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情境创设路径

2022-03-17 19:40郑冬梅
江西教育B 2022年2期
关键词:韵律意境古诗词

郑冬梅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階段的统编语文教材编入了大量的古诗词。温儒敏选编古诗词始终坚持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古诗词教学无疑成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这么多的古诗词?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古诗词?温儒敏认为,儿童有“近诗”的天性,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喜欢诗,多安排诗歌作为课文,就可以满足儿童的天性,呵护儿童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感受经典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促进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润泽心灵,滋养生命,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用逐字逐句的讲解,代替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体验。对于诗意的理解,有些教师直接给出诗句的译文,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对于古诗词的感情、韵律和节奏,有些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用固定的符号统一画出节奏和韵律,然后整齐划一地演读。这样的古诗词教学隔靴搔痒,只是在诉说古人的故事,而这故事与学生毫无关系。

为了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古诗词对学生心灵润泽和生命滋养的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笔者探索了“声情并茂,人文共进,文道并举”的古诗词教学法。“声情并茂”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要义,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从读准每一个字音开始,接着读通、读顺每一句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和体验;然后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感悟和体验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最后让感情升华,达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高度。“人文共进”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二要义,古诗词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感受意境、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反思内省,受到人文教育,明理启智,感受人格熏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人格品质和生命质量。“文道并举”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三要义,这里的“文”是指文本、语言,还包括学习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这里的“道”是指道理、思想,还包括法则、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生成个性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掌握学习古诗词的规律和法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适而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进而感同身受、兴趣盎然地感悟和体验诗词的意、境、情、韵,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和涵泳,使物象、意象和心象达到统一,让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文化美等,入心走心,成为学生生命的儒雅品质和人格的文化特质。

一、创设问题情境,整体感知诗意美

教学古诗词,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容地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古诗词,一边读一边圈画标注,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古诗词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更有目的性和时效性。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把疑难的字圈起来。有的学生圈出“妻子、卷、青春”等词;有的学生问诗人为什么会“喜欲狂”,诗人是怎样描写“喜欲狂”的。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试读、猜读、探读、品读等方式,揣摩诗词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课本上的图画,并在了解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的基础上,整体而深入地去感知诗词的意思。

二、创设图画情境,描绘古诗词的意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诗人突然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好消息,而“喜欲狂”的心境,“放歌、纵酒、漫卷诗书”的狂态,以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诗歌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喜欲狂”的画面和意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用视觉图像阅读法形象而生动地感知诗歌的意境,并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接,在意境和场景之中,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的细致描写,充分地感悟诗歌的言内之境和言外之意。

三、创设故事情境,感悟古诗词的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和爱国之情。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诗人的这份情感呢?笔者通过图画、音乐等形式的课件,拓展诗歌的写作背景,再现“安史之乱”造成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到当时诗人一家被迫四处逃难,背井离乡,逃亡到四川的境况。四川离诗人的老家河南非常遥远,突然听到官军收复家乡的喜讯,诗人立刻悲喜交加,“涕泪满衣裳”,欣喜若狂、载歌载舞、放歌纵酒、激动无比,恨不得立刻回到家乡,思乡和爱国之情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用自己的话去讲述诗歌内容,就像讲故事一样,把整首诗用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出来,这也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

四、创设音乐情境,涵泳古诗词的韵律

古诗词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押韵和谐,对仗工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个性化地感悟和解读诗歌的意思,进而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通过有声的诵读表现出来,做到声情并茂、节奏和谐、抑扬顿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阅读诗歌,如默读、轻声读、男女生读、引读、悟读、赏读、评读、吟读、唱读等,一边读一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面三联对仗整齐、声律和谐,笔者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在理解的基础上配合着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形象地读出诗歌的停顿、轻重等,个性化而忘我地涵泳,全身心地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并受到审美教育。笔者还让学生先把诗歌当中描写地点的词圈出来,并在地图上展示,再让学生画出“即从、穿、便下、向”等词,使其轻巧、愉悦而快捷地读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在学生的朗读技巧中,往往已经融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以及他们对诗人情感的个性化理解。

五、创设表演情境,展示学生的素养

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笔者采用拓展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回到家乡的情景,并链接《登高》,让学生对比阅读。《登高》里的“悲”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的“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学生会从这一喜一悲、悲喜交加之中,感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言内之情、言外之意、诗情画意和创意写法。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描写诗人“喜欲狂”的场景,或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用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并创设表演情境,把这首诗变成剧本,让学生扮演诗歌中的角色,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学生的语言和肢体都参与到诗歌的感悟和体验之中,这样的理解和感悟更加真切和亲切,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笔者让学生用一张A4纸,把自己学习这首诗的所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富有个性和创意地表现出来,这也是对学生语用和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是展示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

六、创设多元情境,叩问古诗词的哲思美

学习古诗词的目的是什么?是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会诗情,品味诗韵,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等,提高审美和文化品位,通过朗诵和积累,积淀经典的诗句华章,学以致用,让古诗词学习服务于考试,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心灵成长。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开放、多元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实际连接起来,充分地与古诗词中的景物对话,与诗人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共振,并在这种不断的叩问中,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哲思美。

例如,在教学《小池》时,笔者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描绘和渲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在涵泳诗句的状态中,静静思考,叩问、追问,与诗中的“泉眼、細流、小荷、蜻蜓”等景物对话,与诗人杨万里对话,揣摩景物和诗人,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入物我合一、万物和谐的境界。万物皆有灵性,一“惜”、一“爱”,道出多少柔情;“尖尖角”“立上头”,又引发多少思考和遐想……再如,在教学《滁州西涧》时,笔者结合古诗词的意象创设多元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幽草”“黄鹂”“春潮”“雨”“舟”等物象,让学生在情境中品悟、体会“独怜”“带”“野渡”“自横”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从野草、野渡、野趣中透视诗人怀才不遇的心境,进而感叹他“舟不渡人人自渡”的觉悟和释怀。

总之,古诗词教学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师可采用“声情并茂,人文共进,文道并举”的策略,引导学生读、悟、思、赏、诵、评、创,感悟古诗词的意、境、情、韵,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格品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3762501908283

猜你喜欢
韵律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