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不同人格大学生常见的负性情绪调节

2022-03-17 12:27朱晓雯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格新时代大学生

朱晓雯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和自我认同感建构的关键时期。作为贯穿终生发展的重要属性,人格不仅存在与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紧密关联,而且对情绪调节策略也有显著预测性。新时代社会发展快速化,网络信息碎片化,明显强化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因此,立足当下,阐述大学生的人格和负性情绪调节,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将帮助个体快速领会他人情绪信息,全方位提升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时代 人格 大学生 负性情绪调节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和自我认同感建构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情绪体验更加强烈冲动,心理发展也逐渐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当告别高中的封闭式管理,步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涯,其很容易基于环境变化或外界刺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研究表明,灾害性生活事件强化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女性情况更不容乐观。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正困扰着至少30%的大学生群体[ 1 ]。

一、背景概述

信息碎片化时代,舆论刷屏式更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显著影响了心智不成熟和人格多样化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因此,立足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人生观与价值观确立发展的青春期,开展新时代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扩展对负性情绪调节与人格关系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充分帮助大学生更为深刻地意识到潜在的自我人格缺陷,进而有效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培养,全方位提升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

二、人格特征

作為一种相对稳定又独特的个体心理行为模式,人格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基础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这两大因素。其中,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神经质是人格五大重要维度。研究表明,人格是影响认知的重要动因,人格特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能力自然也会千差万别[ 2 ]。外倾性体现人际互动的数量与频率,开放性强调想象、好奇的认知方式,宜人性描述坦诚、同理心等对他人所持态度,尽责性涉及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的程度,神经质则反映个体对消极情绪的敏感程度及不稳定性。在情绪加工多维度过程中,“积极人格特质”(开放性、外倾性、尽责性、宜人性)个体认知功能较强,“消极人格特质”(神经质)个体的认知功能则较差[ 3 ]。主要表现在,喜欢社交、自制力强、善于换位思考的个体往往具有良好的认知理解与情绪表达能力,更倾向于反思自我,体会他人感受;高神经质个体却时常挫折耐受性差,负性情绪易感性强,容易受外在刺激影响发生认知偏差,沉溺其中难以调节。

当然,除了特质类型,后天认知风格差异这一人格因素也会显著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水平。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更为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类型。场独立者心理成熟度较高,较多依赖自己内在活动参照,倾向于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场依存者则较多地依赖周围外在环境的参照,将环境中的刺激交往作为事情处理的依据。因而,相较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个体一般倾向于在认知理念上采取更为合理化的负性情绪策略来调节自身情绪状态。

三、新时代的负性情绪调节

心理应激理论表明,当面临重大危机时,个体会受自身人格特质和认知评估影响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和行为反应。情绪作为一种由主观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反应组成的多层次现象,负性情绪调节则主要是在突发事件面前,个体通过改变一系列不愉悦基本主观体验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品质来影响情绪反应的过程。新时代,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策略和宣泄策略来应对负性情绪发展。

1.常见策略

(1)认知重评策略

社会适应性极强的认知重评策略,一般出现在情绪早期阶段。指通过从其他角度认识理解情绪事件来调节情绪水平[ 4 ]。往往倾向于在认知上更为积极地重构情绪事件,监控评估抑或有效控制这一过程中负性情绪状态的变化。例如,当出现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时,从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解读消极事件,调整不合理认知信念,对当下心理状态进行意识性的自我调节,安慰自己不要生气,小事情等,以此来舒缓不良情绪状态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进而帮助增强社会功能,促使个体身心愉悦。

(2)表达抑制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主要是通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运用意志努力来自我控制情绪的外在表现。虽有研究表明,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效果明显弱于认知重评策略,但当情绪强度较高时,个体无法分心于认知观念的调整,采纳认知重评策略反而会使负性情绪水平扩大化[ 5 ]。比如,当恐惧感和悲伤情绪特别强烈,难以控制时,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个体的不良情绪反应,从而获取更多的正性评价和较好的人际关系。

(3)宣泄策略

宣泄策略重点强调运用话语倾诉、注意转移、运动缓解、呼吸调节等方法来解压情绪,释放压力。网络信息乱象,自然灾害肆虐,蔓延的不实消息都使得人们倍感焦虑,产生强烈的无能为力感,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出现心慌头痛失眠等不良的躯体症状。

2.人格的预测性

模型回归研究发现,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预测情绪调节策略,进而间接作用于情绪调节能力[ 6 ]。其中,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显著正相关于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和宣泄策略则是在抑郁和神经质个体中更为使用。这可能是由于外倾性越高,对积极情绪更多地重视和较少地抑制,负性情绪不太容易被激活;宜人性和开放性程度高的个体则倾向于思考及重新评价社交环境中的负性期待,始终将消极情绪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此相反,神经质者过分在意生活中的负面信息,容易沉湎于消极情绪状态,进而使用逃避性强的表达抑制和宣泄策略来促使情绪恢复。

四、未来的研究重点

伴随着社会发展快速化、网络信息碎片化,大学生情绪活动更是会受到人格因素的显著影响。作为贯穿个体终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的领悟能力则远远离不开对自身人格特征的正确理解和反思。

1.关注不同性别差异性,注重方法策略

不同性别之间人格特质不同,情绪调节上自然也存在明显差异。女性往往比男性表现出更强烈的负性情绪易感性,容易受生活中创伤性事件的影响,罹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风险性也更高。而冷静理智的男性人群,使用表达抑制策略调控负性情绪的能力也远远胜过女性个体。因此,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给予女性更多的重视和帮助。同时,个体的人格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其是多种人格特质和认知风格的混合体。因此,针对不同性别的个体,一定要全面全方位了解其差异性,掌握客观情境变化,注重方法策略,对症下药,绝不可一概而论。

2.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培育学生主体意识

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线接触者”,对学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其更应该做好模范表率,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向学生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纠正不合理认知信念,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实现人格发展。同时,个体的心理面貌往往由人格来映射。为塑造健全人格,必须培育学生主体意识。学生应充分了解自身人格属性,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培育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健康平稳的情绪控制能力,从而化外控为内控,有效建立和完善人格结构。

3.推动家校合作,加强负性情绪疏导

现如今,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佛系心态”在大学生日常交往中随处可见。这一类青少年似乎无欲无求,倾向以顺其自然的“躺平”态度去接受既有的情绪事件及影响,却不做任何尝试去改变已产生的情绪体验。为改变这一现状,亟须家校的共同合力。毕竟,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和第一归属地,父母的榜样示范性在青少年社会观察学习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资源,又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环境场所。因此应立足网络文化的主流优势,运用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宣讲阳光向上的价值理念,从家校合作的不同视角层面加强负性情绪疏导,有效降低负性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2020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20-QN-041。)

【参 考 文 献】

[1]潘朝霞.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效力的差异:心理素质与性别的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3(01):115-121.

[2]赵宇晗,余林.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924-1934.

[3]亓胜辉,余林,马建苓.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96-107.

[4]王振宏.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29-634.

[5]王诚俊.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J].心理研究,2016,9(4):3-12.

[6]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4(16);21-25.

(责任编辑:刘占行)

3257501908295

猜你喜欢
人格新时代大学生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