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农商银行下沉金融服务思考

2022-03-17 19:26邓伟君
当代县域经济 2022年3期

邓伟君

[关键词]  大英农商银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网点转型

[作者单位]  四川大英农商银行

大英农商银行在全县农村建有23个网点,配套40个自助存取款机(ATM)。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大英农商银行对位于非建制乡镇的13个低效网点实施服务转型工程,目前已试点完成5个网点转型工作,建起了216个助农取款点,其中85个升级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加之遍布各个村社的惠支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金融服务网络,持续不断地为“三农”存贷转汇、便捷支付、生活缴费、业务咨询等输出金融服务。

按照前期的安排部署,以“严考核、强激励、重督导”方式,确保“网点+农综站”转型落地走实。一是严格考核释放的柜面人力,以定任务、定战略、报成果的方式,让走访人员日清日结汇报当天收集客户信息情况、开展营销宣传情况、为群众办实事情况。二是强化对承接网点服务的农综站站长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站长干事创业的激情,辅之以优质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人文关怀,逐步建立一支忠诚担当的农综站服务队伍。三是加重对服务质效的督导,确保网点和农综站的服务时间前后衔接、服务内容相互补充、服务过程相互监督、业务办理互帮互助。

锚定“1个省级标杆,3个市级标杆,36个县级标杆,128个普惠农综站”四层级目标,以“一头两翼一尾阵”的农综站建设布局图,推进农综站往“三农”心里走。

一是强化农综站布局。在全县交通便利、人流聚集、辐射度广的隆盛镇土门垭村选址建点,锻造一个省级标杆站点,形成龙头示范引领作用;在蓬莱镇幸福村、卓筒井镇干屏村分别选址建点,打造两个市级标杆站点,形成振兴乡村坚实的两翼;以撒网布局的方式在全县各个乡镇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选址建点,建立40个县级标杆站点,形成坚强的尾阵。然后再以填鸭方式,在省市县三级标杆站点的服务断带位置,强化补充建立普通的农综站,用从点到面的方式逐步辐射形成全面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坚持以流引流的工程部署。充分利用快递物流贯穿老百姓生活点滴的优势,通过以物流引人流,以人流聚人气,以人气汇聚资金流、信息流的模式,逐步打造“四流合一”的人气站点。让农综站成为“贴近民生最近的一站”“符合民意最全的一站”。

三是持续优化“综合”内涵。着重突出业务种类的“综合”,进一步叠加“金融+”服务,强化银政、银商、银企的强强合作,引流农业类、社会保障类、医疗保障类、民政类、残疾人保障类、退役军人类、食品安全类等政务服务中的基础服务,便民缴费、宽带安装、物流服务、保险服务、电商服务等便民服务,入驻农综站,形成集政务、商务、金融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着重强化农综站站长业务能力的“综合”,在人员选拔上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选择农户认可、业务技能好、服务意识强的服务人员作为农综站站长;辅之以全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将其培养成业务技能优、沟通表达强、干事激情足、服务态度好、職业素养高的种子人才,充分发挥站长的核心枢纽作用。着重完善监督奖惩的“综合”。加大对农综站站长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激发其干事创业的激情;加强对外勤维护人员监督,确保做好做实农综站日常维护、培训、督导工作;加强对农综站总体业绩的考核,给予适当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对管辖网点的监督,要求网点将农综站管理纳入网点基础管理的范畴,做好选址、指导、改废建等工作。着重扩充农综站功能的“综合”。将农综站打造成为各行各业下沉服务到村社的落脚点,成为他们在乡村的“驿站”;成为政府及各部门乡村考察调研的必经地和业务开展的番外助力站;成为“三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综合平台;成为“三资”管理、基层助廉的防护栅栏;成为农业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高效传送带;成为直播带货、农产品团购的实施点、播报站;成为监管机构金融知识进乡村、金融政策惠乡村的落实点。着重科技赋能的“综合”。充分利用好“蜀信e·惠生活”平台、POS机和EPOS机具以及惠支付渠道,巧借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外来渠道,形成庞大贯联的电子网络,为农综站注入科技原动力。

一是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医保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县供销社等部门签订“金融+N”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丰富农综站“金融+政务”服务内涵。二是与全县各个镇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三是与168个行政村签订农综站建设服务协议,借助村委人熟、地熟、行情熟的地缘优势,强化宣传,打响农综站美誉度,筑牢农综站驻扎乡村的根基。

33395019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