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 杨永彬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十分重视立德树人。选文文质兼美,重视选文的经典性与多样性,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彰显教材的价值引领;运用好教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
(一)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积累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与之前人教版教材相比,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等内容有所增加。其中,古诗文数量约占总篇目的30%。教材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对立德树人有积极作用的内容,通过课文、“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阅读链接”等形式呈现。这些内容便于孩子积累背诵,有利于教师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孩子铸好文化底色,让孩子不自觉地遵循“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学习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精神成长。
一位教师小古文《自相矛盾》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小古文我们学到这里,相信在你们的脑海里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时候,人们将文字刻在竹简上,且没有句读,去掉句读,能读好吗?(生:能)老师相信你们,一起来读。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把这篇小古文读熟了,还要把它记在心里,能试着背一背吗?来,老师给大家一点填空提示,试着背一背。(学生背诵)
师:这篇小古文出自《韩非子》,它用简洁、精练的文言文讲述了我们所熟知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的《韩非子》一书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出示《韩非子》中几则寓言故事图片),如守株待兔、曾子杀猪、买椟还珠。在成长过程中,这些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注重了小古文《自相矛盾》的背诵积累,注重了小古文书写形式的展示,注重了小古文出处及与之相关内容的拓展。宋人叶水心说:“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背诵积累是为了夯实基础,展示书写形式与小古文出处是为了“接统绪”,出示相关几则寓言是为了“关教事”“合大义”与“忧世”。教师这样做才能真正为学生学好传统文化立基培根。
(二)相关传统文化的积累
统编语文教材虽然编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但对于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它只是沧海一粟。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融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是“童话”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张天翼的同名长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学生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力气地获得一切。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围绕葫芦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宝葫芦而不是宝冬瓜、宝茄子?课后,老师布置了两个小研究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2.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出现的宝葫芦。
生:葫芦=福禄。葫芦谐音为福禄,适合送给老人,表达祝福之意。
生:葫芦=圆满。葫芦可以分为完全一样的两半,但合在一起才能组成个体,就像夫妻和睦相处。
生:葫芦=多子多福。葫芦是一种藤蔓植物,枝藤相互缠绕,寓意多子多福。
师:在民间传说中,济公活佛,八仙中的铁拐李,女娲补天故事中的九天玄女都是手拿葫芦来济世救民的;药师如来佛手持装着灵丹妙药的葫芦,拯救世间病患。《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娃每一个都本领超群。《封神演义》的金葫芦,可育万千法器,为女娲娘娘所有。《红楼梦》中有几处提到葫芦,第四回的题目叫“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既有“葫芦僧”,又有“葫芦案”,不過这里的“葫芦”非指实物,而是一种修辞方法,实指“糊涂”,用“葫芦”谐音“糊涂”,这样的谐音寓意用法早在宋代就有,一直流行到元明清时期,原作“葫芦蹄”,又作“葫芦提”“葫芦题”。
(教师与学生讨论关于葫芦的歇后语)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动机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通过对葫芦文化的拓展,让学生感知葫芦的美好寓意——福禄、圆满、多子多福等,惊奇于神仙及超凡脱俗的人用葫芦来济世救民的魔力,感受古典小说中“葫芦”谐音“糊涂”的文化,以及与葫芦有关的歇后语文化。学生在这些学习材料中对葫芦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产生了对神奇人物中的葫芦和古典小说中描写的葫芦进一步探究的想法,让葫芦文化植根心田。
二、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人们在中华诗词艺术熏陶下,启迪了思想,陶冶了性情。朱广权说:“你学了那么多诗词之后,你就会感到,你曾经和庄子一起坐大鹏之背,扶摇九天;和司马迁看过江山无常,繁华落尽人世间;和曹操横过槊,和李白醉过酒,和陶渊明采过菊,和白居易折过柳。这样的文字才真正是不朽。”古诗文像一杯香茗,像一坛老酒,像一曲天籁之音,滋润与熔铸着中华儿女的人格。
一位教师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片段。
师:如果我们用方位的高低表示景物带给我们的感受,读了《从军行》的景,边疆荒凉的情绪应该——
生:低一些。
师:读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山河壮美给我们的情绪应该——
生:高一些。
师:我们常说借景抒情,王昌龄写了边塞苍凉的风景后,接下来会抒发怎样的情呢?是高昂的,还是低沉的?陆游写了壮丽的山河风光后,又会抒发怎样的情呢?那两位诗人抒发的情到底是怎样的呢?看着黑板上这样的景和这样的情,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这两首诗中的景和情,乍一看似乎不匹配,但实际上,景更好地衬托了情。(教师板书:以景衬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比照阅读的方法,学习了两首诗,这两首诗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相同之处在于,那些离开家人辗转边塞、用性命换取盛世太平的将士们,那位用诗歌为“遗民”高呼、讽刺南宋统治者的伟大诗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生: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师:这就是“家国情怀”。(板书:家国情怀)这四个字跨越了时代,需要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承诺、守护和践行。我们不仅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还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示单元导语页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的“家国情怀”不仅融入了文人墨客的笔下,灿烂着中国的古典文学;还像这巍峨高耸的山峰,铸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脊梁。(板书:民族图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可知诗教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其可陶冶性灵、变化气质。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有报国情怀的古诗词数不胜数,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志,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责任与意志,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情等。这些诗文彰显的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在教学时,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让中华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远大抱负、无私奉献永驻学生的心田,让中华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学生的人格、纯洁学生的心灵。
三、挖掘传统文化的理趣
编入统编教材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的忧愤深广,有的静穆悠远,有的睿智讽喻,有的幽默风趣,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图景。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利用姓氏特点做文章,以风趣幽默、机智巧妙的语言应答客人孔君平的故事。文言文是古代语言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凝练,以形象生动的故事表达,将理暗寓其中。《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全文55个字,共5句话。以首句“甚聪惠”为文眼统领全篇。其余4句,在“为设果”与“应声答曰”之间,验证了“甚聪惠”之内涵。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巧妙有趣,颇具诙谐情调,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描绘出一个机智善对且有礼的小男孩形象。
一位教师《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
1.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在你们眼中,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就叫全文的中心句,它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
2.既然大家认为杨氏之子聪明,那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理由吗?
(1)善听,听出“言外之音”。孔君平为什么指着杨梅,不指其他水果?年仅九岁的杨氏子,能一下子听出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确是——“甚聪惠”。
(2)善言,言出机智幽默、有礼有节。杨氏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以此类推,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对比:如果杨氏子这样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还是这个效果吗?(“孔雀是夫子家禽”有辩驳、还嘴之嫌,虽机智,但失礼。而加上“未闻”二字,就显得有礼貌,有与对方商量的意思,委婉而不失机智。同时,还表达了“如果孔雀不是孔家的鸟,那么杨梅也不是杨家的果”这个言外之意,孩子的机敏形象就会跃然纸上)
(3)孔君平拿杨氏之子的姓氏开玩笑,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氏来幽默反驳。杨氏子还称呼孔君平为夫子,古代怎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夫子”?(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比如孔夫子、孟夫子等,所以称孔君平为“夫子”显得有礼貌)
(4)杨氏子回答得很巧妙,用时长吗?(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这时我们觉得杨氏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思维敏捷、聪明机智、语言巧妙)所以课文开头就这样称赞他——“甚聪惠”。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力量。一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语言的魅力哪里来?需要学习,需要训练,需要运用与积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因而理解杨氏之子语言的风趣巧妙,应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师以“既然大家认为杨氏之子聪明,那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理由吗?”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出机智巧妙的语言,源于杨氏子善听、善言。教师通过句子“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比较,让学生感知杨氏子语言的委婉风趣。其中的“夫子”一词联系了已有知识进行训练。叶圣陶说:“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样,学生能在学习言简意赅、语言凝练、风趣幽默的小古文中联系生活,启迪智慧,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渗透传统文化故事
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河流中演进,给后人留下了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教材编入了很多中华历史故事,让学生通过对一个个动人故事的阅读,触摸历史的脉络,了解先贤志士的动人事迹,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选自《三国志·魏书》的《曹冲称象》一课,既让学生认识了一位与他们年龄仿佛的古代神童,又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对比做了铺垫。选入的《西门豹治邺》《将相和》《田忌赛马》三篇白话课文,既为学生展现了先秦历史智慧,以及关爱民众的先贤事迹,又让学生感受到《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史巨著的魅力,同时加深对作者司马迁的了解。教材还编选了《司马光》《囊萤夜读》两篇分别涉及《宋史·司马光传》《晋书·车胤传》的文言课文,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强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虽然教材编入了诸多鲜活的历史故事,但对于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时,教师还要依据教材内容拓展更多的中华故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在让学生感受杨氏子聪惠、机敏、有礼貌的同时,补充了《口中狗窦》(张吴兴,年八歲,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为何开狗窦?”张应声答道:“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耳。”人莫能答)。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一是提示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去理解;二是分为三个步骤——①学生放开声音吟诵小古文,②同桌交流对故事意思的了解,③互相说说小孩子的形象特点。
学生学习理解了《口中狗窦》后,教师小结:《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口中狗窦》等写少儿形象的故事均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书,书中刻画了许多古代聪慧的少年形象,有七步成诗的曹植,不取道旁李的王戎,四岁让梨的孔融等。故事生动有趣,语言风趣幽默,篇幅短小精悍,很适宜大家阅读,课后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世说新语》。
教师教一篇带多篇,从《杨氏之子》到《口中狗窦》再到《世说新语》,拓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吕叔湘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因而,推介《世说新语》可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之窗,一个个短小精悍的耐人寻味的故事会润泽学生的心灵。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在生活中,恰当、艺术地运用语言,委婉、智慧、幽默地说话是一门学问。教师在教学时要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学生在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从中华经典中找到语言魅力的密码。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37655019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