久弥坚的政治、思想和情感的认同基础。全面推行“党建+思政”学习研讨制度,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有效结合、高度统一起来,以办好思政、讲好思政、学好思政、用好思政为抓手,增强广大师生党员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的信念。

(三)锁定问题之靶,让批评与自我批评蔚然成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保证党的创新创造和團结统一的重要法宝,是利于高校党建行政工作良性运转的润滑剂。良好的政治生活是加强和改进作风的必要武器,党内生活要有实质性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3]。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一种坚持原则、与人为善、平等融洽、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4]。每位党员要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要正确对待和诚恳接受诤言挚语,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志关系。真正使党员在每次党内生活中都能有所悟、有所得,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党员的作用。

1.从工作目的出发,作风培养是关键

作风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党性问题,加强作风培养就是强化党性修养。它不仅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客观表现,也是党的行动魄力与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高校党组织必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把正风肃纪、整治“四风”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管理服务部门承担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落实监督责任,切实做到“谁的问题谁解决”“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集中整治在工作作风、服务师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优良作风,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批评与监督,经得起群众、组织与时代的考验。

2.從工作效果出发,领导干部要带头垂范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深刻诠释了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群众的影响是多么明显而突出。《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印发后,党中央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高级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全面落实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出表率。各高校党组织要主动向党中央看齐,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实施细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健全目标分解、任务明晰、责任共担的权责连带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上下齐心、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以党风带政风、校风、学风,全面改善、引领整体风气持续向好。

新时代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积极引入新思路、新机制、新体系推动基层党的组织力提升是高校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应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优化载体,理论学习要“新”、组织生活要“严”、民主评议要“真”、整改落实要“好”,通过政治学习淬炼初心、组织建设固本强基、批评与自我批评举一反三、考核评鉴除旧迎新等有力举措,健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思路体系,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有效地保持高校党员、教工和学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  张甲哲,丁俊萍.习近平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想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4.

[2]  秦志龙,吴波.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10):11.

[3]  张书林.论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架构[J].理论探讨,2017(1):15.

[4]  董学宾.政治建设视阈(域)下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战斗性的基本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7):132.

■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新思路新时代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