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晨
衡水市珍宝街小学将当地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引入校园。图为学生在创作鼻烟壶内画(朱旭东/ 摄)
2月7日,离春季开学还有10天。湖北黄冈市东坡小学学生阳阳正在完成他的寒假作业,一组90次开合跳,和父母及妹妹组队30米亲子跑,做完这些,阳阳当天的“健体章”就挣到手了,这将为他的寒假作业带来1个“积分”。
阳阳妈妈说:“这学期的寒假作业花样可多了,看起来有不少任务要求父母完成,但我们和孩子都觉得解放了。”从上小学以来,这是阳阳第一次没有带书面作业回老家过年。
无独有偶,手绘小区逃生路线图、寻找“对称美”、制作春节走马灯、用英语做吃播……这些五花八门的内容,是浙江杭州市多所中小學校的寒假作业。
河北衡水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苗苗,寒假没再上珠算和奥数培训班,课外班只保留了她喜欢的绘画。“绘画对审美有帮助,以后的路还长,美育比一些短期技能更有意义。”苗苗妈妈说。
金家岭学校2022年新年音乐会(金家岭学校供图)
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学校校长朱则光认为,“双减”政策就是从国家层面来矫正“剧院效应”。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前排的人突然站起来,后排的人为了能看清电影也会站起来,结果整个剧院的人都站起来,谁要是坐下就会认为自己利益受损了。”
“双减”政策落地,就像是剧院贴出公约,“谁也不要站起来看电影,大家都安安心心坐下,我们才能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让教育回归初心。”朱则光说。
张女士是黄冈市某小学的学生家长,同时也是一名“托管老师”。“双减”前,学校下午放学早,有些双职工的家庭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交由张女士代管,彼时她一次性托管了30多个孩子。
2021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政策靴子落地,个体的轨迹也被改写。
张女士孩子所在的学校,将放学时间延长至下午5:30,课后服务时间已经足够该校小学生完成作业,也足够家长协调接娃时间。
这个寒假前的秋季学期,张女士托管的孩子只剩下6个。
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黄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银芬透露,中央和湖北省“双减”政策文件出台后,黄冈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课后服务工作任务清单,要求各地“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持续加大课后服务工作力度,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王银芬介绍,为保证校内课后服务的全覆盖,黄冈市实行了“5+2”模式,即每周开设5天(周一至周五),每天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与本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黄冈市东坡小学的学生将《争章活动指南》当成寒假作业。在这份清单上,包括健体章、向阳章、传承章、梦想章、劳动章等9 个章目,每完成一项任务,将得到一个相应的勋章。
校内托管服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王银芬透露,黄冈市课后服务致力于学生作业辅导和兴趣拓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各学校结合自己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积极开发设置了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影视欣赏、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同时,明确各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不得将课后服务变成集体补课或集中考试。
在校时间延长,作业变少,孩子成绩会不会下降?这是很多家长焦虑的问题。
“在外在条件暂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来重复刷题,或许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这种成绩的提高不可持续,从长远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害。用不伤害学生身心的方式来提高他的学习动力,这是‘双减的目的。”朱则光说。
在青岛崂山区金家岭学校小学部,每天下午3点半到5点半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这段时间内,老师值班巡视,不讲新课,也不作为学习的主导,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空间。
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提高校内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朱则光介绍,金家岭学校面向700多个学生开发了200多门自选课程,包括艺术学科、技术学科、体育学科等,涵盖了游泳、棒球、舞蹈、戏剧、3D打印等多个类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阳阳在秋季学期结束时赢得了一张奖状,跟考试分数无关,而是在竞技叠杯比赛中获胜。
家长们普遍反映,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像“拆盲盒”,不公布排名,不公布分数,再也没有考后家长会的“恐怖氛围”。甚至, 一些学校的期末考试可以用别开生面来形容。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教室里排好队,跟老师一起参与趣味活动,完成后将领到相应的积分。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黄冈市东坡小学的学生将《争章活动指南》当成寒假作业。在这份清单上,包括健体章、向阳章、传承章、梦想章、劳动章等9个章目,每完成一项任务,将得到一个相应的勋章。
2021年9月11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小学生同家长们在了解人体的构造
9个章目中,有参观红色足迹、观看红色电影、采访英雄模范等任务,还有详细的家务清单和每日运动项目清单。
该校六年级的学生缘缘觉得,“双减”后“作业不乏味了,课余生活也更丰富了”。本学期以来,每天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回到家有更多时间放在兴趣爱好上。很多体验型和探索型的作业,让她感觉“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业还能有这样的形式”。
朱则光认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必须以课程、学生和学习的视角,对作业设计重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
什么样的作业对学生最有效?朱则光认为,面对一个新任务,人的自我系统首先启动,决定学习者是否介入完成某一任务。如果这项新任务不能兼顾“有意义、有意思、有可能”,那么自我系统就会关闭,人就不会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如果被迫接受,则不会有干劲。“学习也不例外,如果学生感受不到乐趣,甚至感觉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那么就会拖延,从内心里拒绝”。
在金家岭学校,“双减”之后的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是作业。“布置作业的老师更谨慎,以往我们是每个学期进行一次作业情况的诊断,‘双减以后年级组和学科组会不定时对作业进行问卷调查。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自觉和学习目标进行对照。”
另一个变化就是考试。朱则光说:“回归了国家规定的学科课时后,学生没有了辅导班拔苗助长后,考试要贴合学习目标,教考一致就显得更为重要。”
江苏淮安市某小学家长邓女士是一位相对“佛系”的家长,几年来她坚持只给女儿报了美术、舞蹈和钢琴课外班,没有报任何学科补习班。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双减之前,我这么做是逆流而行,来自家庭和周围的‘鸡娃压力特别大。”
1月24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孩子们正在參加“一起过大年 民俗冬令营”公益冬令营活动,通过做灯笼、剪纸、话年俗、做虎头帽、蒸花馍、画陀螺等民俗活动,提升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为家长送上一个迎接“双减”、实践“五育”的教育大礼包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新学期,淮安市教育局对家长发出提醒:如果孩子暑期学科类培训课程没有上完,应与机构协商让其退还剩下的学费;或者在学科类机构通过复课审验后,转为参加该机构组织的周一到周五的培训课程;也可以转为该机构已有的非学科类培训课程。
邓女士周围报了学科类培训课程的家长顿时“炸开了锅”,而邓女士则有了一种“尽在掌握”的淡定。上个学期,女儿所在的学校开设了校内美术和舞蹈兴趣班,邓女士果断停了机构的兴趣班,“学校和少年宫合作,兴趣班的老师很不错,先让孩子上上看”。
河北衡水市某小学家长小冷自称是“双减”前的典型“鸡妈”,曾给孩子报了多门学科补习班。“双减”后,她除了焦虑作业变少,焦虑测验考试变少了,更焦虑孩子在学习上“吃不饱”。
学科类培训机构被整顿后,很多类似的“鸡妈”“鸡爸”一时间感到茫然无措,培训机构似乎给了家长一种“神秘力量”,觉得多花钱、多花时间就一定能提分。
怎样给这些焦虑的家长重塑信心?金家岭学校的做法是让老师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为此成立了专门研究学生的项目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方式,找到他们各自的学习短板,并组织教师和家长“集体会诊”,一起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找到了,再也不用“乱投医”。
学校还实行了“双班主任制”,由两个教师以追踪、陪伴的方式带领一个24名学生组成的教学班,班主任办公室就在教室里,让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为细致、透彻。每周,校长还会邀请5个学生一起吃饭聊天,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朱则光表示,“双减”所强调的东西,其实正是教育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过去一直在追求的理想,一直在摸索的道路。
“鸡妈”小冷也渐渐发现,“双减”后和老师沟通更多的是孩子参加的学校活动,例如跳绳、演讲、朗诵、手抄报等,老师更关注孩子的能力以及分数外的优点,对排名的畸形关注已经从家长群消失了,而孩子变得更开朗活泼。
2020年5月21日,是金家岭学校疫情后的第一个复学日。此后,该校将每年5月第3个周四确定为“自主学习日”,这一天的学习安排,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由他们自主规划“学什么”“怎么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
小朋友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上观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冠纵目面具( 翁忻旸/摄)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正是“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金家岭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高祥虎说,唯有拥有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力的人,才能够应对一直在变化的未来。
朱则光来自教育大省山东,曾在北京十一学校任教,2018年调任山东青岛崂山区金家岭学校校长,从教30余年,他对教育有深刻的体会:“我们不能只赞叹森林的郁郁葱葱,更要关注森林里的每一棵树。”
“双减”前,朱则光在他的“校长饭局”上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班既有兴趣类,也有学科类,“双减”后,他们不再读校外学科班,但聊起一些兴趣班却更加兴致勃勃,这让他感到欣喜——学生正在成为他们自己,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鸡妈”小冷也渐渐发现,“双减”后和老师沟通更多的是孩子参加的学校活动,例如跳绳、演讲、朗诵、手抄报等,老师更关注孩子的能力以及分数外的优点,对排名的畸形关注已经从家长群消失了,而孩子变得更开朗活泼。
许许多多细致的变化,慢慢减轻她的焦虑,也让她反思过去每天补课、追求分数与排名的日子。“学校真的有办法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这样的想法与日俱增,让小冷自己也感到心情愉快。